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健玲 劉經輝 賀 蘭 李 尉 簡秋生 陳林初
信息化系統在醫院感染監測中的應用
盛健玲 劉經輝 賀 蘭 李 尉 簡秋生 陳林初
醫院感染;監測;信息化系統
我院于2004年開始應用信息化手段對醫院感染監測進行管理。2004年以前,上報資料均是手工統計匯總,不僅要耗去大量的工作日,而且數據容易出錯,對工作效率和發展醫院感染監測質量帶來了重要的影響。隨著計算機的研究和發展,醫院病案管理系統與醫院感染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數據共享,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1.1 監測感染病例
1.1.1 所有醫院感染病例的項目應用代碼和數字完成數據的錄入,只需要通過鼠標點擊進入,在簡捷的情況下完成操作。通過病原學檢查、醫院感染狀況、藥敏結果、風險因素將感染條目表內容分為4個方面。根據《國際疾病分類ICD-9碼》標準設計,疾病診斷輸入為3個診斷。感染部位分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胸膜腔、泌尿道、胃腸道、表淺切口、深部切口、皮膚與軟組織、血液、其他等十幾類[1]。風險因素包括動靜脈插管、尿路插管、免疫抑制劑、化療或放療、激素、呼吸機等,通過風險因素監測能夠迅速發現情況,可提供有效的信息進行控制措施。醫院感染計算機管理系統和醫院病案管理系統對接端口,需要輸入每個月病案管理系統的信息才能輸入每個月出院的人數,醫院科室、常見疾病、疾病分類、部門這4部分的數據,每個月將可自動生成。
1.1.2 統計報告與數據查詢定好時間范圍后,依據編號、名稱、患者編號、部門查詢、所有的數據依據醫院的范圍或部門統計數據均可在任何時間段進行統計,對6大類進行統計,即抗生素和病原體、感染部分和病原體、感染部位和部門、感染部分和常見疾病、疾病和感染點、侵入性操作和部門。依據設置的時間段統計報表,便捷的統計好月、季、年度報告。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方法從以往的回顧性調查逐步過度到前瞻性調查。
1.2 監測環境物品 項目監測結果的條目,月度監測包括無菌物品、空氣、消毒液、醫務人員、物表等,每個部門可采用自動合格率系統自動進行統計。有效掌握部分消毒滅菌效果、環境衛生等,基礎部門對所有的受試者提供消毒措施進行審查。
1.3 監測細菌藥敏 微生物實驗室收集標本錄入陽性結果和各項檢測結果,可搜集統計任意時間段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狀況,詳細了解醫院每個部門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狀況,預測細菌耐藥性情況與趨勢。定期總結與反饋,為臨床經驗用藥與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打好基礎,節約資金,避免盲目投資。
1.4 監測手術感染 錄入手術名稱、主刀醫生、手術性質、麻醉、主刀部門、切口分類等項目后,可以顯示任何時間部門感染人數、感染部位、手術的數量和主刀醫生或手術科室感染率與調整感染率。開展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醫院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率調查,監測調查是降低切口感染率和提高醫療水平最有效的途徑。
1.5 監測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感染 錄入呼吸機相關的肺部感染,ICU患者等級,了解ICU感染病例中,ICU感染病例,患者在ICU的日志,動靜脈插管血液感染,患者每月感染率,調正日感染率,泌尿道插管相關的尿路感染。了解ICU危險因素和醫院感染率,采取有效地措施,可防止醫院ICU患者出現感染。
1.6 打印和上報 經過統計與分析、自動匯總,系統能夠實時打印各種報表的內容,而且能夠與歷史數據進行對比,構成所需要的餅圖、直方圖、線形圖,圖文并茂,美觀,清晰。
多年的實踐證實,應用計算機管理醫院感染監測數據和資料,具有廣泛、簡單和靈活的操作,數據統計,信息反饋快速、準確快速地查詢信息、科學和標準化管理、打印方便、直觀、監測范圍廣泛的優點。使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從繁瑣的統計匯總工作中解脫出來,節約更多的時間深入臨床進行指導。
1.7 系統維護 ①科室代碼維護。②為了避免電腦故障問題導致數據庫損壞,可以通過軟盤或硬盤對數據備份數據庫的資料進行備份。③為了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以及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須在系統出現問題或數據丟失后,可以在任何時間進行數據恢復,以免造成損失。
2.1 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方法從以往的回顧性調查逐步過度到前瞻性調查,前瞻性調查的感染病例不能及時得到出院日期,醫院感染病例監測計算機管理系統的錄入界面中若出院日期是空白,系統就不能對錄入資料進行保存。
2.2 醫院感染病例監測自動生成的6大類統計報表只能打印,不能以文件形式導出,不便于網絡上報信息資料。
2.3 細菌藥敏監測中缺少耐藥類別一欄。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廣譜抗生素廣泛應用是引起耐藥菌株產生的重要原因。加強特殊耐藥菌株的監測,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PPSP(耐青梅的肺炎鏈球菌)、CRPA(耐頭孢他啶的銅綠假單胞菌)、VRE(耐萬古霉素的腸球菌)ESBL(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
2.4 ICU目標監測自動生成缺少各種導管使用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數。
2.5 系統自動生成的報表只能打印,上報資料只能以備份或軟硬盤保存,但不能以文件形式導出,不便在內網共享。
計算機已廣泛地運用到了各行各業,成為信息處理的重要工具。有醫院感染管理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管理工作人員的艱辛奮斗,醫院感染監控計算機管理將完善管理制度和繼續改進,提供前瞻性和更準確性的功能[2]。實踐證明,醫院感染監控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應用,廣泛的監控范圍,快速的反饋信息,操作廣泛、簡單、靈活,資料查詢準確、管理科學與標準、精確的數據統計、方便打印等優點,及時預測細菌耐藥性狀況和流行趨勢和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3]。快速地查詢問題,有目的地進行前瞻性目標監測工作,系統控制措施,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發生。醫院感染專職人員也擺脫了大量復雜的數據匯總、分類、統計分析,提高醫院感染管理水平,提高醫院感染監測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醫院感染監測計算機管理的應用,是目前提高醫院感染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4]。
[1] 徐秀華,吳安華,任南.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的發展與現階段任務[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0,10(9):126-127.
[2] 肖秀紅,徐鳳琴,陳麗容.外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7,22(3):137-138.
[3] 戚小敏,史利克,趙桂榮,等.醫院感染監測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實現[J].醫療設備信息,2004,31(10):211-212.
[4] 李宏,陳立新,楊穎,等.2006—2009年醫院感染監測效果分析與評價[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23(10):128-130.
R197.3
A
1673-5846(2014)06-0191-02
江西新余鋼鐵中心醫院新鋼中心醫院,江西新余 33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