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監測設備市場份額今年有望達80%
“目前,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已形成門類品種比較齊全,布局較為合理,具有相當技術基礎和生產規模的產業體系。從產品的科技水平分析,目前絕大部分中低端產品品種基本齊全,能夠批量生產,且質量穩定。”中國儀器儀表協會副理事長吳幼華接受采訪時表示。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我國監測設備的市場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國家開始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實施方案之后,監測設備出現了較為明顯的進口替代。2012年大約80%的監測設備是進口設備,而2013年下半年,國外的監測設備的市場份額已經低于國內設備。
國產監測設備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有三大原因。一是信息安全因素,支持監測設備國產化。環境數據均是無線傳播的且監測設備逐步走向一體化模式,同時可監測到敏感信息,從信息安全角度考慮政府鼓勵監測設備國產化。
二是本土龍頭企業具有擴張的先發優勢,比如技術儲備和資金實力。環境監測的單一監測指標市場空間有限,國內龍頭在經歷了上市融資后,資金充裕,研發投入占比高,奠定了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具備擴張潛能。
三是第三方運維成國內企業競爭的藍海。向第三方運維轉型,是環境監測企業的發展趨勢,也是加大行業內分化的重要環節。
“一方面國產設備性價比高,在符合監測性能達標的前提下,國家要求按照政策將優先選用國產指定設備;另一方面大氣監測涉及到國家安全層面,因此政府采購對國產設備存在明顯的傾向性。因此未來國外和國內廠商的市場占比將此消彼長,結構將有大的調整,預計2014年國產監測設備的市場份額將會達到80%。”招商證券研究員侯鵬非常看好國產監測設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