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原梅
現代婦幼保健院中護理管理工作的探討
劉原梅
婦幼保健院;護理管理工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其對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于婦幼保健院而言,其主要負責婦女兒童這一特殊人群的醫療健康保健工作,而護理質量的好壞會對患者的治療及康復有著直接影響,因此本文主要針對現代婦幼保健院中護理管理工作展開討論,在闡述婦幼保健院主要任務的基礎上,分析提高護理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具體而言,現代婦幼保健院的主要任務表現,首先進行接生新方法的推廣,系統性管理孕產婦,通過不斷提升產科護理質量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妊娠并發癥的發病率,從而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的死亡率,實現優生優育。積極組織防治婦女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分析發病原因,提高臨床診治的效果及治愈率;做好婦女各個生理階段的衛生保健工作,包括經期、孕產期、哺乳期及更年期、圍絕經期等。其次進行嬰幼兒系統保健管理工作,降低新生兒及嬰兒的死亡率,增強兒童體質。進行兒童常見疾病的預防及治療,分析發病原因,提高治愈率;做好嬰幼兒的教養工作,積極開展科學育兒、母乳喂養的宣傳工作等。再次,計劃生育綜合節育措施的推廣,針對育齡夫婦開展教育指導,提高節育手術質量,降低事故率,保證手術者安全及健康等。最后,其它工作,包括先進技術、臨床經驗的推廣與介紹,宣傳婦幼保健知識、計劃生育政策、優生優育知識等。
2.1 提高患者滿意度從患者入院就診環節開始,責任護士要時刻注意患者所提出的需求,盡可能做到隨叫隨到一對一服務,為患者提供更多心理、情感及生活上的幫助。為患者提供便民、利民服務,如為老弱病殘孕患者提供主動服務,增設盡可能多的服務窗口,緩解排隊擁擠現象;或延長門診時間,增設午診、夜診等特色服務等,讓患者切身感受到看病的便利性有所提高。此外,還要打造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不僅可以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對醫療護理起到輔助作用。此外,將計算機軟件技術引入到護理管理工作中來,在醫院門護網站上公開各科室護理人員的相關個人資料、技術簡介,并開辟護士講解、患者咨詢等溝通平臺,豐富護患人員的溝通渠道,消除誤解,改善醫患關系。
2.2 全面改進護理管理體系首先要對護理模式進行創新,婦幼保健院要在全院內開展“床邊工作制”護理模式,該模式強調患者生活護理、基礎護理、專業護理的有機結合,實現一體化護理。護理管理體系中實行責任制,將護理責任落實到個人,而責任護士自身也要根據患者的實際需要對其工作進行統籌安排;此外,還可針對患者進行床上洗頭或修剪指甲等周期護理。其次,對護理服務流程進行優化。護理記錄單應統一制作表格,即可減少書寫時間,又能簡化護理文書的種類,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對護理人員的排班模式進行調整,實行彈性排班制,在不影響護理質量的前提下,為護士提供更充分的休息時間。最后,建立健全護理工作管理制度,比如建立護理人員工作記錄卡,該卡的主要作用是記錄護理人員的出勤時間、工作量、工作質量、患者評價等內容,每月由護士長負責匯總整理做出評比,并留存電子檔;班組內建立績效考核制度,針對護理人員的差錯事故做好登記,并與其工資福利相結合;反之如工作表現良好、業務能力強則給予相應獎勵,并將“三基”訓練考核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針對患者進行定期問卷調查,分析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調查結果同樣要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定期組織專業培訓活動,為護理人員提供更豐富的學習渠道。
2.3 加強護理安全管理首先要對相關科室的人力資源進行合理調配,保證護理工作的有序性與高效性。在工作量大、危重患者較多的情況下,要通過靈活的排班、調班措施保證臨床一線不得出現護理人員人手不足的現象,以免由于護理不當而導致護理糾紛。其次,無論何時要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在科室引進新設備、新技術、開展新業務時,要根據專業特點展開業務授課,每季度或每年開展理論及操作技術考核活動,督促護理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綜合素質。最后,加強護理缺陷管理,以科室為單位成立護理缺陷管理小組,對科室不安全因素進行定期檢查,排除護理安全隱患;通過科學有效的缺陷控制制度,減少護理過程中各環節的事故發生率。
總之,婦幼保健院是保障婦女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機構,也是促進婦幼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堅持以保健為基礎,實現保健與臨床的有機結合,提高護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從而提高患者滿意度,充分發揮婦幼保健護理的作用出來。
[1] 朱岷,羅玉.婦幼保健中的護理社會學問題[J].職業衛生與病傷, 2011,3(9):221-222.
[2] 魏雪梅,李雪平,李鐵,等.基于雙因素理論對提高合同制護士滿意度的策略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4):67-70.
R473
A
1673-5846(2014)01-0347-02
內蒙古包頭市土黙特右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內蒙古包頭 0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