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彥 李瑞卿 羅 燁 由春梅 李春艷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腦血栓的科學護理
武 彥 李瑞卿 羅 燁 由春梅 李春艷
腦血栓形成多見于中老年人,屬于一種典型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動脈硬化是腦血栓形成的常見病因。絕大多數腦血栓患者會出現情感、心理、運動功能、言語功能障礙以及出現頭痛、頭昏等現象。本文分三個階段就腦血栓的科學護理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家庭護理;科學護理;腦血栓
腦血栓形成多見于中老年人,屬于一種典型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動脈硬化是腦血栓形成的常見病因。由于管腔變窄、管腔內膜粗糙、腦動脈硬化,在血小板聚集性增強、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或血壓降低等因素的作用下,在管腔內凝血因子凝集成塊,使得血流中斷、血管閉塞[1],進而導致患者的腦組織出現壞死、軟化、缺氧、缺血等癥狀而發病。絕大多數的腦血栓患者都會出現情感、心理、運動功能、言語功能障礙,還會出現頭痛、頭昏等現象[2]。目前國內外醫學界對于腦血栓的護理措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出院后回家康復防治階段,二是住院急救階段,三是急性發作階段[3]。
若患者癥狀較經,使其保持頭高30°、平臥狀態,要采取一切辦法將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到中大型醫院進行治療,盡量避免轉入小醫院,以免耽誤寶貴的治療時間。若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最好撥叫120急救車,若患者已經出現嘔吐、意識障礙等情況,應保證患者呼吸通暢,不要讓患者誤吸嘔吐物。
2.1 心理護理 腦血栓形成的患者通常會出現厭倦、失望、低落、不安、悲觀、焦慮等情緒,醫護人員應了解患者的期待和希望,對其予以重視和尊重,為減輕患者的煩惱及不良情緒,醫護人員要為患者營造出方便、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及細致、周到的生活護理,幫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4]。
2.2 肢體功能鍛煉護理
2.2.1 按摩 按摩能夠促進患者患肢淋巴液、血液回流,使得患者皮下組織和皮膚血運豐富,減少浮腫現象,每次按摩的時間要在15~20min,每日2次,連續1 周,要有節律、緩慢、輕柔的進行,下肢從腳趾到髖關節、大腿、小腿周圍,上肢從手指開始至肩關節、前臂周圍;揉捏或者按摩肌張力低的肌群;安撫性按摩肌張力高的肌群。
2.2.2 皮膚護理 腦血栓形成患者常出現壓力性潰瘍、骶尾部皮炎、陰部皮炎,這是由于皮膚被尿液刺激,使患者的會陰部處于代謝產物侵蝕和潮濕狀態,再加上患者皮膚間的相互摩擦,出現皮膚潰爛、紅腫的現象。皮膚紅腫程度與尿糞失禁的程度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對應關系,因此應做好失禁患者的皮膚護理工作[3]。①對尿墊及時更換,對臀部、龜頭、陰莖、會陰部的皮膚進行清洗,避免形成壓瘡和尿濕疹,務必要保證患者會陰部的皮膚清潔干燥。②患者若行保鮮膜袋法,則應該及時更換保鮮膜袋,對龜頭包皮、陰莖、會陰部皮膚等處的污垢及尿液用溫水進行定期清潔[5],預防出現皮膚濕疹,保持會陰皮膚的干燥、清潔。③對那些采用特制臥床尿袋接尿器的患者,應注意防止日光暴曬接尿器,接尿器應該存放在陰涼清潔、通風干燥的室內環境,要對其進行定期沖洗晾干。
2.2.3 功能鍛煉 每天指導患者進行大小關節屈伸轉動、抬腳、伸手等活動,逐漸下蹲、行走、站立、起坐,待患者的關節功能和肌力功能好轉后,可以讓患者練習翻書報、用匙筷、扣鈕扣、捻動、抓握等精細動作。與此同時,患者在病情好轉后,可以根據患者的愛好和身體情況規劃體力活動和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柔軟體操、散步等,切忌不能進行登山、跑步之類的劇烈運動[6]。
2.2.4 康復教育 對患者及家屬通過定期康復指導、免費贈閱實用讀物、網絡宣傳等方式來普及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血栓等方面的預防知識。堅持服藥,加強鍛煉 在康復期,可在醫生指導下,少量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及活血化瘀的中西藥物,以減少血小板聚集和增進正常的血液流動,并結合自身情況,開展適當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3.1 科學用藥,預防復發 腦血栓屬于一種慢性疾病,即便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對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予以控制,可以適當服用保健品,但保健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正規藥品進行治療,患者及家屬要科學用藥,筆者建議多選擇應用較為成熟的一線藥品。
3.2 盡早、積極地開展康復治療 腦血栓往往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后遺癥,如頭痛、頭暈、失語、偏癱等,通過一系列的綜合康復治療,很多患者都能夠生活自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應該盡早、積極的開始康復治療,可以購置相應的DVD光碟或書籍來進行指導。
3.3 日常生活訓練 要注意開發患者健肢的潛能,多穿柔軟寬松的衣服,可以選用左手做事,脫衣時先脫健側,后脫患側;穿衣時先穿患側,后穿健側;為了便于測量血壓,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裝拉鎖。
總之,醫護人員要對腦血栓患者予以細心的照顧,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逐漸使患者恢復自主生活能力,用護理技巧來對患者意志、智力、體力方面的缺陷進行填補。
[1] 王蓮.腦血栓患者恢復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1, 6(3):234-235.
[2] 趙曉萍,石玉蘭,劉振芳.健康指導在頸椎病患者家庭護理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7):2185-2186.
[3] 朱丹丹.腦血栓患者的家庭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9(19):164-165.
[4] 王金燕.腦梗塞患者恢復期的家庭護理指導[J].醫學信息,2010, 23(5):1390-1391.
[5] 袁曉艷,肖愛華.腦血管疾病恢復期健康指導需求調查與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6,2(1):67-68.
[6] 陳超.膀胱造瘺患者的家庭健康指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07,6(10):133-133.
R473.5
A
1673-5846(2014)06-0278-02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