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永莉
大劑量維生素C致深靜脈血栓形成1例
范永莉
目的 探討維生素C的臨床合理應用。方法 查閱臨床應用大劑量維生素C的病歷,回顧性分析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脫落,引起患者肺栓塞死亡病例,查找引起患者右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結果 大劑量維生素C的使用是引起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結論 臨床醫師應按照說明書合理使用維生素C,避免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
大劑量;維生素C;深靜脈血栓形成;臨床分析
維生素C作為臨床一種常用藥物,參與氨基酸代謝、葉酸代謝、神經遞質的合成,膠原蛋白和組織細胞間質的合成,脂肪、蛋白質的合成,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進鐵在腸內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對感染的抵抗力;參與解毒功能,且有抗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生成的作用;參與多種生理功能[1],臨床使用廣泛。因維生素C的多種生理及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少、輕微,臨床超劑量超過1 g/d使用現象較普遍,也有治療高脂血癥[2]、急性胰腺炎[3]等病癥取得明顯療效的文獻報道,少有超劑量使用引起深靜脈血栓的報道[4]。本文介紹1例因大劑量維生素C應用致深靜脈血栓(DVT)形成,血栓脫落引起患者肺栓塞死亡病例及分析和討論,供臨床醫師參考。
患者,男,因2個月前在他處行包皮環切術感染未愈,門診以包皮環切術后感染及合并糖尿病于2006-04-27收住我市某醫院泌尿外科。入院查體:術后包皮、陰囊水腫疼痛,右側腹股溝疼痛,右腹股溝區觸及多個大小不等腫大質硬淋巴結,包皮水腫包裹陰莖頭,上翻包皮,陰莖頭外露,表面有白色黏液,系帶處包皮陰莖頭粘連緊密,兩側陰囊水腫。血壓:140/90 mmHg(1 mmHg=0.133 kPa),其他尚可。治療計劃:抗感染治療,糾正血糖,完善檢查,擇期手術。
2.1 病情變化情況 患者住院期間2006-05-08查房:包皮、陰囊水腫疼痛,左、右側腹股溝疼痛,雙側腹股溝區觸及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質硬淋巴結,擬2006-05-09上午行包皮環切術;2006-05-12即術后第3天查房:右下肢稍水腫,囑其活動下肢;2006-05-13查房:右下肢明顯水腫;2006-05-15查房:右下肢指陷性水腫,行右下肢動靜脈彩超,確診為右側股總靜脈、股淺及股深靜脈血栓形成;2006-06-18查房:右下肢疼痛腫脹較之前有所加重,并有疼痛,行右下肢彩超顯示:腘靜脈有新的血栓形成。當日11:30行彩超檢查返回病房途中,患者突然出現意識不清,胸悶,右下肢冰冷,足背動脈搏動減弱,血壓進行性下降,考慮急性肺栓塞。雖經搶救,于15:15宣布臨床死亡。
2.2 治療用藥情況 入院后,醫囑二級護理,糖尿病飲食,降糖藥物(胰島素、格列吡嗪、二甲雙胍等)應用、抗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加替沙星針)等對癥治療。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維生素C針2.0 g、維生素B6針200 mg/d,靜脈滴注,2006-04-27始,2006-05-19止。血栓形成后,應用抗凝藥物低分子肝素鈣5000 u,肌內注射,2次/d。2006-06-17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維生素C針3.0 g,維生素B6針200 mg/d,靜脈滴注。
3.1 患者住院期間下肢水腫、疼痛與DVT形成因素分析 患者入院時,未見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2006-05-15查房,右側股總靜脈、股淺及股深靜脈血栓形成;2006-06-18腘靜脈有新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靜脈腔內不能正常凝結,阻塞靜脈腔,導致回流障礙,多見于下肢,如未及時治療,將造成慢性深靜脈功能不全,影響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殘[3],威脅患者健康和生命。外科、骨科術后由于創傷、應激和制動等因素導致血流緩慢、血液淤滯,易發生DVT。DVT是一種嚴重的外科、骨科術后并發癥,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浪費大量的醫療資源,還可能因繼發肺栓塞(PE)而導致患者病死[5]。本例患者右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疼痛,壓迫血管,引起血液回流減慢淤積;包皮環切術后,因疼痛活動減少,不利血液回流,容易引起DVT。
3.2 維生素C用量、適應證和禁忌證 維生素C一般治療常用量:口服、飲食補充:50~100 mg/d;慢性透析患者100~200 mg/d;維生素C缺乏:成人100~200 mg,3次/d.,小兒100~300 mg/d至少服用14 d;維生素C極為缺乏時,成人100~500 mg/d,小兒100~300 mg/d,至少服用14 d。藥物過量,1~4 g/d可引起腹瀉、皮疹、胃酸增多、胃液反流,有時尚可見泌尿系結石。尿內草酸鹽與尿酸鹽排出增多,深靜脈血栓形成,血管內溶血或凝血等,有時可導致白細胞吞噬能力降低。用量超過5 g/d時,可導致溶血,重者可致命。孕婦服用大量時,可產生嬰兒壞血癥[1]。
臨床靜脈超劑量使用維生素C的現象非常普遍,每例患者不同程度的伴隨維生素C靜脈超劑量濫用現象。但對下列情況的作用未被證實:預防或治療癌癥、牙齦炎、化膿、血尿、視網膜出血、抑郁癥、痤瘡、不育癥、衰老、動脈硬化、潰瘍、結核、膠原性疾病、骨折、皮膚潰瘍、枯草熱藥物中毒、血管栓塞、感冒等。
3.3 總結 本患者入院后即給予2.0 g/d維生素C靜脈滴注。入院時醫囑要求患者糖尿病飲食,每日飲食攝取的維生素C,完全可以滿足其生理需求。如患者病理增加需求量,按一般治療劑量即可?;颊叽瞬∏橄拢?.0 g/d靜脈滴注維生素C是一種藥物濫用,且給藥途徑不當,應選用口服給藥。患者發生右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除其他作用因素外,與超劑量靜脈滴注維生素C,加速血液凝固有一定關系。2006-06-17因患者飲食差,醫囑再次給予患者靜脈滴注維生素C 3.0 g/d;2006-06-18右下肢腫脹加重,并有疼痛,右下肢彩超示:腘靜脈有新的血栓形成。根據臨床表現及用藥情況,患者再次右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與維生素C超劑量使用有直接關系。
綜上,本病例DVT形成有多種原因,即患者右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疼痛,壓迫血管,引起血液回流減慢淤積;包皮環切術后,因疼痛活動減少,不利血液回流,容易引起DVT。維生素C超劑量應用,加速血液凝固。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右下肢DVT形成。
由于住院患者病情大多復雜,聯合使用多種藥物發生不良事件,不能證實是維生素C超劑量使用引起,所以未能引起臨床醫師重視?;颊咴诘?次發生DVT形成時,醫師應注意血栓形成與維生素C超劑量應用存在一定關系;再次應用維生素C補充飲食不足,給予一般治療劑量即可滿足臨床需求。超劑量使用維生素C是新的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通過本病例顯示,臨床超劑量應用維生素C,可引起DVT形成,應引起臨床醫師及藥師的重視,改變用藥習慣,避免嚴重醫源性、藥源性不良事件的發生。為促進維生素C的合理使用,給臨床醫師、藥師建議需按照維生素C的說明書及藥典用法用量、適應證合理應用;臨床如需增加維生素C的用藥劑量,除治療克山病、心源性休克、特發性高鐵血紅蛋白癥、酸化尿液外,不宜超過1.0 g/d;盡量選擇口服給藥途徑,減少靜脈給藥。
[1] 陳新謙,金有豫.新編藥物學[M].1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477-477.
[2] 莫振兆,李果明,吳鏗,等.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高脂血癥對血脂水平及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1997,13(1):22-22.
[3] 杜衛東,沈達明,黃春錦.大劑量維生素C治療急性胰腺炎臨床療效觀察的作用機制研究[J].臨床醫用雜志,2005,18(2):24-24.
[4] 丁曉燁.大劑量靜脈滴注維生素C引起深靜脈血栓形成3例臨床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3):311-311.
[5] 戴濱.藥物預防骨科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3,24(10):938-938.
R969.3
A
1673-5846(2014)08-0063-02
焦作市中醫院,河南焦作 454000
范永莉(1969-),本科學歷,主管藥師。研究方向:藥事管理,醫院藥學。Tel:13639620001/15703911022,E-mail:fanli1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