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巧娜
倉儲與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在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具有不可或缺的位置。然而在很多高校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學生學習積極性差、教學效果不好等。因此,要提高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必須從課程本身的特點入手,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并結合物流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教研改革,應用有針對性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開展教學。
翻轉課堂是近幾年國內外教育者們關注較多的教學模式之一,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中將傳統的“課堂傳授知識,課后完成作業”的教學過程徹底翻轉過來,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查閱資料、與教師同學在線交流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則利用大量課堂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組織與參與小組活動、解答問題、指導學生完成作業等。實踐證明,翻轉課堂在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和提升教師工作滿意度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的建立,對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都將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和戰略意義。
隨著現代物流業對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要求的提高,特別是要求畢業生具有較強的專業競爭力且能夠快速融入企業,近幾年來,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模式也逐步成為一個焦點問題。國內外學者主要從以下幾個角度或領域開展相關研究:
國外已開展了幾年的翻轉課堂教學實驗,主要的研究成果有:Justin G(2012)探討如何將翻轉課堂運用于教學實踐;Jerem y F. Strayer(2012)將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的對比研究,得出翻轉課堂的成功得益于探索性學習和基于項目的學習帶來的主動學習。國外的研究以應用為主,也有側重介紹視頻等學習資源的開發和翻轉課堂實施步驟的相關研究,但仍然比較零散、缺乏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以及實施保障體系的體統研究。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和實踐剛剛起步,張金磊等(2012)針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并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教學設計進行研究。張新明(2013)依據翻轉課堂教學的要求,在對網絡教學視頻加工整合和對習題答案呈現方式優化的基礎上,構建出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系統模型。總體看來,國內翻轉課堂的文獻中,介紹多于研究,理論分析多于實踐應用。
作為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的倉儲與配送管理,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探討一直是物流領域一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近幾年的研究成果有:
張雪瑩(2013)對倉儲與配送管理的教學方法提出新建議和設計思路,并給出教學方法改革的實施步驟和建議;宋巧娜(2012)以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位基礎,提出構建方案設計、角色扮演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思路;曹細玉(2012)針對獨立學院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該課程實施行為導向教學法的策略。
本文擬構建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是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理論與方法前沿問題的研究。這些問題的解決對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開展都將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針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當前用人單位對應用型物流人才的要求,設計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模式,是進行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研究的首要任務。
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設計必須緊密聯系倉儲與配送管理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目標單一,內容清晰,使學生擁有“更加聚焦的學習體驗”。所以課程設計時要深挖細節,設計主題完整的問題,譬如倉儲選址問題、驗收入庫、上架、盤點、出庫等,同時錄制時注意加強課程互動, 促進學生思考, 提高學習目標準確度, 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
課程必須重視細節上的鉆研,設計開發能促使學生深度學習的、 簡明扼要的問題,這些問題需結合物流企業實際需求以及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無論是知識的講授還是問題的解決, 都是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難問題。運用系統的思維方法對問題進行整體的規劃, 錄制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對于課時較長的重點內容,要將其分為若干個小主題,內容相關的片斷組成小專題,供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確重難點以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集中精力學習,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在技術的支持下,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提供的錄制課程,以及利用一些相關的專題網站資源進行個性化學習, 通過相關的網站或者交互軟件以及平臺和師生進行協作、 研討, 將原先課堂講授的內容轉移到課下, 學生主動完成知識的傳授, 而將知識內化留在課堂中完成。
翻轉課堂的教學是以建構主義為指導思想,一般采用協作學習、發現學習等學習策略,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習者提供指導,學生成為學習過程的中心。因此,教師成了學生便捷地獲取學習資源、使用學習資源、處理學習信息、應用知識的腳手架。這意味著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單一傳授者,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促進者和指導者。
新的教學策略要促進學生的學習, 但是不能干預學生的選擇。教師通過設計良好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分配好課堂上的講授時間,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增強課堂中的互動,讓學生能夠在交互協作中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學習完成后,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給予及時地評價與反饋, 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狀況,這樣便于教師對教學策略進行適當地調整,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
在設計好的教學模式基礎上,探討如何進行實踐教學實施,讓新的教學模式切實可行。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主要是知識內化的過程, 在課堂內進行高質量的學習活動, 對于未理解或有疑問的知識進行探討、提問,教師提供個別化的指導,讓學生在具體環境下運用其所學知識,形成新的認知結構。主要包括:學生完成作業;獨立解決倉儲與配送管理問題;探究協作式活動;基于項目的學習。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師會利用自制學習資源, 通過共享、動態的測量與評價,追蹤學生的學習全過程;同時,教師還會用各種方式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使得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更加個性化。
在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要做到管理精細化,讓學生真正能夠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每個單元學習完成后,教師要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如通過作業、考試等方式,給予及時的評測和反饋使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根據測評結果進行集體輔導或個性化指導,促進同學之間的互助,以及學生知識的內化,還便于教師對課堂活動的設計做出及時的調整,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此同時,便于教師對課堂活動進行協調、安排、優化課程的開發。這種嶄新的教學模式, 教師和學生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學生需具備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完成課程內容的學習,對于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和信息素養的提升也提出了要求;教師在課程的錄制質量,對學生的指導,課堂活動的組織等方面也面臨著挑戰。
本文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實施和管理三個層面進行探討,有助于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當該研究成果逐步發展完善并落實到物流管理專業時,將為其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課程教學提供支持和依據。
[1]Justin G.Gardner.The Inverted Agricultural Economics Classroom:A New way to teach?A new way to learn?[A]Presentation at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Association 2012 AAEA Annual Meeting,2012(9):12~14.
[2]Jeremy F.Strayer.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J].Learning Environ Res,2012(12):171_193
[3]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4]張新明,何文濤.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體系模型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8):21~25.
[5]張雪瑩.倉儲與配送管理實務教學方法改革研究[J].中國連鎖,2013(13):68~70.
[6]宋巧娜.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探討[J].物流科技,2012(8):30~31.
[7]曹細玉,宋巧娜.基于行為導向的獨立學院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研究[J],大學教育,2012(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