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胡建新 張清朋(中油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廠 河北滄縣061035)
四川盆地廣安地區上三疊統須家河組屬于典型的低孔低滲儲層,復雜的微孔隙系統導致其具有很高的束縛水飽和度,加上較高的地層水礦化度,使得滲透層段的電阻率值相對較低,甚至小于相鄰泥巖層段電阻率。為較好地判別廣安地區低阻儲層的流體性質,部分重點井同時測有雙側向和陣列感應兩組電阻率曲線。對于相同的介質而言,感應測井儀的響應值應該與側向測井測到的電阻率值相同,但廣安地區須家河組實際測井資料卻表明電測曲線在該地區部分井的低阻儲層段表現為深感應與深側向值存在一定的差異。為此從雙側向測井和陣列感應測井的測量原理及侵入機理上的差別及聯系出發,分析了造成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認為低阻儲層深側向與深感應測井值存在差異主要原因在于兩種測井方法的測量原理不同和適用條件不同所致。基于此分析,建立了非常規卻有效的氣、水層識別圖版,并結合工區試油資料對其可靠性進行驗證。為高效開發須家河組氣田提供了技術支持。
鉆井液濾液侵入滲透性地層后,引起井周圍儲集層地層水礦化度和含油飽和度等特征參數在徑向上的變化,導致井周圍儲集層的徑向電阻率發生變化。根據沖洗帶電阻率和原狀地層電阻率的差異,可將儲集層侵入特性劃分為高侵(增阻鉆井液侵入)、低侵(減阻鉆井液侵入)和無侵(侵入不明顯)3種情況 。當泥漿濾液礦化度低于地層水礦化度時,油氣層與水層的徑向侵入剖面電性質有明顯的差別,水層為增阻侵入,油層一般為減阻侵入。
通過對川中大量井的測井資料處理中都發現這種現象,即側向和感應測井的響應特征在氣層、氣水同層和水層均有差異,但二者在純氣層的測井曲線基本重合,在水層,深感應的數值明顯低于深側向的數值,在氣水同層,深感應的數值也低與深側向的數值。這種現象可能是由于雙側向與陣列感應測井的基本測量原理與響應范圍的區別造成的,基于側向與陣列感應測井的基本測量原理與響應范圍有很大區別,在測井質量可靠的前提下,利用這種區別可以幫助進行儲層流體性質識別。
為了探討此種方法的可行性,嘗試了作各種可能的側向及感應交會圖,經過多次的檢驗和對比,優選深側向與深感應電阻率比值(RLLD/M 2RX)-深感應電阻率(MR2X)交會圖。該方法的一個優勢在于對測井資料不需要做任何校正,符合率高。如果測量了側向與陣列感應電阻率,識別流體性質只需要按照圖1作圖即可。顯然,在這種圖版中,無論感應測井的數值如何變化(隨儲層孔隙度和含氣飽和度變化而變化),氣層的深側向與深感應的數據基本相同,即其比值基本穩定在1左右。這說明在須家河這種儲層條件下,淡水泥漿對氣層的侵入不會引起深電阻率測井數值的明顯改變,即探測深度較淺的深側向電阻率仍然與探測深度較深的深感應電阻率相當。水層則表現為深感應電阻率明顯低于深側向電阻率數值的特征。其原因是由于淡水泥漿濾液的侵入導致探測深度較淺的側向測井受高阻沖洗帶的影響更大。而水層由于含高礦化度地層水,其電阻率非常低,深感應測井主要反映原狀地層的低電阻率特征。因此,水層的第二個特征是深感應電阻率比較低,而且儲層的孔隙度愈高、其電阻率數值愈低。
根據上述圖版數據分布規律,按照測試結果,可以初步確定利用雙側向—陣列感應組合圖版區分氣層、氣水同層及水層的標準,如圖1所示。

圖1 須家河組氣、水層識別圖版(雙側向-陣列感應組合法)
將XX 60-XX 68m井段的測井數據點入圖1所示圖版,其結果如圖2所示。從圖上可以看到,該井段的深測向電阻率與深感應電阻率的比值在0.8-1.2之間,深感應電阻率值在20-40 ohm-m之間,除了兩個點沒有落入氣層區域外,其它點均落入氣層區域,所以預測該井段為氣層,測試結果顯示該井段為氣層,日產氣8600方;

圖2 bq-B井XX 60-XX 68m井段氣層識別實例,測試日產氣8600方
將XX 65-XX 73m井段的測井數據點入圖1所示圖版,其結果如圖3所示。從圖上可以看到,該層段的深測向電阻率與深感應電阻率的比值大于1.2,深感應電阻率值在2-5ohm-m之間,除了一個點沒有落入水層區域外,其它點均落入水層區域,所以預測該井段為水層,測試結果顯示該井段為水層,日產水6000方;

圖3 bq-D井XX 65-XX 73m井段水層識別實例,測試日產水6000方
本文通過對川中地區須家河組低孔低滲氣層實際資料的處理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系統研究了識別儲層流體性質的各種方法,認為雙側向-陣列感應組合法和差譜法識別氣、水層的效果最好。應用廣安、潼南和包界等地區試油數據,研究了各種氣水層識別圖版的有效性,建立了識別氣、水層的RLLD/M2RXM2RX交會圖版,并對此圖版在其它地區進行了推廣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