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柯良 劉歡 霍哲珺
上海市節能地方標準體系研究與探討[1]
文/潘柯良 劉歡 霍哲珺
本文通過對各重點耗能行業節能標準的梳理,運用系統優化、簡化協調的標準化原理與方法,結合上海實際和地方特色,探討了如何構建能夠直觀反映上海市節能工作全貌、并突出整體規劃的節能地方標準體系。該標準體系希望能為上海市相關行業和部門系統分析、研究所在行業的節能標準建設情況,更好地掌握節能工作的關鍵標準和缺失標準提供參考。
節能標準 標準體系 上海
“十二五”期間,國家要求上海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8%,碳排放強度下降19%,這是十分艱巨的任務和目標。因此,急需一些科學有效的手段來對整個上海市節能工作進行全盤掌控和頂層設計,而標準化正是這樣一種科學管理、系統規劃的戰略工具。本文嘗試運用系統優化、簡化協調的標準化原理與方法,提出一套能夠直觀反映上海市節能工作全貌的、分層級并突出重點整體規劃的節能地方標準體系,希望能對本市有關部門、相關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提供參考。
地方特色原則,既然是針對上海的節能標準體系,應該充分體現上海地方特色,對上海不涉及或體量較小的行業/領域的相關標準不予考慮。
實用性原則,又可理解為可操作性原則,對標準體系使用者來說,要能夠方便、快速地找到相應節能標準路徑和所屬門類,在體系層次劃分和同一層次分類上盡量避免交叉和重疊。
前瞻性原則,節能地方標準體系需要對未來3年~5年重點耗能行業的節能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進行反映,才能為地方政府部門的節能管理工作提供量化的管理工具,提高節能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首先,對國家和上海已有節能減排政策文件及部分節能標準體系進行梳理和研究,主要包括《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上海市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十二五”規劃》和《上海產業能效指南(2011版)》等20余件400多頁材料。
其次,利用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自有的標準檢索平臺,采用中國標準分類號(CCS),借助一次檢索和二次檢索相結合的方法,共梳理出包括《工業企業能源管理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和《載客汽車運行燃料消耗量》等在內的451項現有標準。其中,國家標準205項、行業標準96項、地方標準126項和其他標準24項。
最后,根據已梳理的標準題錄,結合上海地方特色,研制上海市節能地方標準體系,將檢索標準和待編標準填充到標準體系中,檢驗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此同時,還多次與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建交委、市質監局等節能主管部門及市節能協會等行業協會的專家交換意見,并不斷修改和完善,最終形成具有自主觀點的上海市節能地方標準體系。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按不同口徑統計的上海市主要能耗結構中,占比最大的是工業用能,約占全市用能的60%,建筑(包括建筑運行和建筑施工)用能,約占全市用能的19%,交通運輸用能約占全市總用能的18%,可見,工業、建筑和交通三大領域是本市最主要的用能管理和監察對象。一般認為標準體系可按工業、交通、建筑和其他領域(電子/電器具產品用能、生活用能、社會用能)節能標準子體系來劃分,但通過大量調研發現,該方法在頂層設計中就將工業、交通、建筑截然分開,子類層次的標準歸類和使用中會出現大量重疊和交叉,給使用者帶來諸多不便。
本文通過挖掘各領域間的內在聯系,創造性地從頂層設計的角度整體構建節能標準體系。具體來說,工業是通過耗能過程進行加工生產產品的部門,建筑和交通則通過使用耗能產品提供服務。從節能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工廠生產產品的過程,還是建筑物和交通工具提供服務的過程,都是通過“用能系統”消耗能源來生產某種“產品或服務”的過程。“用能系統”的使用才是真正產生能耗的過程,才是我們需要直接關注的對象。
再者,如果從“產品或服務”整個生命周期的能耗來看,按時間維度來設計的節能標準體系框架的話,標準體系應包含“用能系統”的節能設計建造、測試檢驗、運行監測以及管理評價四大過程,而“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和“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作為政府節能管理的重要抓手(準入條件和限制淘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是,我們提出了如圖1所示的上海市節能地方標準體系框架。
①節能設計及建造標準
生產“產品或服務”首先要建造“用能系統”,設計建設工廠、建筑和交通運輸工具,即建造“用能系統”,其包括的范圍從“用能系統”設計到建造完成,如工業領域中工藝流程設計,建筑領域中保溫材料選擇等。
第三層再依據不同領域的特點進一步劃分。需要說明的是,交通領域的設計建造,雖然一般可分為交通運輸工具和交通運輸場站的設計建造,但這兩者本身從性質上來說,前者屬于工業產品的設計建造,后者屬于建筑設施的設計施工,交通用途只是其使用屬性,因此不單獨提出交通節能設計及建造標準,否則會出現分類依據不統一,造成重復和交叉。
②節能測試及檢驗標準
“用能系統”建成后,需要測試和檢驗其是否滿足能耗限額指標要求。例如,對工業產品生產過程能耗進行測試和計算,再設定能耗限額標準作為準入條件;對交通運輸工具油耗測試和計算來檢驗其是否滿足節能要求。第三層再按工業、交通、建筑和其他領域劃分。
③節能運行及監測標準
“用能系統”考察合格以后,到了使用環節,也就是耗能環節。此階段需要重點考慮運行過程的節能,而運行過程需要通過監測來反饋并指導其運行,兩者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因此,有必要把節能運行和節能監測放在一起統籌考慮。第三層再按工業、交通、建筑和其他領域劃分。
④節能管理及評價標準
“用能系統”使用后,需要通過管理的手段來參與和評價節能工作,主要包括節能管理、節能評價和節能審計等工作。其中,節能評價是針對節能管理活動中目標和指標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通過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以達到持續改進管理的目的。因此,管理和評價兩者是密不可分的。第三層再按工業、交通、建筑和其他領域劃分。
⑤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準
終端能源利用效率是決定整個能源價值鏈最關鍵的環節,世界各國通過實施能效標準都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制訂和有效實施能效標準已成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手段。第三層按照本市主要的耗能終端產品劃分為工業設備、照明器具、交通工具、家用耗能設備、商業設施和其他。
⑥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
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是對工業生產過程能耗進行控制的重要手段,它為高耗能行業在能效領域建立了準入門檻,從而有效推動高耗能落后工藝和設備的淘汰,促進工業領域節能工作的深入開展。第三層則依據《上海產業能效指南(2011版)》中能效統計數據,收納了本市能耗最大的五個行業。
各行業主管部門和標準化主管部門可以通過節能標準體系迅速摸清本市耗能行業和重點產品,并掌握和確定本市節能工作的重點領域,可以為節能管理工作提供量化的管理工具,提高節能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各行業主管部門可利用節能標準體系擴展,結合上海市“十二五”期間各行業的實際節能需求,明確相應節能地方標準研制計劃,并根據重要程度和緊迫程度對這些標準進行分級,確定研制順序。
本市的耗能行業/企業可以通過節能標準體系,了解所在行業的節能標準建設情況,結合自身的能耗現狀,配合政府完成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利國利己。
在上海市節能地方標準體系研究過程中,通過與本市節能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接觸,我們深深地感到標準化作為一種科學手段,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技術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對企業節能標準化意識的培養,對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打造節能標準化服務平臺工作的支撐尤其突出。
我們深信通過節能地方標準體系的研究和探討,一定會為本市標準化主管部門以及節能管理部門了解企業對節能標準的需求,增強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效性奠定基礎。
By sorting through the various energy conservation standards for main energy-consuming industries,using standardizati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which include system optimization, simplification and harmonization,and combining Shanghai local features,this paper studies on how to establish a local energy conservation standard system which intuitively reflects a whole picture of Shanghai energy conservation work,and highlights overall planning.Hopefully,such a standard system can help relevant industries and sectors in Shanghai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progres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standards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m to have a better command of the key and lacking energy-saving standards.
Energy conservation standard;Standard system;Shanghai
(作者單位: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
注:[1]本研究受上海市發改委2011年節能能力建設項目“上海市節能地方標準體系建設與研究”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