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活血化瘀藥物在治療惡性腫瘤中的作用
李 欣
祖國中醫理論將惡性腫瘤的發病機制分為氣血虧虛、痰結濕聚和氣滯血瘀三種類型,在惡性腫瘤的整個發病過程中都會貫穿氣滯血瘀。在惡性腫瘤治療中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往往能夠取得較佳的治療效果,本文分別從中醫理論及現代醫學理論兩個方面探討活血化瘀藥物在治療惡性腫瘤中的重要作用。
活血化瘀藥物;治療;惡性腫瘤;重要作用
在惡性腫瘤治療過程中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往往能夠取得較佳的治療效果[1],本文就活血化瘀藥物在治療惡性腫瘤中的重要作用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祖國中醫理論將惡性腫瘤的發病機制分為氣血虧虛、痰結濕聚和氣滯血瘀三種類型,在惡性腫瘤的整個發病過程中都會貫穿氣滯血瘀。惡性腫瘤患者多存在脈細澀、舌質暗紫或有瘀癍、瘀點,癥積、腫塊、肌膚甲錯、面色黎黑、出血、疼痛等臨床表現[2-4]。應用活血化瘀藥物對其治療較佳。活血化瘀最早見于《內經》,后歷朝歷代醫師對其進行不斷地研究發展,已被證明適用于血液離經妄行、瘀血內停、瘀積腫痛而出現的各種出血癥。
2.1 惡性腫瘤患者特有的病理機制
2.1.1 免疫功能紊亂 惡性腫瘤患者的血清中有免疫抑制物質存在,抑制了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產生免疫無應答性或免疫應答性減弱。
2.1.2 腫瘤轉移 是極其復雜、步驟較多的過程,包括從腫瘤的原發部位脫離,進入周圍的基質,進入循環或淋巴結,黏附于內皮細胞壁并向血管外遷移及在遠處浸潤,血管增長,形成新的轉移灶,是其致死性能的主要原因。腫瘤轉移與否對患者帶瘤生存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均會造成直接影響。
2.1.3 惡性腫瘤在治療過程中均可引起高凝狀態 原因為:①血凝狀態由于機械原因而出現改變;②腫瘤細胞分泌或腫瘤表面黏附因子聚集的凝血因子過多;③抗凝蛋白C和S水平由于化療而降低;④出現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⑤新生血管由于腫瘤細胞誘導而出現,進而引發血流嚴重紊亂等一系列問題;⑥血管內皮損傷;⑦惡性腫瘤附近血管受到腫瘤組織壓迫,使其血流狀態發生改變、血流速度減慢。早在100年前,醫學界就開始注意到血栓與惡性腫瘤間的關系,1865年Trousseau 首先報道血栓患者會有自發性血管內凝血的表現,目前各種血栓性疾病、靜脈栓塞性疾病、動脈栓塞性疾病均被稱為Trousseau綜合征。
2.2 活血化瘀中藥抗腫瘤的作用機制
2.2.1 改善機體血液循環 活血化瘀藥能夠對局部缺氧狀態進行改善,增加患者機體的血流量,使放化療患者增效減毒,更好地發揮出抗癌藥物的作用。
2.2.2 增加白細胞 活血化瘀藥促進造血干細胞單核細胞、向粒細胞分化,增加白細胞數量。如斑螫提取物斑螫素具有抗癌而不產生骨髓抑制的特點,能夠促進造血干細胞、向粒細胞、單核細胞分化而使白細胞增加。
2.2.3 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據大量的研究表明,從中藥莪術中可以提取出欖香烯能夠對肺癌細胞糖、脂代謝進行干擾,使蛋白質與肺癌細胞DNA、RNA的合成受到抑制,并凋亡抑制肺癌發展[5]。
2.2.4 調節機體免疫力 人體免疫系統會受到活血化瘀中藥如延胡索、五靈脂、川芎、赤芍、丹皮等的影響,而起到正向調節作用,如牛膝、益母草、丹參等中藥還能起到雙向調節作用,而紅花總黃素還能起免疫抑制作用。
2.2.5 抗腫瘤轉移作用 活血化瘀藥物能夠抑制內皮細胞與腫瘤細胞的黏附,減少腫瘤轉移。同時,還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表面黏附分子表達、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等方式來抑制腫瘤轉移。
3.1 降低放療的毒副作用有研究[6]在觀察鼻咽癌患者的應用效果時發現,采用活血化瘀中藥治療的患者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2 降低化療的毒副作用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治療而言,采用足葉乙甙(VP16)+順鉑(DDP)+方案+艾易舒(含12.5mg維生素B6、0.5mg斑蝥酸鈉)的聯合用藥組臨床療效遠遠大于單純化療組,且體重增加發生率、生存質量提高率明顯高于單純化療組;聯合用藥組的白細胞下降率明顯低于單純化療組,療效評價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純化療組[7]。
3.3 延長患者生存期有學者[8]將老年腫瘤患者分為兩組,分別給予單純化療和艾迪注射液聯合化療的方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單純化療組的進展率為25.0%,有效率為 33.3%;而艾迪聯合化療組進展率為5.6%,有效率達到44.4%,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艾迪聯合化療組患者治療前后的CD4/CD8、CD8、CD4、CD3等因素均無較為明顯的差異,而單純化療組卻變化較大,治療后這些因素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這充分表明艾迪對患者的免疫力有保護作用。
[1] 苑艷娟,王智森,劉亞嫻.活血化瘀藥物在治療惡性腫瘤過程中的應用[J].建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8,10(6):26-27.
[2] Donati MB.Cancer and thrombosis;from phlegmasia alba dolens to transgenic mice romb Haemost,1995,4:278-281.
[3] 黃光武,謝成熹,鄺國乾,等.水蛭等活血化瘀中藥與放療聯合治療晚期鼻咽癌41例[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23(10):777-778.
[4] 李志剛,張莉,孫靜宜,等.愛迪注射液配合化療治療老年惡性腫瘤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3,23(2):97-98.
[5] 張飛萍,付曉野,王暢,等.免疫抑制酸性蛋白在腫瘤檢測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綜合臨床,2000(5):73-73.
[6] 楊振江.活血化瘀對腫瘤轉移影響的研究概況[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2,22(4):66-69.
[7] 陳銳深,曹洋.艾易舒注射液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5,10(14):392-394,398.
[8] 于淑珍.活血化瘀藥在治療惡性腫瘤中的思考[J].遼寧中醫雜志,2005(6):536-536.
R273
A
1673-5846(2014)05-0104-02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內科1病區,青海西寧 8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