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慧麗
突破邊界 共同發展
文/王慧麗
中國是當下世界經濟增長的活力中心。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精簡行政審批的步伐正在加快,這給了檢驗檢測認證行業極大的想象空間。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中國的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將迎來更為開放包容的競爭格局和良性發展的道路。瑞士通用公證行(SGS)中國區總裁申屠獻忠認為:第三方檢測行業要突破對行業的傳統認識,突破對自身狀態的滿足,強化創新,加強合作,共同把市場做大。只有這樣,中國的第三方檢測市場才能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飛躍。
李克強總理在主持新一屆國務院常務會議時表示,將大幅減少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真正向市場放權,發揮社會力量作用,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政府釋放的良性信號,對第三方檢測認證行業而言,無疑是又一發展良機。第三方檢測認證企業應借政府精簡行政審批、加大向社會機構服務外包之機,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與網絡,尤其是承接為政府服務的能力。近幾年來,SGS在食品安全方面積極開展與食安辦和工商等部門的合作。早在2007年,SGS就與上海政府合作建立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服務平臺。該平臺在次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在公布和處理奶液檢測結果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SGS在第一時間研發出來的檢測方案迅速幫助奶液企業走出信譽危機。
以拓展服務迎合更多發展機遇,正逐漸進入檢驗檢測認證企業的戰略規劃之中。對于大型檢測集團而言,正通過充分論證內部分工協作效率,努力實現架構再造或多元化投資來不斷完善產品線范圍。對于中小型或專業化檢測公司而言,在自身核心競爭優勢的基礎上,適當外延服務類型或產品線,不失為良方。
同時,從以單個的服務類型著眼設計架構,向以行業供應鏈上下游為基礎設計架構轉變,將是第三方服務機構的變革方向。以食品服務為例,一些第三方檢測機構近年來完成了從針對食品本身的安全測試整合延伸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全供應鏈管理。也有機構將石化和礦產品的成品檢驗延伸到對上游市場的服務(如油氣勘探階段的測試和咨詢)。縱向發展,也許可以成第三方檢測機構未來發展的發展方向,重輕資產并行的模式,也可以讓第三方機構服務行業的深度大大提升,也會為幫助客戶業務拓展提供更加專業的力量。
此外,在觸網時代,利用新技術來深度創新服務的類型、模式和流程,也將是第三方服務機構的突破口。適應網絡時代的創新,帶來的不僅僅是效率的提升,更可能是新的服務甚至是現有模糊模式的革命。自2011年起,SGS相繼和淘寶、京東、騰訊等電商平臺合作,覆蓋紡織服裝、鞋包、化妝品、輕工等多個類目,切實提高了商家對于品控的認識,協助提升賣家的優質服務,成績斐然。
中國企業全球化和中國資本海外投資腳步的加速,使得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企業不僅僅只思考中國市場,還要放眼世界,考量更多來自進出口多元化、貿易增量、全球化采購、海外合作、越洋并購等帶來的種種機會。
專業化是現代企業發展的趨勢。作為企業內部自主測試的第二方檢測正逐漸向第三方外包轉移,其主要原因是企業更看重具有中立性、高效率、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第三方專業服務。這將會幫助企業帶來更全面的品質診斷、降低研發風險、優化成本、提高效能。現今不少企業已將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實驗室作為其研發中心之一,通過與機構專家依據國際先進標準和尖端技術開展研發,既提高了研發的成功率,又依靠機構實驗室設備的高效分析使研發成本大大降低。
13 000名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專業人員將以高效行動力和對誠信的堅守,向企業客戶提供全球規模化的高精尖服務,為中國企業走向各個領域的市場創造先機。
(作者單位: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