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萍 李晶超 姜宏春
淺談神經內科個體化護理方法
李曉萍 李晶超 姜宏春
目的 研究神經內科患者個體化護理方法的體會。方法 通過對5年來我院神經內科根據每例患者的疾病特點,制訂了個體化專業護理方法。通過對神經內科鼻飼、長期臥床、偏癱、康復期及合并認知及發音障礙患者的個體化護理進行研究,制訂個體化護理方式。結果 神經內科護理組結合本科的護理特點,制訂可行的護理方案,通過個體化的護理,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由7%降低至1%,護理滿意率由95%提高到99%,效果明顯。結論 在整體化護理基礎上,對疾病特點、心理特點進行研究,制訂個體化護理模式,相對于傳統護理模式有較大的突破,有效預防了并發癥。該模式更新了護理理念,提高護理質量,取得的成果可在護理專業推廣。
神經內科;個體化;護理方法
對于護理模式國內外有著嚴格的規定,隨著護理模式向人性化護理模式轉變[1]。我院神經內科護理組研究的個體化護理方案,該方案對改變目前的護理模式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1.1 鼻飼患者 鼻飼是常見的治療方式,主要針對進食及飲水嗆咳的患者,在神經內科鼻飼護理中會存在不正確的護理方式。個別患者的鼻飼管插入深度過淺,液體注入后反流可造成患者窒息及肺炎等不良后果。一次注入營養液過多或鼻飼液黏稠,可造成鼻飼管堵塞。
1.2 長期臥床患者 腦血管意外患者需長期臥床[2],常規護理可能出現方法不正確。例如護理人員協助患者翻身叩背不到位,可造成褥瘡及肺內感染。在按摩上下肢時,若方法及力度不對,易出現下肢皮膚瘀血及四肢肌肉萎縮。對于留置尿管的患者,更換尿管時無菌操作不規范,可出現尿道感染。
1.3 偏癱患者 對于偏癱患者,注意加強患側肢體護理,由于老人及超高齡老人行動遲緩[3],有個別護理人員及家屬動作粗暴,使患肢損傷或皮膚破損?;颊咴诓∈壹白呃冗M行恢復性練習時,護士未進行指導,易摔傷造成肢體骨折。
1.4 恢復期患者 腦血管疾病患者有發病的高峰期、平臺期及恢復期,在恢復期個別的護士指導患進行不當的訓練,造成患者恢復慢或恢復不良。在肢體練習時護士未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使用拐杖,若未借助拐杖恢復緩慢。
1.5 認知及發音障礙患者 神經內科患者易出現病后認知及發音障礙。個別護理人員嘲笑及摩仿其病態的聲音及行為時,可導致患者有畏懼恢復訓練的心理障礙。另外在指導恢復過程時,大聲及呵斥易導致患者護理治療失敗的情況發生。
對神經內科存在的小問題制訂相應個體化護理方法,具體如下。
2.1 鼻飼患者 鼻飼是內科常見的治療方式,對鼻飼患者進行個體化護理,鼻飼管深度應在45~55cm左右,液體注入后應調整患者體位,防止誤吸。注入營養液不能過多,否則易堵塞鼻飼管。鼻飼后需用清水沖管,防止堵塞。
2.2 長期臥床患者 腦血管意外導致長期臥床患者很常見,根據病情采取個體化護理方式。在協助翻身叩背應到位,防止造成褥瘡及肺內感染。按摩下肢時,方法及力度需正確,防止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對留置尿管的患者,應給予膀胱沖洗及更換導尿管,防止尿道感染。
2.3 偏癱患者 偏癱患者需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個體化護理,指導及活動時護理人員需極富耐心,防止患肢損傷或皮膚破損。在指導患者離床在病室及走廊進行練習時,需有專人保護,防止出現意外損傷[4]。
2.4 恢復期患者 患者腦血管意外恢復過程中,需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個體化護理。護士不能操之過急,以免患者在快速恢復期時,出現肢體功能恢復不良。在肢體練習時,需要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有效的康復性訓練。
2.5 認知及發音障礙患者 神經內科疾病的患者易出現認知及發音障礙。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個體化護理[5]。護理人員若摩仿其病態的聲音及行為,導致其產生心理障礙。需要溫柔細致的專業引導和指導,使患者認知及發音障礙得到恢復。
我院神經內科護理團隊近5年來結合本科的特點,結合患者的治療情況和護理重點制訂護理方案,并在方案實施的過程中,總結及調整護理方案,個體化的護理方法執行后,患者并發癥由7%降至1%,患者護理滿意率由95%提高到99%,效果明顯。
我院神經內科在整體化護理基礎上,通過對于每例患者的疾病特點,并結合其心理特點進行研究,制訂了個體化護理模式。相對于傳統護理方式有了較大的突破,其特點是最大限度的預防可能發生的差錯,注重心理護理。通過提高并更新神經內科護士的護理理念,使患者恢復的更快。所取得的成果對提高行業內的護理理念起到了推動作用。
[1] 費益君,何麗芳,方秀蓮.家庭老年鼻飼病人現狀調查分析[C].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八卷護理分卷),2006.
[2] 衣秀萍,劉純鳳,王景坤.老年病人長期臥床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0,23(1):144-144.
[3] 裘星,王英,羅敏.超高齡老年患者的個性化護理服務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4):5973-5973.
[4] 楊容瓊,羅媛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5):1405-1406.
[5] 徐淑云,潘君玲,徐梅玉,等.??谱o理干預對血管性癡呆患者康復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9(13):1220-1221.
R473.5
A
1673-5846(2014)06-0267-02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