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英紅
安全管理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
靳英紅
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安全管理有重要的意義及作用,通過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實施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減少護理工作中的醫療風險,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兒住院護理的安全,減少了護患糾紛,為患兒提供良好的就醫環境。
安全管理;兒科護理;防范措施
兒科護理的工作特點是工作繁瑣、任務重、護理技術操作難度大、護理風險大。面對的患兒特點是年齡小,心理、語言、行為等發育不夠成熟,自我控制力差,治療中不主動能配合,患兒病情變化快,癥狀不典型,意外事件多[1]。所以,安全管理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尤為重要。我科將安全管理始終貫穿于患兒的護理工作中,總結了患兒護理安全的影響因素以及防范措施,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護理人員方面 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法律意識淡薄,操作技術不夠熟練,甚至違反操作規程,不認真執行各項護理制度,易發生輸錯液體、發錯藥物等差錯事故。護患溝通不到位,在使用貴重藥物和器材前未告知家屬,特殊檢查未詳細告知注意事項,各種操作前未進行解釋工作,健康教育不到位,態度生硬,語言專業化,造成患兒家屬產生不滿情緒,導致護患糾紛的發生。
1.2 患兒及家屬方面 患兒的心理、語言、行為等發育不夠成熟,對各項治療不能主動配合。家屬對病情和診治措施的認知理解程度有偏差[2];家屬未盡到監護責任,導致患兒墜床、燙傷、窒息等;家屬擅自帶患兒離院,在院外可能突發疾病或意外。
1.3 醫療環境方面 由于停電、中心供氧、中心負壓的中斷而延誤患兒治療,地面濕滑而造成患兒跌傷;病室空氣消毒不嚴而造成院內感染等。
1.4 其他方面 如藥物的不良反應,醫療設備故障、搶救藥物不到位導致延誤搶救,以及醫學科學的局限性等。
2.1 明確兒科護理安全管理職責,成立護理安全管理小組 小組定期召開護理安全管理會議,及時查找安全隱患并提出針對性地防范措施。對已發生的護理安全問題及時上報護理部,對潛在性問題要做到預見、預查、預防。不斷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管理小組的另一個職責是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對其進行護理風險意識培訓,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學會用法律武器進行自我保護。
2.2 制訂護理風險應急預案 根據兒科情況,總結影響護理安全的相關因素,制訂可能發生的各項護理風險應急預案,并裝訂成冊,人手一冊,熟練掌握。
2.3 提高兒科護理質量,加強業務學習 護士的素質和能力與護理安全有直接聯系,是確保護理安全的重要基礎。因此,要通過護理業務查房、護理知識講座、晨會接班提問、技術技能比賽等多種形式,豐富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增強其急癥、重癥搶救護理技能,使其在緊急情況下可對患兒及時準確地實施救治,以避免護理風險發生。
2.4 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嚴格落實查對制度、分級護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藥品安全管理制度等。護士若不嚴格執行這些規章制度,極有可能導致嚴重差錯事故的發生,對患兒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加強用藥安全方面的管理,兒科用藥應根據患兒年齡、體重及病情嚴格計算藥量,若護士責任心不強、計算錯誤、給藥時間不準確,就會延誤病情,出現嚴重后果。
2.5 加強護患溝通,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 兒科護患關系比較復雜,是護理人員、患兒與家屬之間的三方關系。所以,護理人員要充分處理三方關系,尊重患兒的12項合法權利,在各種操作、用藥前均需告知清楚。護理人員要學會換位思考,熱情服務,取得患兒充分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從根本上杜絕糾紛發生[3]。
2.6 做好病區管理工作 定期檢查病房設施,保證病房設施正常使用。患兒睡眠時要拉起床擋,避免其墜床。病室地面要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患兒滑倒、跌傷。還要做好病室的防火、防盜工作,防止發生火災、財物甚至是患兒丟失。
通過在兒科護理工作中實施安全管理,使兒科的護理工作得到了全面的保障,也使患兒的安全得到有效地保障,減少了護理工作中的醫療風險及護患糾紛,提高了護理質量,為患兒提供了安全的就醫環境。患兒家屬對于醫院的服務滿意程度也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與認可,在進行患兒家屬滿意度調查時,其滿意度均可達到95%以上。
[1] 周輝.淺析兒科門診護患糾紛及防范措施[J].臨床誤診誤治, 2007,20(8):92-93.
[2] 耿志杰.無陪護病區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 2010,10(6):15-16.
[3] 羅文莉.安全管理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1, 24(8):24-24.
R473.72
A
1673-5846(2014)06-0167-02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醫院,河北石家莊 05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