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反假冒貿易協議》的立法動力學分析與應對

2014-02-04 02:11:42
知識產權 2014年1期

葛 亮 張 鵬

引 言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巴黎聯盟和伯爾尼聯盟時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時期和世界貿易組織時期①吳漢東:《知識產權基本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141頁。②張乃根:《國際貿易的知識產權法》,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54~58頁。。可以說,上述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的發展是一個“從雙邊安排到多邊國際條約的形成過程”③古祖雪:《國際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頁。。就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的最新進展而言,隨著發展中國家的覺醒與回應,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中的南北對立日益加劇。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秉承調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利益公正的理念,但現在也幾經異化成為實現私人集團和發達國家知識產權標準化的工具④Susan K.Sell.Private Power, Public Law: The Globaliz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19-20.。這樣的壓力也使得發展中國家積極主張自身權益,知識產權國際立法開始走向生物多樣性、非物質文化與遺傳資源保護、公共健康、人權等方面,知識產權國際化進程由此進入后TRIPS時代。

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中南北對立的日益加劇,使得發達國家為了進一步控制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主導權,加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執法,主導制定了知識產權執法方面的國際標準《反假冒貿易協議》(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英文簡稱ACTA)。《反假冒貿易協議》是一個旨在加強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執法標準的多邊國際條約。《反假冒貿易協議》綜合了各締約國境內知識產權的執法實踐,內容廣泛,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民事、行政、刑事、邊境及數字環境執法等多種措施和保護手段。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出口國。《反假冒貿易協議》再一次把知識產權與貿易掛鉤,集中反映了近年來知識產權執法領域的突出問題,強化了知識產權執法的標準,是對全球多邊知識產權體系的一次重大突破,將對我國貿易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近5年以來,《反假冒貿易協議》主要談判國與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例高達50%以上。

因此,有必要從立法動力學的角度對于《反假冒貿易協議》進行系統分析,并基于系統分析的成果給出應對建議。

一、《反假冒貿易協議》的立法動力學分析

在社會科學領域,動力學分析的要素主要是社會主體、社會主體的力量、社會主體相互作用的社會規律、社會活動的過程等,社會科學領域中許多事物的發展變化也經歷著與自然科學領域的事物類似的發展變化過程,亦即社會主體在其力量的推動下根據社會主體相互作用的規律進行社會活動,社會活動也循此發展演變⑤吳漢東、郭壽康:《知識產權制度國際化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版,第3~5頁。。因此,知識產權立法的動力學分析已經日益成為知識產權法的重要研究工具。以立法動力學作為理論基礎可以得知,《反假冒貿易協議》的立法動力學構成要素包括政治、經濟和科技宏觀環境,參與主體與其運作手段,國際立法機制和立法過程。

(一)《反假冒貿易協議》制定的環境

1.經濟環境的發展: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科技革命

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國際經濟危機都會帶來一場科技革命,或者說大的變革,而決定經濟危機應對取得勝利的關鍵還是在人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美籍奧地利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J.A.Schumpeter)對歷史上三次產業革命分析后指出,技術創新是資本主義長期波動的主要起因,正是技術革命帶動了經濟的起飛,并首次提出了創新理論⑥[美]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對于利潤、資本、信貸、利息和經濟周期的考察》,何畏、易家詳等譯,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版,第84~105頁。。德國經濟學家門施(G.Mensch)在《技術的僵局》一書中利用現代統計方法,通過對112項重要的技術創新考察發現,重大基礎性創新的高峰均接近于經濟蕭條期,技術創新的周期與經濟繁榮周期成“逆相關”,因而認為經濟蕭條是激勵創新高潮的重要推動力,技術創新又將是經濟發展新高潮的基礎⑦轉引自方芳、唐五湘:《重大革命性技術與經濟危機的關系研究》,載《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第23期,第135~38頁。。著名學者弗里曼(C.Freeman)則認為,技術創新的周期與經濟繁榮周期成“正相關”,在經過幾十年科學技術準備后的長波上升階段,絕大部分技術創新會導致大規模新的投資和就業⑧[美]弗里曼、盧桑:《光陰似箭:從工業革命到信息革命》,沈宏亮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頁。。綜上所述,正如溫家寶在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指出的,“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

2.國家戰略的提升:發達國家的競爭策略

隨著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轉變,經濟全球化真正開始出現⑨易繼明:《技術理性、社會發展與自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7頁。。經濟全球化的特征包括金融全球化、生產國際化、技術更新化和政治解構化⑩R.Palan, J.Abbott, P.Deans.State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London Pinter 1996, p.20.。由于技術更新的加快,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成本迅速攀升,企業需要拓展本國市場之外的海外市場,這就意味著企業不僅要面臨國內同行業企業的競爭,還要面對全球市場中的其他企業,從而知識產權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迅速增長。在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依賴知識產權保護的對外出口已經占到對外出口總額的50%以上[11]李明德:《“特別301條款”與中美知識產權爭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頁。。全球經濟的上述結構轉型,直接導致發達國家競爭性國家戰略的出臺,這些國家的競爭性戰略被定義為一系列專門改善商業環境、提高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競爭優勢的政策[12]同注釋④。。

3.南北對立的進展:產業發展制高點的爭奪

新興大國的科技和經濟實力日益提升。科學技術和產業創新的中心逐步從西方向東方轉移,科技競爭格局呈現多極化趨勢。但是,發達國家試圖通過制度安排保持先發優勢。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1-2012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盡管受到宏觀經濟失衡等不確定因素的困擾,美國、日本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仍然高居全球競爭力排名的前列,其整體競爭力并未真正下降。在科技領域,目前發達國家仍占據主導地位,具有顯著優勢。從專利活動來看,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均有卓越的表現,尤其以美國和日本的表現最為突出。同時,發達國家居民的專利保有量也大大領先于發展中國家。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日益增強。某些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印度、巴西等,其經濟發展速度已經超越發達國家,在國際政治經濟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增強。發達國家私人集團不斷促使本國知識產權國際立法的制定和執行,這種壓力激起了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和反抗,《TRIPS協定》生效之后,發展中國家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國際立法轉向生物多樣性、植物遺傳資源、公共健康和人權等方面[13]同注釋⑤,第19頁。。

(二)《反假冒貿易協議》的參與主體及其運作手段分析

1.私人集團在《反假冒貿易協議》中的參與主體地位

在《反假冒貿易協議》的制定起因和制定過程中,產業聯盟與政府部門之間實現了互動。以美國為例,美國作為《反假冒貿易協議》的主導國家之一,貿易代表辦公室選取部分企業作為談判咨詢委員會成員,并在簽署保密協議的前提下,將談判文本分別與相關企業進行分享。美國《反假冒貿易協議》的談判,受到了美國知識產權利益團體的強烈支持,如國際知識產權聯盟、商業軟件聯盟、美國電影協會、美國錄音制品協會、美國藥品研發和制造協會等[14]陳福利:《〈反假冒貿易協定〉述評》,載《知識產權》2010年第5期,第85~91頁。,其作為產業聯盟對本來存在競爭關系的企業實現利益的統籌協調,然后通過游說活動對政府和國會的決策產生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反假冒貿易協議》的諸多內容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美國私人集團的整體利益。產業聯盟逐步促使政府設置與其自身利益相關的機構,例如美國貿易代表很大程度上就是迎合產業聯盟的產物[15]M.Gadbaw.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Merger or marriage of convenience? Vanderbilt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 22(1989),p.223-239.,與政府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同時在國際上聯合其他知識產權強國,使發展中國家無法利用數量優勢進行投票,進而阻止發展中國家推行自己的策略,掩蓋知識產權強國的動機,使得國際協議正當化[16]Laurence R.Helfer.Regime shifting: The TRIPS Agreement and new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making.Yal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2004), p.21.。

2.發達國家的體制轉換

《反假冒貿易協議》作為多邊協定,其主體主要是國家,因此國家是《反假冒貿易協議》的最主要的直接推動力量。國家主要通過致力于國際法秩序中的“體制轉換”實現對知識產權國際化進程的影響[17]Stephen D.Krasner.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1982).p.186.。所謂體制轉換,是指在權力約束既定的情況下,國家和非國家參與者采用的使國際體制更精確地反映其利益而演化的策略,亦即通過將條約協商、立法動議或者標準制定等活動從一個國際舞臺轉向另一個國際舞臺,從而改變現狀的努力[18]同注釋⑤,第22~23頁。。

探究美國在《反假冒貿易協議》的制定中選擇體制轉換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反假冒貿易協議》所具有的發達國家主導性,使得其易于找到發達國家的利益共同點并形成相應的法律規則;第二,《反假冒貿易協議》所具有的談判的秘密性和機制的獨立準,使得其能夠實現保護的高標準,更易于將發達國家中私人集團的利益通過發達國家之間的協調加以實現;第三,《反假冒貿易協議》所具有的多邊性,有助于將發達國家所認同的知識產權執法標準“個個擊破”地向發展中國家推送,避免在世界貿易組織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平臺上出現發展中國家聯合的局面。

(三)《反假冒貿易協議》的立法機制

1.影響《反假冒貿易協議》立法的國際組織及其制度安排

盡管國際關系理論中具有多種理論,但是現實主義理論在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19]參見朱瀛泉:《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一種學科史視角的鳥瞰》,載《歷史教學問題》2004年第1、3期,第42~46、53~60頁。。根據現實主義的理解,體制的規則是根據霸權的國內利益裁剪的,當那些利益發生變化時,規則必定跟著改變。但權益也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政府間組織和國際制度常常限制著霸權行動的范圍,并為其他國家影響原則、標準和規則發展留有余地。不同體制的國家在資格和影響力、立法方法、監控和爭端解決機制、制度文化以及外部影響的滲透性等方面各不相同[20]同注釋[17] 。。因此,雖然國際機構缺乏獨立的制約力量[21][英]戴維·赫爾德、安東尼·麥克格魯:《全球化與反全球化》,陳志剛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頁。,但是其在推動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方面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隨著《TRIPS協定》的簽署,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相關的國際組織形成了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并存。并且,由于《TRIPS協定》具有強有力的制裁措施,使得世界貿易組織在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方面具有較強的權威性。在后TRIPS時代,隨著知識產權與人權、糧食危機、基因安全、生物多樣性等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密,聯合國相關人權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生物多樣性公約等也開始介入到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體制中。而隨著《反假冒貿易協議》的簽署,根據《反假冒貿易協議》規定成立的ACTA委員會也將在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舞臺上發揮一定作用。

2.《反假冒貿易協議》參與國的國內機構設置及其制度安排

國際組織和國際制度提供了國家影響知識產權國際立法的內在機制,但是影響知識產權國際立法的直接推動力量不僅有國家,還有國內的私人集團,而決定國內私人集團對知識產權國際立法影響的則是機構設置與國內制度。應當說,國內機構設置和制度安排對知識產權國際立法有著巨大影響[22]同注釋⑤,第34~35頁。。

仍以美國為例,負責《反假冒貿易協議》談判與簽署的部門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美國貿易代表不僅有自己的專家,還與其他政府部門在有關問題上加以合作,并且設有龐大的外部顧問系統。美國國會于1974年設立的私人集團咨詢委員會系統可以確保美國貿易政策和貿易談判目標能夠充分反映美國商業和經濟利益,其目前包括26個咨詢委員會,大約700名顧問[23]同注釋⑤,第34~35頁。。另外,美國具有私人集團影響政府知識產權政策的相關配套制度,包括私人集團意見傳遞、政府決策參與、政府決策監督等制度。通過上述方式,使得《反假冒貿易協議》的內容能夠切實有利于美國私人集團的利益。美國《反假冒貿易協議》的談判,受到包括國際知識產權聯盟、商業軟件聯盟等在內的美國知識產權利益團體的強烈支持這一事實恰恰佐證了上述觀點。

二、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的利弊分析

我國經歷了數十年的經濟發展,社會整體創新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也在逐步深化。過去,保護知識產權更多地被視為權宜之計,用以換取外國市場準入的機會。現在,認真對待知識產權已經成為社會共識,成為自主創新的必然選擇。因此,我國對于《反假冒貿易協議》理應持有更加開放和平和的心態,理性地進行利弊分析,探討短期立場與中長期策略。

(一)《反假冒貿易協議》的未來走向預測

結合立法動力學分析,主體和結構均是推動《反假冒貿易協議》簽署的力量,而機制則是主體和結構據以推動《反假冒貿易協議》簽署的具體“通道”,作為整體基礎的則是政治、經濟、科技的宏觀環境。立足政治、經濟、科技宏觀環境的解讀,并經過主體、結構和機制的分析可以得出,《反假冒貿易協議》基本將《TRIPS協定》的內容囊括在內,從規則上說,沒有很多的創新之處,但是其傾向于權利持有人的條文設計,對邊境措施、數字環境下知識產權執法的明確要求無疑給發展中國家的執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由于《反假冒貿易協議》并沒有一個強制性的保障機制,其條約內容的實現還是依照《伯爾尼公約》等固的有模式。

因此,如何保障協議的實施、發揮應有的作用,有以下三種可能:第一種,發達國家利用其經濟實力迫使發展中國家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并履行相關義務;第二種,《反假冒貿易協議》締約國在協定內構建一個第三方裁決機制;第三種,《反假冒貿易協議》締約國將《反假冒貿易協議》納入《TRIPS協定》的范圍。就《反假冒貿易協議》目前的制度框架看,第二種機制的構建無疑是最具可能性的,而第三種則最具可操作性。究竟締約方如何選擇,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從文本分析來看,《反假冒貿易協議》因其開放性[24]締約國可與非締約方在適當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參見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 art.35.2,Dec.3.2010。,很可能成為游離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以外的發達國家知識產權集團,他們將就共同的目標向發展中國家施壓。同時應該看到的是,正如本文引言部分所述,近5年以來,《反假冒貿易協議》主要談判國與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例達到50%以上,因此,如果《反假冒貿易協議》生效,那么我國向相關成員國的出口很可能受到影響。

(二)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的弊端

首先,就協議的約束效力本身而言,不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我國就不會受其約束效力。因為就其基本屬性而言,《反假冒貿易協議》屬于多邊協定。對于多邊協定,世貿成員可自愿加入,加入多邊協定并不是成為世貿成員的必需條件。多邊協定只對簽字國有效,其所確立的權利與義務并不當然及于世貿組織的所有成員。換言之,在我國未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的情況下,我國知識產權執法力度無需改變,而我國一旦選擇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那么必須在禁令的適用與例外、損害賠償數額計算、邊境措施、刑事犯罪構成要件等方面提高知識產權執法力度,這與我國當前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階段恐難相適應。知識產權的保護,應當符合國家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階段,實現“平衡有效”,超高水平或力度不足的知識產權保護都將難以惠及國家的發展。

其次,就我國法律規定和法律實踐而言,存在著《反假冒貿易協議》與我國現行法律相容性的考驗。《反假冒貿易協議》在禁令的適用與例外、損害賠償數額計算、邊境措施、刑事犯罪構成要件等方面,均提出了高于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和法律實踐的執法標準。并且,《反假冒貿易協議》沒有涉及在知識產權執法中社會公眾利益保障等利益平衡考慮因素,過分偏重于權利人利益的保護。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選擇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我國需要修改《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全面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標準。

再者,就知識產權國際合作而言,《反假冒貿易協議》在立法方面采取了極其惡劣的作法:主要發達國家繞開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自行制定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剝奪和限制發展中國家在知識產權國際規則方面的話語權。《反假冒貿易協議》自制定之初締約方嚴格保密,談判內容和談判日程均處于保密狀態,甚至連參加會談的人員名單和會議日程在早期都是保密的,[25]非政府組織:《ACTA新一輪談判在東京舉行》,http://www.ipr.gov.cn/guojiiprarticle/guojiipr/guobiebh/zhzhishi/201009/971729_1.html,最后訪問日期: 2013年12月9日。因此,《反假冒貿易協議》常常被批評為“偷偷摸摸的發達國家立法”。《反假冒貿易協議》沒有滿足現有知識產權政策管理機構在透明度上基本貫例[26]Jerumy Malcolm.Public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in Global IP Policy Institutions.PIJIP Research Paper No.18.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College of Law, Washington, DC.2010-06, p.20.。采取了國際知識產權立法中所未曾采用過保密的方式[27]David S.Levine.Transparency Soup: The ACTA Negotiating Process and “Black Box” Lawmaking.PIJIP Research Paper no.18.American University Washington College of Law, Washington, DC.2011-02, p.26.。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對于《反假冒貿易協議》的上述立法方式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意見,并且得到153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中大多數成員的支持。在此背景下,如果中國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一方面是對這種惡劣的立法作法的默認和妥協,另一方面,不僅不會得到發達國家的真正認同,反而會脫離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陣營,遭到真正的孤立。

最后,就條文本身所設定的規范而言,《反假冒貿易協議》存在被過度解釋的可能性。如前所述,由于《反假冒貿易協議》談判的秘密性,我國并未參與相關條文的談判。對于《反假冒貿易協議》的原則性條款可能做出過度解釋,使得我國承擔過度的義務。

(三)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的有利之處

首先,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有利于樹立嚴厲打擊盜版和假冒行為的國際形象。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統計,在全球海關查處的150多個假冒貨物來源地中,中國是最大的假冒貨物來源地[28]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Economic Impact of Counterfeiting and Piracy- Executive Summary (OECD,2007).http://www.oecd.org/dataoecd/13/12/38707619.pdf , 2013-12-09.。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有利于改變國際社會對于我國的成見,樹立嚴厲打擊盜版和假冒行為的國際形象。

其次,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有利于提高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如前所述,《反假冒貿易協議》在禁令的適用與例外、損害賠償數額計算、邊境措施、刑事犯罪構成要件等方面,均提出了高于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和法律實踐的執法標準。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有利于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借鑒國外經驗,提高知識產權司法和執法能力。

第三,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有利于保持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方面的積極主動地位。無論中國是否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的主要成員國都將努力通過與第三國簽訂雙邊貿易協定將《反假冒貿易協議》的標準引入雙邊關系中,這將使得我國在與這些國家簽訂雙邊貿易協定時在知識產權方面處于更為不利的地位。相反,主動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則有利于保持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方面的積極主動地位。

三、應對《反假冒貿易協議》的策略

(一)總體建議

關于我國如何在知識產權多元國際立法機制中謀求話語權,在雙邊協議機制中防止知識產權過高保護,我國著名知識產權法學家吳漢東教授曾指出,要做到“外抗強權、內打侵權”[29]同注釋⑤,第237~238頁。。對于《反假冒貿易協議》的應對而言,也應當秉承這一思路。

一方面,建議我國不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而是持冷靜觀察的態度,積極跟蹤研究,時刻關注其最新發展動向,分析借鑒《反假冒貿易協議》的相關制度規范,準備好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從我國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無論是否加入《反假冒貿易協議》,我國都應該認真對待知識產權問題,進一步加強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的基礎研究,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和滿足實際需求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和實施路徑,不斷完善我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出臺相關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堅持嚴厲打擊侵權假冒和盜版行為。

(二)短期建議

首先,應當做到“外抗強權”,找準時機積極發聲表態。正如我國在2010年6月TRIPS理事會例會以及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2010年10月在世貿組織在美國貿易政策審議會議上發表的講話中所持的總體態度相同,我國不應當接受超越《TRIPS協定》的國際義務。

其次,需要做到“內打侵權”,加強國內知識產權保護。通過《專利法》、《商標法》和《著作權法》的修改,進一步完善有關知識產權侵權判定和賠償等相關法律規則;在《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修改過程中,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民事訴訟和知識產權刑事訴訟的相關制度。

第三,還要做到“跟進研究、參考借鑒”。《反假冒貿易協議》是發達國家給出的知識產權執法的標準范本,其中的有些法律規則,例如損害賠償額的計算方式、信息披露、邊境措施、數字環境下的知識產權執法制度等法律規則的設計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建議加強對其的制度研究,并結合我國國情應用于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制度之中。

(三)中長期策略

首先,開展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狀況調查,針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適應性和一致性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滿足需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保護發展之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都明確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正說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應對國際壓力,更是源自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動力。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能被發達國家牽著鼻子走,而是要走符合中國自身實際的道路,因此需要對現階段以及未來更長時期內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歷程和相應措施進行前瞻性的基礎研究。在此基礎上,我國可以更加積極地應對國際知識產權環境變化,更加自信主動地參與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的制定,在國際談判中,充分提出我國的知識產權訴求,爭取主動,同時也能夠充分展示中國政府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所做的積極努力,贏得良好的國際形象。

其次,應加強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形成機制研究和體制轉換背景下的對策研究,以期為我國在國際舞臺贏得更多的話語權提供支持。如前所述,主要發達國家繞開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自行制定知識產權國際規則,剝奪和限制發展中國家在知識產權國際規則方面的話語權,正是發達國家實用主義知識產權國際立法立場的主要體現。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重要代表,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形成機制研究和體制轉換背景下的對策研究,探討如何團結發展中國家形成利益共同體,在國際知識產權規則制定方面獲得更多的話語權,使得國際知識產權制度更為“平衡有效”。

最后,研究《反假冒貿易協議》對于我國企業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我國出口企業的影響,盡早引導我國企業積極應對。如前所述,無論中國是否加入,締約方將在轉口貿易環節根據《反假冒貿易協議》的標準對來自第三國的貨物進行知識產權執法,這可能對我國的出口貿易造成重挫,因此,需要全面解讀《反假冒貿易協議》的條文含義,深入研究《反假冒貿易協議》對于我國企業的影響,探索我國企業對于《反假冒貿易協議》的積極應對策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九九| 精品色综合|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午夜影院a级片| 一级毛片网| 国产一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伦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成人|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 国产男人天堂|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婷婷色狠狠干|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999福利激情视频 |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亚洲伊人电影| 国产在线八区| 国产精品理论片|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毛片|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中文字幕啪啪|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日韩av资源在线| 久久黄色毛片|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激情综合图区| 日韩欧美国产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 亚洲视频一区|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欲色天天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538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国产视频大全| 人妖无码第一页|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高清国产|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亚洲—日韩aV在线|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