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連旺
提速衢州特色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鄭連旺
自2002年衢州市委提出建設“信用衢州”的戰略決策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相關部門和單位圍繞政府、企業和個人三大主體信用建設積極開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基本完成了統一信用信息綜合平臺和信用衢州網站建設。
一是政府自身信用建設得到加強。衢州市將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作為“社會管理創新年”重要工作來抓,通過全面實行政務公開,推進首問責任制和投訴受理制度,提高透明度,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大力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事流程,壓縮辦事時限,公開辦事規則,方便群眾辦事。二是企業自覺守信意識得到提高。《浙江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發布后,衢州市加大誠信宣傳教育力度,并多次對市場中的失信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治理整頓,規范市場交易秩序,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同時主動與金融部門協作,加大對信用優良企業的融資支持,提升了企業信用的含金量。三是完成了信用信息綜合平臺的建設。衢州市信用信息綜合平臺于2014年9月完成系統開發,現各成員單位已開始上傳數據,該平臺已經收集3.7萬家企業、近19萬條信用提示信息,逐步實現社會誠信體系和行為規范的精細化管理。四是在重點領域的信用建設取得突破。衢州市在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中,要求在重點工程建設招投標、涉企財政補助和獎勵、“三農”和小微企業金融信貸、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評先評優等領域率先推行信用報告制度。
總體來說,衢州市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已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但信用體系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目前看還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重信用講誠信的氛圍還不濃厚;二是信用建設法規體系不完善;三是缺少專門的信用管理機構。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新時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結合衢州實際,加快推進該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設立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管理機構。要成立專門的信用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的編制、人員、經費,具體負責信用體系建設日常工作,統籌協調部門間信用信息資源征集、整理、管理,制定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研究制定信用制度,組織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維護信用信息平臺的正常運行,向社會提供信用查詢服務等,確保該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序有效開展。
建立健全信用體系建設的規章制度和規劃。建立完善的信用建設的規章制度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核心。依據現有有關法律法規,創新性地制定適合本地的規章制度,在制度制定時要處理好政府行政信息公開與保護企業經濟安全的關系、處理好商業秘密與公開信用信息的關系、處理好個人隱私與公開信用信息的關系。建議前期側重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公開、管理方面和聯動處置方面的研究,使信用信息披露和使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信用信息動態管理制度,制定信用信息采集、使用發布管理辦法,明確信用信息發布和使用的范圍、流程。制定衢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規格和層次。
完善信用產品的應用。衢州市已建立了信用信息綜合平臺,歸集整合了轄區內32個部門掌握的信用信息,實現互聯互通和交換共享。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職能時,要帶頭使用信用產品,如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公務人員錄用等過程中,鼓勵應用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提供的信用信息和信用報告,善于利用信用服務機構的作用,提高行政執法的效率和公信力,同時也拒絕信用缺失人員參與政府性工作,提高失信行為的成本,實現對失信行為的協同監管。
加強培育發展信用服務機構。信用服務中介機構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社會信用體系良性運轉的重要力量。出臺優惠政策,吸引省內知名信用服務機構落戶衢州,推動本地信用服務機構發展,培育以中小企業為對象的信用服務機構,形成層次多樣、差異化競爭的信用服務機構群體。加強對信用服務業的監管,實施市場準入、備案管理、定期檢審制度,建立違規處罰、責任追究和市場退出制度。
加強誠信宣傳教育。誠信宣傳教育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要把誠信文化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普及信用知識,營造濃厚的企業信用建設宣傳氛圍,使誠信意識深植人心,形成全民自覺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風尚。
作者單位:衢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