郭勇
當前浙江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經濟發展進入階段性的結構調整期。審視浙江人口、資源、環境的條件以及面臨的嚴峻挑戰,原有的優勢正在逐漸弱化,回歸中速常態化增長將是難以避免的。如何準確把握經濟發展趨勢,落實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新舉措,努力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事關全省發展的大局和長遠。
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是續寫精彩浙江的必然選擇,是共筑美麗浙江的重要路徑。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要堅持以優化產業結構為主攻方向:促進新興產業跨越發展、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適應經濟轉型升級、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的需要,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堅持以人才為根本,著力加強創新團隊和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培養造就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適應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需要,以創新型科技人才為重點,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隊伍。統籌抓好科技管理人才、科技型企業家、科技研發人才、科技型技能人才、科技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人才隊伍協調發展。重點培養造就一批能沖擊國際科技前沿、處于國內一流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一批科技創新能力和學術技術水平國內領先的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創新人才。著眼于支持鼓勵更多人才創業,提高創業層次和水平,完善創業機制,加強創業培訓,優化創業環境,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引領和帶動人才創業的高層次創業人才隊伍。重點培養造就一批熟悉國際國內市場、推動產業升級的企業家,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大批敢于創業、善于創新的青年創業人才。
二是建設創新創業人才發展平臺。按照突出重點、企業為主、項目帶動、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則,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良好的載體和平臺,拓寬創新創業的渠道和門路,優化創業的環境。搭建各類人才平臺,讓在浙江落戶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動站、知名科研院所逐年增加。利用各類浙商創業園區和創新基地,大力推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千人計劃”,實施浙江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加快創新領軍人物、技術帶頭人和研發骨干等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發揮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作用,支持有條件的高新區創建國家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三是努力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把解決現實問題作為政策創新的重點,增強政策“含金量”,構建更開放、靈活、富有效率的人才制度環境。(1)進一步深化改革,破解在創新創業人才的發現評價、流動引進、激勵保障等方面的問題,建立科學規范、更加開放的人才制度體系。(2)加強部門間的政策協調,以人才發展規劃、教育發展規劃、科技發展規劃為基本依據,建立溝通協調機制,保障創新創業人才開發政策的一致性和協調性。(3)加強立法工作,在鼓勵各地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及時將成熟的政策上升為法律法規,優化創新創業的法治環境,維護創新創業人才的合法權益。
四是培育良好的人才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提供人才流動、成果轉化、專利交易、管理咨詢、風險投資、科技金融等專業化、優質化的服務。一方面,要大力培育一批高端人才服務企業,扶持一批科技、金融、人才、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專業服務公司,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市場服務;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強對市場的指導和監管,制定人才市場的服務標準,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五是加大鼓勵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要高度重視對人才發展的優先投入,對創新創業人才給予更有力的經費支持。同時,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人才發展投入機制,完善創新創業人才激勵政策。推行股權、期權等中長期激勵辦法,重點向創新創業人才傾斜。制定出臺鼓勵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到企業兼職兼薪的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加大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完善創新創業人才發展的配套政策,包括戶籍、財稅金融、社會保障、科研項目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配套政策的完善。努力改善創新創業人才在學習培訓、醫療保健、居住、子女就學、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條件,千方百計為他們排憂解難。注重引才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既歡迎“海歸”全職回來,又歡迎“海鷗”兩頭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