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憑單放貨要求對記名提單的直接適用性

2014-02-04 15:29:05董金鑫
中國海商法研究 2014年4期
關鍵詞:規范法律

董金鑫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文學院,山東 青島 266580)

記名提單無單放貨糾紛在中國海事訴訟當中較為常見,尤其表現為承運人在未獲得正本提單的情形下向該記名提單載明的收貨人放貨。該問題的法律適用一度引起理論界的熱議。此類案件審理的難點不在于案情的復雜,而是如何看待中國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的性質。如果將之視為直接適用的法*此類規范還被稱為超越一切的制定法(overriding statutes)、自我限定的規則(self-limited rule)、公序法(lois de police)、干預規范(eingriffsnormen)、專屬規范(exclusivnormen)。,則可以優于提單當事人選擇的外國法或在沒有選擇時根據最密切聯系指引的外國準據法。20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簡稱《法律適用法》)第4條首次設置了直接適用的法制度*《法律適用法》第4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對涉外民事關系有強制性規定的,直接適用該強制性規定。,使得這一命題更具有實踐價值,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簡稱《海商法》)對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的要求是否構成《法律適用法》下的直接適用的法。著眼于司法實踐對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能否直接適用的爭議,筆者從實體法、沖突法以及比較法層面探討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的直接適用性質,希望對該問題的解決有所助益。

一、司法實踐關于憑單放貨要求能否直接適用于記名提單的爭議

(一)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構成直接適用的法的司法實踐

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是否構成無須沖突規范指引的直接適用的法在中國司法實踐中存在著爭議。早在《法律適用法》頒布之前,就有判決認為憑單放貨要求構成直接適用的法。在江蘇省紡織品進出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華夏貨運有限公司無單放貨糾紛案*參見上海海事法院(2003)滬海法商初字第299號民事判決書。中,二審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提單背面條款所載明的《1936年美國海上貨物運輸法》及其指向的美國提單法中關于記名提單可以無單放貨的規定*《1936年美國海上貨物運輸法》沒有規定記名提單,而其指向的《1916年美國聯邦提單法》即1994年修訂后的《美國法典》第四十九卷第八百零一章第80 110條第2款規定承運人可以向記名提單(不可轉讓提單)所載明的收貨人無單放貨。,違反了《海商法》第四章第44條和第71條的強制性規定,故提單的法律選擇條款無效。此種能夠導致當事人選擇法律無效的強制性規定即構成直接適用的法。

(二)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不構成直接適用的法的司法實踐

在類似的案件中,法院卻肯定此種爭議的當事人選擇的或根據最密切聯系原則指引的外國法的適用。如在美國總統輪船公司與菲達電器廠、菲利公司、長城公司無單放貨糾紛再審案*參見最高人民法院(1998)交提字第3號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最終認可了提單首要條款規定的《1936年美國海上貨物運輸法》及其指引的美國提單法的效力;在江蘇輕工訴江蘇環球、美國博聯公司無單放貨案*參見武漢海事法院(1999)武海法寧商字第80號民事判決書。中,武漢海事法院認為,鑒于提單的首要條款約定的《1936年美國海上貨物運輸法》對正本提單無單放貨沒有規定,故此應該依照最密切聯系原則確定準據法。最密切聯系應考慮與案件的特定爭議有關的連結因素。本案的爭議在于承運人交貨行為引發的法律后果,而交貨行為直接受交貨行為地法律約束,故交貨地(美國)而非簽訂地或始發地(中國)與該問題存在實質性聯系。武漢海事法院根據《美國統一商法典》第7-303條第1款c項的規定*除非提單另有規定,承運人在接到不可流通提單的收貨人的指示后,只要發貨人未有相反指示,且貨物已到達提單所注明的目的地或收貨人已占有提單,可以依指示將貨物交付非提單注明的人、目的地或以其他方式處置貨物。,免除了承運人因無正本提單向記名收貨人放貨的責任。

(三)該問題在《法律適用法》生效后的狀況

上述案件的共同點在于,法院認為無單放貨糾紛應定性為合同糾紛,從而根據一般的沖突規范尋找合同準據法,特別承認提單條款對外國法的選擇。然而不同的案件結果卻是因為中國的憑單放貨要求是否能替代允許記名提單無單放貨的外國準據法特別是美國法的規定。就各地的做法而言,至少上海法院長期堅持作為強制性規定的中國法中關于記名提單的憑單放貨要求應當直接適用*參見上海海事法院(2009)滬海法商初字第932號民事判決書。。由于《法律適用法》生效時間尚短,尚無判決表證明司法機關在審判實踐中的態度發生何種改變。不過,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傾向于認為《海商法》第四章的內容不屬于《法律適用法》第4條下的可直接適用的強制性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海上貨物運輸合同適用的法律。[1]無論此種看法是否正確,對各地法院能否產生約束,都存在說理不充分的缺陷。

二、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的實體法分析

任意規范不構成一國基本政策的表達,沒有理由認為可優先于準據法而適用。[2]故直接適用的法必須首先是不為當事人排除的國內意義的強制規范。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是否構成強制規范必須從實體法的角度尋求答案。

(一)現行法對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的規定

關于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首先可以從《海商法》“提單定義”中推導。仿效《漢堡規則》第1條第7款,《海商法》第71條規定,提單,是指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經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裝船,以及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單證。提單中載明的向記名人交付貨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貨物,或者向提單持有人交付貨物的條款,構成承運人據以交付貨物的保證。而《海商法》第44條第1款規定,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作為合同憑證的提單或者其他運輸單證中的條款,違反本章規定的,無效。似乎可以認為這一要求是強制性的,不得通過合同條款排除。

就此問題,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簡稱《規定》)第1條,無單放貨下的提單情形包括記名提單、指示提單和不記名提單三種形式,從而明確記名提單同樣需要憑單放貨。不過,記名提單在中國法下不可轉讓*與《1916年美國聯邦提單法》不同,根據《海商法》第79條,即使記名提單未注明不可轉讓,也不得轉讓。,不能流通,無須像空白提單或指示提單那樣對提單持有人的信賴利益進行保護。此時提單所表彰的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屬于第三人利益合同,除了作為當事人的承運人和托運人之外,還存在收貨人這一關系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簡稱《合同法》)第十七章第三節貨運合同的規定類似,記名提單下收貨人的權利地位為托運人和承運人締結的運輸合同所賦予,在交付之前自然可以為當事人撤銷或解除。[3]故《規定》第9條認為,承運人按照記名提單托運人的要求中止運輸、返還貨物、變更到達地或者將貨物交給其他收貨人,持有記名提單的收貨人要求承運人承擔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含義的正確解釋

在記名提單的情形下,承運人按照托運人的指示可以向持有正本提單的收貨人之外的人放貨,構成憑單放貨的例外。然而《規定》沒有對承運人對記名提單的收貨人無單放貨的情形作出特別規定,這能否說明承運人在此時無一例外地要承擔責任?由于記名提單無須考慮維護托運人、承運人和記名收貨人之外的人的利益。如前所述,此時記名收貨人的權利純粹是托運人和承運人約定的結果,當事人可以變更。能否向記名提單的收貨人無單放貨,僅僅與托運人和承運人的利益相關。

合同法的規定主要為了補充當事人意思表示的不足,故多為任意性規范。設置強制性規定無非出于以下目的:維護社會的公共秩序,保護與合同相關第三人的利益,平衡合同當事人的權益。從海上貨物運輸的實踐看,格式合同的廣泛運用導致了承運人締約地位的強勢。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即使是強制的,也僅僅在于平衡托運人和承運人的利益,即給予弱勢一方的托運人以特別保護。在托運人明確許可的情況下,即提單背后條款列明,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可以由其預先處分,以實現海上貨物運輸流程的快捷、高效。不應該將當事人另行選擇法律當中的許可條款視為托運人對記名提單無單放貨的明確認可。《海商法》第44條的約定無效僅僅針對當事人實體法層面的約定,并不具有沖突法價值。同樣,托運人預先處分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的例外情形,也不應包括外國準據法當中的許可規定。

由此,《海商法》第71條在實體法下的正確解釋應該是,承運人不得向記名提單的收貨人無單放貨,但托運人明確許可的除外。此類規范不同于任意性規范,在學理上被稱為補充性處置性規范,即首先提出了行為人不得違反的強制性規范,然后指出除非行為人另有約定,此時只有行為人排除才不適用法律規定。[4]因此,第71條雖然存在例外規定,但仍具有部分強制性。從中可以看出其具有保護托運人利益的傾向,不同于純粹由當事人自由選擇的情形。這使得進一步探討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的直接適用性成為可能。

三、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與直接適用的法的判斷標準

直接適用的法,是指維護一國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等領域的重大公共利益,無須多邊沖突規范的指引,直接適用于國際民商事案件的實體強制性規范。[5]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雖然構成國內意義的強制規范,但在沖突法層面直接適用還要看直接適用的法的判斷標準。綜合2008年歐盟《羅馬條例I》*《羅馬條例I》第9條第1款規定:“超越一切的強制性條款是指對一國維護該國的公共利益,尤其是維護其政治、社會和經濟組織的利益,至關重要而必須遵守的強制性條款,以至于對屬于其適用范圍的所有情況,不論根據本條例指引的合同準據法為何都必須適用。”以及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簡稱《〈法律適用法〉解釋(一)》)*《〈法律適用法〉解釋(一)》第1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不能通過約定排除適用、無需通過沖突規范指引而直接適用于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為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條規定的強制性規定:(一)涉及勞動者權益保護的;(二)涉及食品或公共衛生安全的;(三)涉及環境安全的;(四)涉及外匯管制等金融安全的;(五)涉及反壟斷、反傾銷的;(六)應當認定為強制性規定的其他情形。”的規定,直接適用的法需要滿足沖突法和實體法兩重要求,即同時符合超越標準(overriding criterion)和公益標準(public interest criterion)。[6]

(一)超越標準

超越標準是指規范的適用與否由自身決定。該標準能直接反映直接適用的法的性質。有觀點認為無須沖突規范指引是由于規范自身包含單邊沖突規范。[7]如此一來,直接適用的法也需要沖突規范的指引。這是一種機械的看法。薩維尼式的選法體系建立在對法律關系系統分類的基礎上,用以確定一類規則的適用,即使單邊沖突規范也采取立法演繹的方式;而直接適用的法是從具體規范出發,根據其意圖確立適用范圍,需要司法的歸納。

從裁判的角度來看,超越標準對強制規范或所在法律文件就適用范圍規定的用語進行審查。用語分析是判斷規范性質的常用方式。如果從文義上確切無誤地得出強制規范具有超越沖突規范適用的地位,即構成直接適用的法。這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明確規定不顧當事人的選法或合同準據法而適用。如《1996年英國雇傭權利法》第204條“雇傭準據法”第1款規定:“為本法之目的,適用于雇傭的法律是否是英國或英國某一區域的法律無關緊要”;又如《1976年聯邦德國標準條款法》第12條第2項規定:“當合同適用外國法時,如果一方當事人于締約時在本法有效的區域內擁有住所、經常居所或作出接受的承諾,本法仍應適用”;二是制定單獨的適用范圍條款或強制規范自身表述該法的適用范圍,但并未說明同沖突規范的關系。如《1977年蘇格蘭婚姻法令》第1條第1款關于不滿16周歲的蘇格蘭居民不得結婚的規定,就采用了“居民”這一屬人聯系表示其國際強制性。但此種情形畢竟沒有明確不顧沖突規范的指引,必要時仍需要結合規范的目的、意圖加以判斷。《〈法律適用法〉解釋(一)》也采用超越標準,認為“當事人不能通過約定排除適用、無需通過沖突規范指引而直接適用于涉外民事關系……”。

就超越標準在海商法領域的表現,法國1966年6月18日頒布的《有關租船和海上運輸的法律》第16條第1款規定:“本章適用于裝運港或目的港為法國港口的運輸。這被認為是可直接適用的法國公序法的重要表現。”[8]《1936年美國海上貨物運輸法》第13條規定:“本法應適用于啟運港和目的港為美國港口的任何海上貨物運輸合同。該法的適用同樣無須沖突規范的指引。”《海商法》第2條規定:“本法所稱海上運輸,是指海上貨物運輸和海上旅客運輸,包括海江之間、江海之間的直達運輸。本法第四章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規定,不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之間的海上貨物運輸。”從形式上,《海商法》對海上貨物運輸合同規定的適用范圍與通行的國際做法不同。第2條僅僅針對中國港口和外國港口之間以及外國港口之間的運輸,而非國內海上運輸,并未強調其必須適用于裝運港或目的港在中國的所有海上貨物運輸。退一步講,即使《海商法》存在適用范圍的規定,也不能表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規定構成直接適用的法。因為此類條款往往構成立法對適用范圍的自我限定,沒有考慮與沖突規范的關系。因此就超越標準而言,中國憑單放貨要求并無構成直接適用的法的充分依據。

(二)公益標準

公益標準作為實體法上的標準,根據《羅馬條例I》,是指直接適用的法應對保護其所屬國諸如政治、社會或經濟運行之類的公共利益至關重要。維護公共利益的要求在學理上一直作為直接適用的法的判斷標準。如梅耶認為,公序法不僅關乎公共政策,而是反映如此重要的公共政策,以至于它們必須適用;[9]哈特雷認為,狹義強制規范必須能實現其所隸屬法律體系中特別重要的具體目標,即通常出于政治、經濟或社會目標。[10]受《羅馬條例I》的影響,《〈法律適用法〉解釋(一)》第10條也確立了公益標準,即必須“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公共利益”,從而順應了沖突法立法的潮流。

公益標準存在一定的模糊之處。那些能夠強烈地體現出國家干預經濟活動意圖的諸如外匯管制、外貿管制、反壟斷等公法強制規范,無疑構成直接適用的法。而維護弱勢群體利益的保護性強制規范能否直接適用存在爭議。[11]對此,作為條例前身的1980年《羅馬公約》沒有給予明確答復,歐盟法院也未加以解釋,締約國的做法大相徑庭。法國法院通常將保護弱者利益的規定視為直接適用的法,而德國法院則更嚴格地解釋公益標準。[12]《羅馬條例I》第9條第1款雖然予以定義,但問題并未解決。從表面上看,至關重要公益的規定更接近德國的做法,但公益和私益本身沒有明確的界限,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國家利益。為弱勢群體制定的法律帶有一定的公益考量,且有利于競爭秩序的形成。故成員國的傳統司法實踐仍大致得以延續。

首先,《〈法律適用法〉解釋(一)》第10條明確列舉了勞動者保護,故可認為中國傾向于將保護性強制規范納入直接適用的法的范疇。然而旨在保護托運人的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卻很難構成直接適用的法。即使將保護消費者、勞動者之類的強制規范視為直接適用的法的范疇,主要針對法人而非自然人的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也不可與之同日而語。更何況各國并未就此種保護達成共識,實踐中的做法十分混亂。[13]其次,《〈法律適用法〉解釋(一)》第10條將《法律適用法》第4條下的強制性規定限于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從而與公法進入私法渠道的《合同法》第52條第5項中的強制性規定的位階一致。這說明直接適用的法主要是那些能作用于合同效力的“效力性強制規定”*該概念參見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4條。,重大公益需要絕對排除當事人的意愿而給予整個合同以否定評價。而《海商法》第44條第1款雖然認為違反本章規定的條款無效,但特別強調此類條款的無效不影響合同其他條款的效力。另外從沖突法的角度,與《羅馬條例I》第6條第2款和第8條第1款明確規定當事人的法律選擇不得剝奪消費者慣常居所地國和受雇者依照沒有選擇時應適用的法律中的強制規范的保護不同,《羅馬條例I》第5條第1款仍肯定了貨物運輸合同的當事人具有選擇準據法的自由。這一切無不反映該要求難以構成一國重大公益。

除此之外,中國臺灣地區的“海商法”第77條*載貨證券之裝載港或卸貨港為臺灣港口者,載貨證券之法律關系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所定應適用法律。但依本法臺灣收貨人或托運人保護較優者,應適用本法之規定。獨具特色——在允許提單當事人選擇準據法的同時,賦予“海商法”保護本地收貨人或托運人的強制規范的效力。但這不屬于筆者討論的范圍。臺灣地區“民法典”第628條規定,除非有禁止背書的記載,否則記名提單仍可背書轉讓。故記名提單在臺灣地區的司法實踐中須憑單放貨的原因在于此類提單具有流通性;而根據《1916年美國聯邦提單法》的規定,可向收貨人無單放貨的記名提單必須注明“不可轉讓”字樣。由此臺灣地區的規定和美國法不存在明顯的沖突,無直接適用的需要。

四、來自比較法的啟示——承運人賠償責任限制條款的直接適用

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能否直接適用,除了從實體法層面和直接適用的法的一般理論出發,還可以從比較法的實踐中尋求答案。目前此類爭議主要集中于承運人賠償責任限制條款能否排除當事人另行選擇法律的規定而直接適用。

(一)The Hollandia案

在TheHollandia案*參見The Hollandia,[1983] 1 AC 565 HL。中,原告托運人和被告承運人簽訂一份從英國運至荷屬西印度群島的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約定適用荷蘭法。貨物在運輸途中受到的損失高于荷蘭法規定的承運人的責任限額,原告就此在英國提起訴訟。與荷蘭適用《海牙規則》不同,這時英國已經是《海牙—維斯比規則》的締約國。合同的責任限制條款根據實施《海牙—維斯比規則》的《1971年英國海上貨物運輸法》第8條的規定無效,而根據《海牙規則》則有效。同時,本案滿足該法第5條關于適用所有啟運自英國港口的海上運輸的條件。英國上議院認為《1971年英國海上貨物運輸法》應當直接適用,當事人選擇另一國法的適用有損《海牙—維斯比規則》的效力。

關于該案的判決結果,英國著名國際私法學者莫里斯和曼恩曾發生激烈的爭執。[14]本質上,《1971年英國海上貨物運輸法》在該案的適用,并非是法院認定該法構成國際私法層面的直接適用的法。條約為統一法之目的,專設條文加以規定其適用范圍,不受沖突規范的影響。無論是通過轉化還是納入的方式,締約國都要善意履行國際義務。[15]因此,英國法院不顧當事人的選法適用《1971年英國海上貨物運輸法》,與其他締約國優先適用《海牙—維斯比規則》類似,屬于統一實體規范作用的范疇。至于此類強制性規則的目的、宗旨是否對一國的公共利益至關重要,存在未知之數。

(二)Van Nievelt, Goudriaan and Co’s Stoomvaartmij NV v. NV Hollandsche Assurantie Societeit案

VanNievelt,GoudriaanandCo’sStoomvaartmijNVv.NVHollandscheAssurantieSocieteit案*《羅馬條例I》第9條第1款規定:“超越一切的強制性條款是指對一國維護該國的公共利益,尤其是維護其政治、社會和經濟組織的利益,至關重要而必須遵守的強制性條款,以至于對屬于其適用范圍的所有情況,不論根據本條例指引的合同準據法為何都必須適用。”參見Van Nievelt, Goudriaan & Co’s Stoomvaartmij N. V. v. N. V. Hollandsche Assurantie Societieit,Hoge Raad 13. 5. 1966。涉及將一批馬鈴薯從比利時安特衛普港運至巴西里約熱內盧港的海上運輸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承運人無須就貨物運輸途中發生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并適用荷蘭法。后來因故發生貨損,托運人的保險人在荷蘭對承運人提起訴訟。本案的爭議在于法律適用問題。由于比利時在案件發生時加入了《海牙規則》,并通過《比利時商法典》予以實施,而且《海牙規則》適用于起運港在締約國的海上運輸所簽發的提單,本案的提單在比利時安特衛普港簽發,故損害賠償問題適用《海牙規則》的規定。在本案合同訂立時,荷蘭尚未加入《海牙規則》,當事人選擇的荷蘭法不包括公約對承運人責任限制的規定。

荷蘭最高法院認為,國際合同的當事人原則上可以選擇準據法,甚至可以排除包括強制規范在內的合同本應適用的法律,只要這樣做不違反荷蘭的強行法以及不允許法律選擇的沖突規范即可。但就本案討論的合同而言,如果其他國家對在其領土外遵循特定強制規范擁有如此重要的利益以至于荷蘭法院必須考慮,則法院應予以適用。比利時法雖然構成沒有選擇時應適用的法律,但不能體現比利時的重大利益,不具有優于當事人選擇的荷蘭法的性質。故荷蘭最高法院更強調規范的重大利益屬性,即并非所有的強制規范都具有潛在的直接適用資格,有關海上承運人強制責任的規定不滿足重大利益的要求,無法排除當事人選擇的法律而直接適用。

(三)評價

TheHollandia案看似構成海上貨物運輸法當中的強制規范特別是承運人責任限制條款直接適用的依據,但實質上僅僅是條約在締約國強制適用的結果。首先,《1971年英國海上貨物運輸法》第1條第2款明確規定《海牙—維斯比規則》的條款具有法律的效力。其次,根據《海牙—維斯比規則》第10條對適用范圍的規定,當提單在某一締約國簽發或起運港位于締約國,公約必須適用。二者都說明該法不受當事人意思的影響。審理VanNievelt,GoudriaanandCo’sStoomvaartmijNVv.NVHollandscheAssurantieSocieteit案的荷蘭法院探討國際私法層面的外國直接適用的法,這是有史以來司法實踐首次明確賦予外國強制規范以直接適用的資格。該案最終以此類海事強制規范的公益性質不足為由拒絕適用。故雖然作為起草《羅馬公約》工作組成員評述的《〈羅馬公約〉報告》認為直接適用的法包括有關運輸的強制規范,[16]但至少就保護托運人利益的記名提單的憑單放貨要求而言,此種見解在比較法上難以獲得支持。

五、結語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首先,中國記名提單下的憑單放貨要求在實體法層面只具有部分強制性。雖然原則上須憑單放貨,但在托運人許可的情況下,承運人可以向記名收貨人無單放貨。這只能以明示的方式為之,而不包括當事人選擇外國準據法當中存在許可規范的情形;其次,出于保護托運人利益的考慮,該要求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但在沖突法層面并不滿足直接適用的法通行的判斷標準,既沒有明確規定其必須適用,也不能反映國家的重大公益;最后,在比較法層面,雖然有觀點支持直接適用承運人賠償責任限制條款的判決,但這更多的是締約國實施統一提單條約的結果,而且司法實踐傾向于否定外國的承運人賠償責任限制條款構成直接適用的法。總之,記名提單的憑單放貨要求不宜視為中國的直接適用的法,當事人選擇美國法等域外法的效力在原則上應該予以承認。

為了防止記名提單下無單放貨法律適用爭議的發生,對托運人而言,在收回貨款存在風險時,應謹慎選用記名提單。如需要簽發記名提單且希望憑單放貨,應效仿《鹿特丹規則》第46條在提單正面特別注明;[17]對承運人而言,宜在提單背面規定,除非托運人另有指示,否則簽發記名提單的承運人可以在目的港驗證記名提單收貨人的身份后無單放貨。根據上述分析,這與美國法的規定相一致,同時也不違反《海商法》第71條保護托運人的法律意圖。承認該條款的合法效力既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愿,又能夠達到公正的結果,可避免司法實踐中對提單準據法的確立所發生的爭議。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劉貴祥.在全國海事審判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EB/OL].(2012-12-26)[2014-07-02].http://www.court.gov.cn/spyw/mssp/201212/t20121226_181432.htm.

LIU Gui-xiang.Summary speech at the working conference on national maritime trial[EB/OL].(2012-12-26)[2014-07-02].http://www.court.gov.cn/spyw/mssp/201212/t20121226_181432.htm.(in Chinese)

[2]BONOMI A.Mandatory rules i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the quest for uniformity of decisions in a global environment[J].Yearbook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1999(1):223.

[3]吳文嬪.第三人利益合同原理與制度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45-150.

WU Wen-pin.On the theory and regime of third party beneficiary contract[M].Beijing:Law Press,2009:145-150.(in Chinese)

[4]許中緣.論任意性規范——一種比較法的視角[J].政治與法律,2008(11):64.

XU Zhong-yuan.On the default rul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J].Politics and Law,2008(11):64. (in Chinese)

[5]肖永平,龍威狄.論中國國際私法中的強制性規范[J].中國社會科學,2012(10):107.

XIAO Yong-ping,LONG Wei-di.On the internationally mandatory rules in th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China[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2(10):107.(in Chinese)

[6]KUNDA I.Defining internationally mandatory rules in European contract conflict of laws[J].Zeitschrift für das Privatrecht der Europ ischen Union,2007(5):210-222.

[8]QTAISHAT K S.Le role de l'ordre public et des lois de police dans l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privee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0(2):11.

QTAISHAT K S.The role of public order and the rules of immediate appl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private rel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2010(2):11.(in French)

[9]MAYER P.Mandatory rules of law i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J].Arbitration International,1986(4):275.

[10]HARTLEY T C.Mandatory rules in international contracts:the common law approach[J].Courses of the Hagu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1997(266):345-346.

[11]VISCHER F.General cours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J].Courses of the Hagu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Law,1992(232):158-159.

[12]PLENDER R.The Europea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f obligation[M].London:Sweet & Maxwell,2009:351-353.

[13]李小年.《鹿特丹規則》對不可流通運輸單證的法律協調[J].中國海商法年刊,2010(1):42.

LI Xiao-nian.Harmonization of non-negotiable transport documents in theRotterdamRules[J].Annual of China Maritime Law,2010(1):42.(in Chinese)

[14]COLLIER J G.Conflict of laws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Hague-VisbyRules—contracting out[J].The Cambridge Law Journal,1982(2):253-255.

[15]董金鑫.論英國法上超越一切的制定法[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46.

DONG Jin-xin.On the overriding statutes in English law[J].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3(3):46.(in Chinese)

[16]GIULIANO M,LAGARDE P.Report on the convention on the law applicable to contractual obligations[EB/OL].(1980-10-31)[2014-07-02].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CELEX:31980Y1031(01):EN:HTML.

[17]王堉苓.簡評《鹿特丹規則》對無單放貨之規定[J].中國海商法年刊,2009(3):14.

WANG Yu-ling.Brief comments o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relating to releasing cargo without production of B/L under theRotterdamRules[J].Annual of China Maritime Law,2009(3):14.(in Chinese)

猜你喜歡
規范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PDCA法在除顫儀規范操作中的應用
來稿規范
來稿規范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网| 午夜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就去色综合|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日韩av资源在线|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夜夜拍夜夜爽| 亚洲h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99re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国产麻豆另类AV|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区四区|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三级毛片| 在线国产资源|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色噜噜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成人网| 亚洲成人77777|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91小视频在线| 亚洲最新在线|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a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人成在线视频| 天天色综合4|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人| 朝桐光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久久|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91福利免费视频|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精品1区2区3区|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7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洲av毛片|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国产丝袜第一页| 国产一级毛片yw|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另类视频| www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99久久精彩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