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麗
胃炎和胃潰瘍治療中的不合理用藥
謝小麗
目的 探討胃炎、胃潰瘍治療中的不合理用藥情況。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576例胃潰瘍、胃炎患者,以往用藥史由1名護士進行專門負責,并詳細記錄患者用藥后的癥狀改善、口服藥物種類及配伍及不合理用藥情況。結果 本組患者中有199例(34.5%)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在用藥后出現了緩解或好轉的情況,但停藥后復發率極高,達到了100.0%。不合理用藥主要包括促動力藥物與抗膽堿類藥物或抗酸抑制劑藥物配伍、抗酸劑與胃黏膜保護劑配伍、抗酸藥物與H2受體拮抗劑配伍、鉍劑與質子泵抑制劑配伍等不合理聯合用藥。結論 不同種類的胃炎、胃潰瘍進行藥物治療時,其作用機制各不相同,易造成用藥配伍不合理的問題。臨床醫生要對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予以掌握,避免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
胃炎;胃潰瘍;不合理用藥;作用機制
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可用于治療胃潰瘍、胃炎的藥物種類日益增多[1],但不同藥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2]。在臨床上,由于醫護人員尚未了解藥物的不良反應、作用機制容易出現盲目用藥,而造成胃潰瘍、胃炎藥物治療時的不合理用藥情況[3]。為了提高醫院合理用藥水平,推動合理用藥工作,同時對醫院臨床用藥存在的問題及現狀進行了解,本文就胃炎、胃潰瘍治療中的不合理用藥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576例胃炎、胃潰瘍患者,女250例,男326例,年齡最大64歲,最小26歲,平均年齡(42±15)歲。臨床表現為餐后胃區疼痛、胃脘部飽脹、反酸、胃部不適、噯氣等癥狀,病程最長30個月,最短4個月,平均病程(17±7)個月,均存在自行口服治療胃炎、胃潰瘍的藥物和在基層醫院用藥治療的經歷。
1.2 調查方法 本組576例患者的以往用藥史由1名護士進行專門負責,并詳細記錄患者用藥后的癥狀改善、口服藥物種類及配伍、不合理用藥情況。
本組患者中有199例(34.5%)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其在用藥后出現了緩解或好轉的情況,但停藥后復發率極高,達到了100.0%。不合理用藥主要包括促動力藥物與抗膽堿類藥物或者抗酸抑制劑藥物配伍、抗酸劑與胃黏膜保護劑配伍、抗酸藥物與H2受體拮抗劑配伍、鉍劑與質子泵抑制劑配伍等不合理聯合用物。
3.1 胃炎和胃潰瘍常用治療藥物 胃炎、胃潰瘍治療藥物通常有6種,第1種為Hp抑制劑,如慶大霉素、呋喃唑酮、甲硝唑、阿莫西林等,可用于Hp病菌殺滅[4];第2種為胃黏膜保護劑,如膠體果膠鉍、枸櫞酸鉍鉀、甘珀酸、硫糖鋁等,可對胃黏膜防御能力予以保護、增強,可隔離有害物質;第3種為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等;第4種為H2受體拮抗劑,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5],能夠對胃酸分泌起到較強的抑制作用;第5種為如復方石菖蒲堿式硝酸鉍片、復方氫氧化鋁片等制酸劑,主要是對胃酸進行中和;第6種為胃動力藥物,如西沙必利、多潘立酮等,主要是針對反酸、腹脹、早飽等癥狀[6]。
3.2 不合理用藥分析 引起胃炎、胃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十二指腸內膽汁的反流、胃酸分泌過多、胃動力缺乏、胃黏膜抵抗力減低及Hp感染[5]。同時,要嚴格執行國家藥物政策(NDP),NDP是要確保醫院能夠及時給予公眾提供價格合理、劑量適當、滿足基本醫療衛生需求的藥品。應強制各大小醫院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在源頭抓起,控制藥物的不合理應用。目前醫院不合理用藥現象的發展呈升高趨勢,導致患者住院費用增加,不但影響到醫院醫保、農合資金的使用,也影響到患者的基本利益,損害了醫院的聲譽與生存發展。
總之,不同種類的胃炎、胃潰瘍治療藥物,其作用機制各不相同,易造成用藥配伍不合理的問題。臨床醫生要對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予以掌握,避免出現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1] 黃宏思,黃衍強,黃贊松,等.胃潰瘍及胃炎患者幽門螺桿菌耐藥性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0,26(1):59-60.
[2] 李艷,林鳳云,朱照靜,等.硫糖鋁對大鼠胃潰瘍黏膜選擇性黏附的體外評價[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9,29(22):1913-1917.
[3] 李亞軍.胃潰瘍鏡下表現與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關系40例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9,15(11):44-44.
[4] Asensio JA,Petrone P,Demetriades D,et al.Injury to the diaphragm.In:MattoxKL,FelicianoDV,MooreEE,eds.Trauma.4thed[M].New York:Mcgraw-Hil,2000:603-633.
[5] Pace F,Pallotta S,Manes G,et al.Outcome of nonerosiv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acid exposure[J]. World Gastroenterol,2009,45(11):5700-5701.
[6] Miyoshi Y,Taguchi T,Tamaki Y,et a1.Current status of endocrine 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Breast Cancer,2003,10(2):105-111.
R573;R969.3
A
1673-5846(2014)08-0033-02
江寧陶吳醫院,江蘇南京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