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媚
(慶元縣農業局,浙江慶元 323800)
慶元縣高山蔬菜發展現狀及地力評價
張君媚
(慶元縣農業局,浙江慶元 323800)
慶元縣山地資源豐富,近年來高山蔬菜產業發展迅速,已成為當地重要產業之一。蔬菜地土壤質量直接影響蔬菜產品產量與質量。本文對慶元縣高山蔬菜發展現狀進行評述,重點評價慶元縣高山蔬菜耕地地力,并據此提出酸土改良、測土控氮、增施鉀肥、注重微量元素施用等對策。
高山蔬菜;地力評價;發展現狀;慶元縣
慶元是“中國生態第一縣”,地處浙西南浙閩邊界,為麗水市高山山區縣,海拔500 m以上的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85.4%,氣候溫和,冬暖夏涼。借助獨特的氣候資源和現有農業基礎,近年來,慶元縣高山蔬菜迅速發展,成為當地特色優勢產業。
2012年慶元縣高山蔬菜種植面積達2 533 hm2,主要蔬菜種類有松花菜、蘿卜、四季豆、小尖椒、茭白,產量60 180 t,產值26 440萬元,2007年被評為浙江省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綜合強縣,2008年被列為“浙江省蔬菜生產重點縣”,并于同年為全縣高山松花菜建立“禾牌”公共統一品牌。
1.1 自然環境優越,生態優勢明顯
慶元縣屬亞熱帶季風區,年均氣溫17.6℃,季風影響顯著,潮濕多雨,水、熱條件充足,森林覆蓋率居浙江省之首。慶元縣高山蔬菜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縣城東部的江根、荷地、嶺頭、舉水、百山祖、左溪、合湖、松源等高海拔鄉鎮,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最大的中山臺地,海拔高度800~1 100 m,6-9月平均氣溫18.5~24.3℃。優越的自然條件為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就浙江省而言,海拔600 m以上的耕地是適合發展高山反季節蔬菜的稀缺資源,慶元縣共有此類耕地5 333 hm2,目前種植面積2 533 hm2,發展空間巨大。
1.2 產業初具規模,區域特色顯著
慶元縣以松花菜為主的高山蔬菜產業區域特色顯著,優勢明顯。2012年主栽品種松花菜種植面積達到1 340 hm2,產量18 000 t,其中有600 hm2基地及產品已獲得國家無公害和浙江省綠色農產品認證,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反季節高山松花菜生產基地。左溪鎮、龍溪鄉、舉水鄉、五大堡鄉等鄉鎮近年也逐步擴大基地規模,成立了高山蔬菜專業合作社,培育產品營銷大戶,開展市場開發活動。經過幾年的發展,在基地建設、技術推廣、市場營銷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高山蔬菜產業已成為對慶元縣農民增收貢獻較大的主導產業之一。
慶元縣高山蔬菜耕地土壤質地以壤土為主,占80.9%;耕層厚度多在12~20 cm,其中耕層厚度在16~20 cm的占42%;主要土種有山地黃泥土、山地黃泥砂田、山地厚層黃泥土等,其中山地黃泥砂田占13.4%,山地黃泥土占11.5%。經全縣19個鄉鎮(街道)調查取樣分析,慶元縣高山蔬菜土壤養分貯量特點為:含氮量過高,酸化嚴重,高磷低鉀面積大,有效硼嚴重不足,有機質較豐富,交換性鈣含量適中,交換性鎂含量較高,其中問題突出的3個元素硼、氮、鉀平均含量見圖1。
2.1 土壤含氮量過高
慶元縣蔬菜耕地土壤水解氮平均含量為399.48 mg·kg-1,水解氮的含量從總體上反映了土壤的肥力水平及供氮能力。對照菜園土壤有效養分豐缺狀況分級表(表1),慶元高山蔬菜耕地土壤含氮量過高。這主要是由當地農民施肥習慣造成的,過量偏施氮肥,每一茬作物氮素過剩,造成土壤氮素過量。
2.2 土壤酸化

圖1 慶元縣高海拔鄉鎮土壤硼、氮、鉀平均含量
所取代表土樣pH值最低僅3.7,最高為7.2。 pH值低于5.5的占64.3%,其中低于4.5的占17.8%,4.5~5.5的占46.5%,荷地、江根、嶺頭、松源等鄉鎮(街道)蔬菜土壤pH值多數僅3~5。而多數蔬菜適宜的土壤pH值在5.5~7.0,由此可知,慶元縣大部分高山蔬菜土壤酸化嚴重。一方面是因為慶元山地土壤以酸性黃紅壤為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當地農民偏施氨態氮肥以及未充分腐熟的畜禽廄肥所致。
2.3 有機質豐富,高磷低鉀
慶元縣蔬菜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較為豐富,含量在30~60 g·kg-1,平均含量為43.9 g·kg-1,樣品中有機質最高含量達95.9 g·kg-1。土壤有效磷含量過高,平均達178.5 mg·kg-1,其中81.5%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50 mg·kg-1,最高為620.1 mg·kg-1,最低僅4.8 mg·kg-1。土壤速效鉀整體缺乏,平均含量為83.31 mg·kg-1,最高為259 mg·kg-1,最低僅16 mg·kg-1。

表1 慶元縣菜園土壤有效養分的豐缺狀況分級
2.4 中微量營養元素營養狀況
土壤交換性鈣平均含量849.97 mg·kg-1,范圍95.9~3 994.4 mg·kg-1,含量適中;交換性鎂含量較高,所檢測樣本含量在38.6~1 646.3 mg· kg-1,平均383.92 mg·kg-1;有效硼嚴重不足,含量在0.02~5.35 mg·kg-1,平均為0.43 mg· kg-1,龍溪、江根等鄉鎮有效硼含量更是低于平均水平。
科學合理施肥不僅可以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還能減少投入、改良土質。通過農技人員技術指導測土配方施肥,是改善慶元縣高山蔬菜耕地營養不均、土壤偏酸的最佳途徑。
3.1 酸土改良
宣傳指導農戶減少酸性及生理酸性肥料施用,主要包括氮、磷、鉀比例相同的酸性復合肥以及含氯化肥,增施有機肥及生理堿性肥料。慶元食用菌廢菌棒豐富,可以作為有機物料施入,提高土壤對酸的緩沖能力;施用草木灰也是一種經濟可靠的方法。針對荷地、松源、嶺頭等土壤過酸鄉鎮的地塊,可以施用石灰來改良。大力推廣有機無機復合肥,使養分協調,抑制土壤進一步酸化的傾向。
3.2 測土控氮,增施鉀肥
測土配方施肥是控制氮肥的主要途徑??筛鶕煌卟说漠a量水平和土壤肥沃狀況確定肥料用量與比例,合理地進行氮、磷、鉀配合施肥,以減少施肥盲目性。尤其是在嶺頭、百山祖等鄉鎮,氮素殘留較高,應重點控制。鉀肥應優先分配在耗鉀量大或對鉀敏感的作物如松花菜、甘藍等上面。此外,對生長期較長的蔬菜,鉀肥最好分次施用,特別是在雨水多的季節,在砂性強的土壤上分次施肥可以減少肥料流失,提高施鉀效益。合理輪作,避免需鉀量大的蔬菜之間連作,對鉀反應敏感的蔬菜不宜安排在耗鉀量大的作物后種植。加強水分管理,雨季做好排水工作,減少土壤中鉀流失。
3.3 注重微量元素施用
蔬菜作物對硼的需求量較大,往往是其他農作物需硼量的數倍。建議硼肥作基肥施入,用量在7.5~20 kg·hm-2,也可葉面噴施緊急補充,常用0.1%~0.2%硼砂或硼酸溶液750 kg·hm-2進行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霧。此外要因地制宜,注意鐵、鋅等微量元素的補充。
[1] 別之龍,黃波.高山蔬菜發展的背景和可持續發展的建議[J].長江蔬菜,2006(11):5-7.
[2] 陳倫壽,陸景陵.蔬菜營養與施肥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17.
[3] 邱正明,郭鳳領,曹春霞.高山蔬菜栽培地區土壤保育技術[J].長江蔬菜,2012(23):5-6.
[4] 白由路,楊俐蘋.我國農業中的測土配方施肥[J].土壤肥料,2006(2):3-7.
[5] 劉恒.農業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傳播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3.
(責任編輯:高 峻)
S 63
:A
:0528-9017(2014)10-1534-02
文獻著錄格式:張君媚.慶元縣高山蔬菜發展現狀及地力評價[J].浙江農業科學,2014(10):1534-1536.
2014-06-25
張君媚(1983-),女,浙江慶元人,農藝師,從事土肥技術推廣工作。E-mail:ynyzjm@126.com。
文獻著錄格式:曾立紅,錢劍銳,張建芬,等.南方哈密瓜一年兩熟優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4(10):1536-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