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輝 易 濤
有創血壓監測在大面積燒傷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潘 輝 易 濤
目的 探討有創血壓監測應用于大面積燒傷臨床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35例大面積燒傷患者,對其進行動脈穿刺置管,連接檢測儀監測動脈血壓,根據血壓的監測結果對手術進行指導。結果 35例患者均成功進行了動脈血壓的監測,均未出現血栓、氣栓、感染等并發癥。結論 有創血壓監測的建立,能夠為臨床醫務人員提供準確、直觀的數據信息,為治療大面積燒傷提供手術指導。
有創血壓;大面積燒傷;護理
大面積燒傷患者在休克期采用無創動脈監測不能準確反映血壓信息[1],也不能為醫護人員的救治工作提供支持。而有創血壓監測是基于壓力傳感器和液路壓力傳遞的直接測量方法,能及時觀測血壓的動態變化,準確、直觀地反映患者的血壓信息[2],有助于醫務人員及時、迅速地對大面積燒傷患者病情的發展趨勢和治療效果進行評估,為手術治療提供指導和支持。我院對35例大面積燒傷患者在治療中采用有創血壓監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大面積燒傷的3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男23例,女12例,年齡22~64歲,燒傷面積55%~90%。
1.2 護理方法
1.2.1 測壓前準備 在測壓前與患者做好有效地溝通與交流,使其了解有創血壓監測應用于大面積燒傷的作用,對置管期間患者應注意的問題進行指導;連接好壓力換能器組件和監護儀,以及動脈穿刺管和壓力換能器延長管,使動脈波形、舒張壓、收縮壓等數據正常顯示在監護儀上。
1.2.2 管道護理
1.2.2.1 管道的固定 用透明敷料貼將動脈穿刺口進行固定,保證能夠隨時了解穿刺部位的狀況,管與管之間的連接要緊密,若出現松脫時要進行透明敷料貼的替換,防止出現導管的脫落。如果患者易躁動,可使用約束帶對其肢體進行固定。
1.2.2.2 保持管道通暢 合理對測壓肢體、套管針和壓力傳感器套管進行固定,避免導管受壓或發生扭曲;連續用加壓袋以肝素鹽水沖洗穿刺管,避免血液發生凝固,保持穿刺管道的通暢,在沖洗時對沖洗入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沖洗入量過多而引發出血。
1.2.3 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1.2.3.1 預防動脈內形成血栓和氣栓 每次使用動脈穿刺管抽取血液后,立刻采用肝素鹽水對動脈穿刺管進行沖洗,防止出現凝血現象。若有血塊堵塞穿刺管時應立即抽出動脈穿刺管,嚴禁將血塊推進,避免動脈血栓的發生。在連接壓力換能器、采血等操作時,避免氣體進入橈動脈內而引發氣體栓塞。1.2.3.2 預防出血和血腫 重視對使用抗凝治療和凝血功能障礙患者的護理,檢查穿刺部位是否出現血腫、滲血現象。保證測壓系統便于直觀監測,能夠對動脈測壓裝置中出現松脫現象及時發現,減少穿刺部位發生出血的可能性。拔管或穿刺失敗后需進行壓迫止血,時間在5 min以上,并用繃帶和無菌紗布進行包扎,同時檢查是否繼續出血。
1.2.3.3 預防感染 整個過程堅持無菌操作,每天用碘仿對動脈穿刺口消毒1次,并對透明敷料貼進行更換,若出現敷料貼松脫,應隨時進行消毒和更換,避免細菌從導管入口侵入血液而引發感染。置管留置時間不超過7 d,如果出現感染跡象應立即進行插管拔除。
35例穿刺置管患者均成功進行動脈血壓的檢測,均未出現穿刺管松脫、堵塞現象,以及血栓、氣栓、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大面積燒傷患者在休克期會出現大量液體滲出,因此需要及時補充液體進行抗休克治療[3],采用無創動脈血壓監測不但測量困難,而且對循環情況的反映并不準確;此類患者病情一般較重且不穩定,特別是使用升壓藥物或降壓藥物進行治療時,醫生需要根據及時、準確的血壓信息進行參考治療。而有創動脈血壓監測能夠及時、準確地提供動脈血壓數值,因此在臨床得到了廣泛使用。在對患者進行有創血壓監測時要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測壓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妥善固定穿刺管,保證穿刺管的暢通,并嚴格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對我院35例患者進行有創血壓監測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均成功進行檢測,均未出現血栓、氣栓、感染等并發癥。總之,有創血壓監測的建立,能夠為臨床醫務人員提供準確、直觀的數據信息,為治療大面積燒傷提供手術指導。
[1] 郭景波.有創血壓監側在NICU的應用及護理1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20):4914-4915.
[2] 王芳.有創血壓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 8(17):9-10.
[3] 王利琴.大面積燒傷患者的治療和護理[J].吉林醫學,2011, 32(2):425-426.
R473.6
A
1673-5846(2014)08-0167-02
石家莊第一醫院燒傷整形科,河北石家莊 0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