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云 蒲 菊
腦干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周 云 蒲 菊
目的 探討45例腦干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方法 選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干出血患者45例,對其進行臨床觀察、治療,并給予精心護理。結果 本組45例腦干出血患者經過治療與護理后,病死12例,好轉18例,治愈11例,另有4例患者由于其家屬放棄治療,而導致未愈出院。結論 醫護人員應以敏銳的觀察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對腦干出血患者的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做好患者的康復鍛煉護理、并發癥防治護理、腦水腫期救護護理、營養支持護理等,能有效降低腦干出血患者的致殘率與病死率。
腦干出血;臨床觀察;護理
腦出血中有10%為腦干出血,是腦出血中的急重癥,腦干出血并發癥多、病情變化快、起病急驟,致殘率與病死率相當高[1]。臨床上若腦干少量出血(<5 ml)時,患者可無意識障礙,僅表現為交叉性癱瘓和共濟失調性癱瘓;但當腦干大量出血(>5 ml)時,血液常破入第四腦室,甚至破入第三腦室、側腦室等,使環管變窄,腦室積血,腦脊液循環受阻而出現梗阻性腦積水[2],患者意識立即呈深昏迷、雙側針尖樣瞳孔、眼球浮動、嘔吐咖啡樣胃內容物、中樞性高熱、呼吸衰竭、四肢癱瘓以及大腦僵直,患者多在48 h內出現腦疝而迅速死亡[3]。本文就45例腦干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腦干出血患者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齡最大80歲,最小45歲,平均年齡(61.5±1.9)歲。CT檢查結果:14例中腦出血,21例延腦出血,10例橋腦出血;破入第四腦室者8例,曾破入第三、四腦室者14例,發生梗阻性腦積水者17例,行側腦室引流術6例,出血量在0.32~13.00 ml,平均7.05 ml。
1.2 治療方法 應用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進行脫水對抗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防治腦疝形成,通過控制性低血壓,維持腦組織的有效血液灌注;給予持續多功能心電監護,準確記錄24 h出入水量,以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積極防治應激性潰瘍、肺部感染、再出血等并發癥,對重型腦干出血患者已發生腦脊液循環障礙者則積極行側腦室穿刺引流術。本組病例中氣管切開術10例,需呼吸機輔助呼吸者5例。
1.3 護理方法
1.3.1 防治腦疝的形成或延緩腦疝的進展 立即予以3~5 L/min氧氣吸入,以改善腦組織缺氧,并予以20%甘露醇125 ml快速靜脈滴注,要求在15 min滴完,注意觀察用藥后療效。對有意識障礙的患者積極完善術前準備,如急抽血生化、腎功能、凝血酶原時間(PT)、血常規及輸血全套檢查、備頭皮、保留導尿等。床邊備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復蘇囊,以便隨時搶救[4]。
1.3.2 早期營養支持 本組病例中除有6例因出血量小,神志清楚而無吞咽功能障礙外,其余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因此早期的腸內營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可用冰水刺激吞咽功能,用注射器抽取冰水2 ml,去掉針頭,用乳頭注入口腔刺激患者的軟腭、舌根和咽后璧,以有效強化吞咽反射,促進吞咽功能的恢復。觀察患者若能經口進食達到一半以上,連續3 d無嗆咳即可拔胃管[5]。
1.3.3 預防并發癥
1.3.3.1 應激性潰瘍 在原發性腦干出血的應激狀態下。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使胃和十二指腸黏膜的小血管發生收縮,血液灌注減少,胃黏膜因缺血缺氧引起糜慢性出血損害。患者病情越重,應激性潰瘍發生率越高,胃管內可抽出咖啡色胃液。護理要點是清潔口腔2~3次/d。對昏迷患者常規置胃管,觀察有無應激性潰瘍,每2小時觀察有無出血,若已并發上消化道出血,除遵醫囑用抗酸劑外,還可應用去甲上腺素8 mg加入冰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內,每6小時鼻飼。每次注藥前應先抽胃容物,估計出血量,以觀察止血效果[6]。
1.3.3.2 控制性低血壓,避免再出血 控制性低血壓是一種保護性治療措施,血壓過高,高灌注可引起腦出血;血壓過低,腦灌注不足引起腦缺血(腦梗死)。一般將收縮壓降低10%~20%(120/80 mmHg,1mmHg=0.133kPa)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則降低收縮壓30%~35%,控制血壓在130~140/80~90 mmHg。遵醫囑控制性降血壓時,監測用藥效果與反應。
1.3.3.3 預防壓瘡及肺部感染 置患者于安靜、清潔、無異味的病室內,溫度在18~22 ℃,濕度在50%~60%,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開窗通風換氣2~3次,每次30 min。使用氣墊床,保持床單及患者皮膚清潔干燥,每2小時翻身、拍背1次,翻身時動作輕柔避免皮膚損害。為患者做好床上擦浴保持皮膚清潔,按摩骨隆突及受壓部位,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壓瘡的發生;必要時進行預防性的霧化吸入以有效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
1.3.3.4 預防便秘和泌尿系統感染 因患者臥床,腸蠕動減弱,易產生便秘,因此在飲食結構上要進行合理搭配注意補充粗纖維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多食水果,多飲水,每日在臍部周圍沿順時針方向進行腹部環形按摩3~4次,以促進腸蠕動。對留置尿管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導尿管的護理,積極做好膀胱功能訓練,無大小便失禁患者也要做好大小便后的會陰護理[7]。
1.3.3.5 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被動活動患肢關節,從大關節到小關節,幅度由小到大,并注意觀察其有無肢體腫脹、疼痛及皮膚的色澤、溫度等,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1.3.3.6 角膜潰瘍的預防 由于昏迷眼瞼不能閉合,白天給予抗生素眼藥水滴眼,每天3次,晚上雙眼涂抗生素眼膏,并用浸有0.9%氯化鈉注射液的無菌紗布覆蓋雙眼,預防暴露性角膜潰瘍的發生。
本組45例腦干出血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死12例,好轉18例,治愈11例,另有4例患者由于其家屬放棄治療,而導致未愈出院。
腦干是呼吸、循環等生命中樞所在地,發病后昏迷深,發生延髓性麻痹,病程長,病情常進行性惡化,病死率高,是腦出血患者中癥狀最重、預后兇險的一類。所以,醫護人員應以敏銳的觀察能力和高度的責任心來對腦干出血患者的病情及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做好患者的康復鍛煉護理、并發癥防治護理、腦水腫期救護護理、營養支持護理等,能有效降低腦干出血患者的致殘率與病死率。
[1] 張新農,王海河.自發性腦干出血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6(4):79-80.
[2] 王會青,劉淑紅,于立杰,等.原發性腦干出血72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180-181.
[3] 安勝軍,魏少偉,李曉芹.治療腦干出血51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1):66-67.
[4] 董力慶.重型腦干出血兩種治療方法對比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2):199-200.
[5] 姚愛華.45例腦干出血病人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7):43-44.
[6] 王鳳云,邢海云,張耀華.急性腦出血并發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7,15(10):785-787.
[7] 賈利紅.老年腦出血患者的微創治療及護理措施[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4):60-61.
R473.5
A
1673-5846(2014)08-0141-02
貴州省貴陽市第二人民醫院,貴州貴陽 55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