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娟 蔣再靜 齊秀偉
布氏桿菌患者的護理
李曉娟 蔣再靜 齊秀偉
目的 探討布氏桿菌病的護理要點。方法 對59例布氏桿菌患者做好基礎護理、對癥護理和健康教育。結果 59例布氏桿菌病患者除5例復發,其余54例患者均好轉或痊愈出院。結論 對布氏桿菌病患者采取良好的基礎護理、對癥護理等,對減輕患者病痛,促進疾病好轉及痊愈極其重要。
布氏桿菌;傳播途徑;癥狀;護理
布氏桿菌病是一種由布氏桿菌感染的人畜共患的慢性傳染病,傳染源以牛、羊、豬為主,其中主要以羊布氏桿菌最為多見,并以農村居多。病原菌主要通過體表皮膚黏膜的接觸進入人體,也可經進食含布氏桿菌的奶及奶制品或被污染的飲水和肉類而感染[1]。臨床以長期發熱、關節疼痛、肝脾腫大和慢性化為特征。良好的護理對預防并發癥促進疾病好轉痊愈至關重要[2]。選擇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59例布氏桿菌病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本組59例患者,均為住院治療患者,其中男48例,女11例,年齡21~66歲。農村患者46例;均有牛羊接觸史或飼養者,3例經常食用牛羊肉,且其中1例喜食不久煮的羊肉,2例為屠宰人員。
對59例患者均采用抗生素聯合治療及營養支持治療,配合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
2.1 基礎護理 本病患者有不規則的發熱和多汗,并多伴有關節、肌肉疼痛等。護理人員應熱情主動為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使患者盡快適應住院生活,囑積極配合治療。講解疾病有關知識及注意事項,急性期患者臥床休息,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的休養環境,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新。
2.2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了解患者生殖系統癥狀,觀察患者有無淋巴結、肝脾腫大及程度,以及有無神經系統癥狀視力變化、聽力減退、有無腦膜刺激征、心悸等癥狀,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的出入量、生命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等進行密切監測。在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同時,觀察藥物的治療效果及用藥后的反應。
2.3 發熱護理 本病熱型以弛張型最為多見,因此應監測患者體溫變化,一般每日測量體溫4次,向患者講解發熱的相關知識、體溫計的觀察方法、測量體溫的注意事項等,如測量前30 min不可進食或飲用熱水等,以保證測量結果準確。指導患者物理降溫時可用冰袋冷敷體表大血管處、前額或頭頂等,也可用35%~50%乙醇100~200 ml擦浴。定時更換冷敷部位,以免局部凍傷。藥物降溫時應注意觀查皮膚末梢循環情況,防止體溫驟降引起虛脫,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患者退熱期常伴有大汗,大量出汗后感到軟弱無力、口唇干燥,此時囑患者臥床休息,減少能量消耗,出汗后及時幫助患者擦干汗液,防止受涼,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指導患者保持口腔清潔,可于晨起、餐后、睡前協助患者漱口,避免口腔感染,唇干者涂石蠟油。患者由于大量出汗,肌體能量消耗過多,應及時補充營養和水分,遵醫囑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勵患者少食多餐、多飲水,每日至少飲水2000 ml。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靜脈輸液,以補充身體的消耗,并監測生命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果,發現異常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2.4 心理護理 由于病程長,經濟負擔較重,以及對疾病和預后的不確定,使患者產生緊張、不安、焦慮、抑郁等心理。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要,給予精神安慰。向患者講解我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及治療護理的目的、意義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能夠相信治療護理的效果,從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以積極輕松的心態配合治療護理工作,以利于疾病的康復。
2.5 疼痛護理 關節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特點之一。部分患者同時還伴有肌肉酸痛、神經痛。本組59例患者中伴關節疼痛者53例,占89.8%。疼痛常可累及一個或數個大關節,導致患者痛楚難忍。急性期可呈游走性,錐刺般疼痛,一般鎮痛藥物無效。疼痛較重時患者應臥床休息,減少不必要的活動,并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為患者按摩肢體;緩解期可適當的鍛煉,以自身能夠承受為宜。睪丸脹痛不適時遵醫囑給予“十”字吊帶托扶,減輕局部脹痛;慢性期指導患者使用放松術,以緩解病痛。
2.6 藥物護理 向患者介紹本病常用的抗生素及其不良反應、療程和使用方法等,強調遵醫囑規律全程聯合用藥的重要性,以免慢性化和復發。指導患者用藥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某些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注射鏈霉素時,可能出現耳鳴耳聾等不良反應,此時應及時聯系醫生,以便醫生及時調整用藥以減少不良反應,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2.7 健康教育 向患者講解布氏桿菌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及時就診,強調及時就診和急性期徹底治療的重要性。布氏扦菌在病畜的生殖器官、內臟和血液中含量極高。因此,應嚴格管理好傳染源,對接觸病畜的飼養員、屠宰員、皮毛加工者等應加強防護,定期檢查畜牧產品,禁食病畜肉及乳品,烹調肉制品應徹底煮熟,對牲畜開展普查普治,必要時應宰殺,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對病畜污染的環境應用20%次氯酸鈣消毒,以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經精心的護理,59例患者僅5例復發,其余54例患者均好轉或痊愈出院。
通過對59例布氏桿菌病患者的臨床治療觀察與護理,可發現對布氏桿菌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期應用抗生素聯合治療是減少或避免并發癥發生,減少疾病復發的關鍵[3]。同時,給予患者積極合理、細致周到的基礎護理、對癥護理等對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病痛、促進康復至關重要。
[1] 彭文偉.傳染病學[M].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0-171.
[2] 梁曉麗,賈竹敏,楊海燕.布氏桿菌病的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 2011,23(20):21-22.
[3] 王英惠.布氏桿菌病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19(20): 124-125.
R473
A
1673-5846(2014)08-0273-02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院,黑龍江大慶 16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