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縣國土資源局 周樹春
改革和規范農村宅基地審批管理
文成縣國土資源局 周樹春
為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加強和規范農村宅基地管理,切實破解當前農民建房難問題,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文成”建設,結合文成縣實際,推陳出新,按照“農戶申請、村級審查、鄉鎮審批、縣管轉用”的模式,改革農村宅基地審批制度,優化宅基地審批管理流程,保障農民建房及時落地。
農民建房涉及農用地轉用與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均以鄉鎮為單位單獨組件報批,農民建房申請使用土地涉及占用農用地、未利用地的,由縣人民政府單獨組件辦理農用地轉用等審批手續,其中使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安排農民建房的,按照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管理模式組件報批。農民建房供地的審批由縣人民政府以委托方式下放給鄉鎮政府辦理,宅基地分戶審批由鄉鎮政府會同基層國土資源所、住建所負責辦理,供地手續和分戶審批情況按季報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和住建部門備案。
一是以鄉鎮為責任主體,以行政村為單位,摸清底子,編制農民建房實施方案。二是結合“三改一拆”、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美麗文成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以及土地清理等方面的重點項目,合理確定農民建房用地規劃布局。對“規劃整體搬遷村、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及常住人口50戶以下的自然村等”,按照縣委《關于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文委〔2011〕2號),禁止新批宅基地建農房。三是簡化農民建房用地和規劃管理報批程序。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和集鎮或村莊規劃的,使用存量建設用地的,經村集體經濟組織集體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會審、公示后,報鄉鎮政府審批辦理規劃、用地審批手續,涉及農用地轉用(未利用地轉用)的,在辦理轉用審批手續后,再由鄉鎮政府審批辦理規劃、用地審批手續;對尚未編制村莊規劃的行政村,確實需要辦理建房審批手續的,簡化規劃編制和審批手續,簡化編制的村莊規劃由縣人民政府委托鄉鎮人民政府審批。四是優化農民建房用地規劃空間。在縣政府統籌使用規劃預留指標的基礎上,對農民建房涉及土地利用規劃用途調整的,以及確需調整村(鎮)規劃的,按照有關規定做好規劃局部調整和村(鎮)規劃。五是實行農民建房用地指標專項管理。農民建房用地指標按照“省管總量、計劃單列、專項管理”要求,由縣國土資源局爭取在省國土資源廳單列下達給溫州市國土資源局的專項指標內,根據農民建房實施情況予以核銷。對實施舊村改造涉及農民住房新建擴建的,可配套使用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同時,統籌用好地質災害搬遷等新增建設用地專項指標,防止上述專項指標在規定期限內未使用,被市、省調劑。
一是嚴格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各鄉鎮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為“一戶多宅”或超面積限額用地補辦手續;違法“一戶多宅”要按規定拆除,不得以罰代批。二是清理非法“一戶多宅”。按照《文成縣“無違建縣”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和“無違建鄉鎮”的創建要求,各鄉鎮全面開展非法“一戶多宅”的清理整治,加強“拆舊建新”管理,對未拆除舊房歸還原有宅基地的,縣國土資源部門對新建住房不予核發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證。三是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歷史遺留問題。對歷史遺留未經批準占用宅基地,但建房人符合建房條件的,對其符合“一戶一宅”和規定使用標準面積內的農村宅基地,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和政策處理到位的前提下,按發生占地的不同時間段給予相應的處理(處罰)后,按宅基地審批程序給予補辦用地審批手續。為此,文成縣還配套出臺了《文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妥善解決防災避險安置等五類土地歷史遺留問題的意見》。
通過建立共同責任機制,切實加強安全監督管理,以政府為主導,減輕農民負擔,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有償使用與退出機制,確保文成縣宅基地審批制度改革落到實處,走在前列,力爭通過改革破解農民建房難問題,有效促進“美麗文成、和諧文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