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娜 謝 軍
35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臨床護理
吳莉娜 謝 軍
目的 探討再生障礙性貧血(AA)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5例AA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所給予的護理措施。結果 本組35例患者經過治療及護理后,20例基本治愈,9例明顯緩解,5例有所緩解,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7.1%。結論 經過積極治療AA的同時,配合系統、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患者病情控制、改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作用。
再生障礙性貧血;臨床護理;護理干預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AA)簡稱再障,是一種原因不明的原發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綜合征,其特征是骨髓造血干細胞和造血微環境受損傷[1],臨床表現為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全血細胞減少、貧血、出血、感染等[2]。治療本病的方法主要有補充雄激素、免疫抑制劑、中藥及糾正貧血、預防感染、控制出血等,均有一定效果,但療程較長、起效慢,因此給予積極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現將筆者對35例AA患者的臨床護理方法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共納入35例,均為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收治入院的AA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齡24~60歲,平均44.2歲;其中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SAA)9例,非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NSAA)26例。全部患者均經血常規、骨髓穿刺等明確診斷為AA,排除因其他嚴重急疾病引起貧血的可能。
1.2 護理措施 入院后,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分別給予飲食療法、預防感染、糾正貧血、控制出血、保護肝臟、免疫抑制和雄激素等治療;同時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
1.2.1 病情觀察 對于急性期患者,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包括神志狀態、意識、瞳孔和四大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以及感染表現、出血量和出血部位,如口腔、鼻腔等,特別要關注是否有重要臟器出血的可能;對于慢性期患者,應注意觀察是否有急性發作和進行性貧血加重的變化。定期復查血常規以了解患者貧血程度及變化。
1.2.2 一般護理 護士首先應注意環境衛生,保持病房清潔、干凈、舒適,定時通風,保證空氣新鮮,定期使用紫外線對病房消毒,維持室內濕度和溫度適中,避免噪聲污染,減少外來探視,使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時間,尤其是對于急性期的患者,臥床休息可以減少氧耗和內臟出血[3]。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不熬夜,早睡晚起,避免長時間看書看報。當季節交替或氣溫變化明顯時,注意增減衣物,防止受涼;注意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注意避免和有毒、有害的殺蟲劑、化學物質、放射性物質、染發劑等接觸。
1.2.3 飲食護理 AA患者的飲食原則是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營養均衡豐富、新鮮衛生[4]。蛋白質的攝入應以豆制品、蛋類、牛奶、家禽類和動物內臟為主;注意補充維生素,如蔬菜、水果、魚類、海藻等;告知患者注意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油炸、生冷或過熱的食物,忌煙、忌酒。
1.2.4 心理護理 由于本病病程長,需長期用藥治療,而治療藥物的不良反應較大,經濟負擔重,患者對疾病的預后缺乏足夠信心,故導致AA患者易出現一些不良的心理問題,如抑郁、焦慮、緊張、恐懼、悲觀、失望等[5]。因此護士應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積極、熱情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介紹病房環境、責任醫生和護士,幫助患者熟悉環境、轉換角色、克服陌生感,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患者心理特點,并給予安慰、關心、鼓勵和支持,耐心傾聽患者述說,對其疑問給予耐心、細致的解答,逐漸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其對醫護人員充滿信任感,以樂觀、豁達的心態面對疾病,并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另外,可以請病情控制較好的患者現身說法,有助于患者提高治療信心。
1.2.5 預防感染 感染會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現敗血癥,危及生命。因此,護士應指導患者注意保持個人衛生,做好皮膚、口腔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定期洗澡,勤換衣物;保持口腔清潔,餐后漱口,每日定時用碳酸氫鈉棉球擦拭齒齦和口腔,外出或出入公共場所應戴口罩;會陰部和肛周亦須做好清潔護理工作,可選擇高錳酸鉀溶液清洗。
1.2.6 出血護理 鼻腔出血者,應以消毒棉球填塞,或用紗布條填塞止血;口腔、齒齦出血時應給予冷鹽水漱口以止血;另外,對于出現內臟出血或顱內出血的患者,應立即通知醫生處理。
本組共35例者,經過積極的治療和系統性的護理干預后,有20例基本治愈,9例病情明顯緩解,5例病情有所緩解,1例無效,總有效率為97.1%。
綜上所述,AA患者病情較重且復雜,并發癥多,故而需要積極、有效的治療,以此同時配合護士給予系統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如病情觀察、一般護理、飲食護理、心理護理、預防感染、出血護理等,不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同時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1] 王敏,劉潔,蔡凌昱.一例再生障礙性貧血康復療養護理體會[J].中國療養醫學,2011,20(6):513-513.
[2]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578-578.
[3] 楊娟.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 32(12):2489-2489.
[4] 陳俊.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0,29(21): 162-162.
[5] 劉天珍,代章斌,鄧開琴,等.淺議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的護理干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7(3):278-278.
R473.5
A
1673-5846(2014)06-0135-02
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吉林遼源 13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