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 胡向榮 劉偉宏
礦業權審批管理信息系統中關鍵技術問題的探索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 胡向榮 劉偉宏
浙江省礦業權審批管理信息系統于2008年運行以來,通過這幾年的應用,對全省采礦權、探礦權審批提供了較好的技術支持。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現有系統已無法完全滿足應用的需求,迫切需要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通過對現有礦業權審批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全面的改版,來解決一些目前存在的關鍵問題。
1.分級部署造成的維護困難
礦業權審批管理信息系統分省、市部署,市縣國土局用戶訪問部署在市局的服務器。這幾年系統運行過程中,因分級部署帶來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由于部分市縣局缺乏專職的維護人員,系統使用中出現問題只能通過省廳系統維護人員通過遠程解決。二是由于分級部署,統計全省采礦權數據需要對11個地級市的數據庫進行匯總,這樣大大降低了效率。三是分級部署,給系統的全省同步更新與調整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2.系統架構造成的控件安裝不易
礦業權審批管理信息系統運行以來,系統的控件安裝比較繁瑣,對IE設置限制較多,兼容性較差,用戶一般難以自行安裝,需要專門系統維護人員進行安裝。
3.歷史數據的不規范性給數據綜合應用造成困難
自系統使用以來,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礦業權數據。由于各種歷史原因,當前數據存在多來源、多數據庫、多標準、不規范、數據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造成了數據共享與數據綜合應用困難。
4.紙質材料、掃描件與電子數據一致性比對
目前系統運行中,為了審批需要,要求提供所有紙質材料的掃描件用于流轉查看;考慮到紙質材料的法律效力,項目上報時要求提供紙質材料;同時為便于查詢統計,還須填寫電子數據。這就可能出現三套同樣材料卻存在部分數據不一致的情況,目前只能通過人工比對的方式檢查,不但影響效率,而且也不能完全解決此類問題的出現。
5.大量非結構數據的FTP存儲與日常備份的矛盾
礦業權審批管理信息系統包含大量電子文檔、掃描件作為項目的附件,這些文件通過FTP方式存儲,降低了數據庫訪問、讀寫的壓力,提高了附件查看的速度,但也造成了日常備份的困難。現有備份手段對數量龐大的小文件效果都不是很好,一次完整的全備份往往需要幾個小時,且極易中斷。
1.通過省級集中部署解決維護問題
本次系統改版采用省級集中部署,將所有的應用和數據都集中部署在省廳服務器,市縣僅通過瀏覽器就可登陸系統。相比現有的部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一是減輕市縣維護工作量。由于市縣不再部署服務器和數據庫,因此,市縣只需要保障網絡暢通即可實現系統的應用,避免了市縣在服務器、數據庫軟件和應用系統等方面的維護工作。二是方便數據統計匯總。集中部署后,省、市、縣采用同一個數據庫,全省采礦權數據統計效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三是方便應用系統的全省更新。為適應業務調整的需要,應用系統需及時進行更新。原有部署方式下,每次系統的更新,均需省廳系統維護人員遠程登陸11個市局服務器同步更新應用服務和數據庫,造成極大的不便。通過集中部署方式,僅通過省級的調整即可及時更新應用于全省各市縣。
當然,相比分級部署,要做好集中部署也需要在技術上做好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加大系統維護力量的投入。系統集中部署后,全省礦業權系統的維護工作基本由省廳系統維護人員來承擔,為此需要增加系統維護人員。二是做好應急和備份策略。由于數據和應用的大集中,數據庫、應用系統和網絡作為關鍵節點面臨考驗,若出現數據庫故障、服務器故障等,均會造成全省應用的中斷,影響較大。同時由于市縣不再存儲數據,因此省級數據的丟失也會導致數據的完全丟失。考慮到上述問題,本次系統改版計劃通過服務器熱備、數據庫增量備份等方式解決。對應用服務器做雙機熱備,在其中一臺服務器故障時自動由另一臺服務器接管應用,保證應用的不中斷。通過專業軟件對數據庫進行日常的增量備份,再結合定期遠程備份等方案實現數據容災。
2.通過Flex技術提升系統易用性
作為新一代的富客戶端互聯網技術的佼佼者,Flex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和程序員所接受。Flex主要有以下幾大優勢:
一是界面表現能力一流。二是RIA富客戶端應用,解決了異步調用,界面無刷新,瀏覽器兼容性等多項難題。三是通用性良好,普通電腦一般都安裝有Flashplayer這個軟件。四是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可維護性。本次系統改版,前端采用Flex(富客戶端RIA)作為展現技術,查看界面表單無須安裝控件,查看材料附件的控件在登陸系統時自動提示安裝,這樣較大地提高了系統的易用性。
3.通過數據庫改造提升數據綜合利用率
根據《浙江省國土資源一張圖核心數據規范》,對現有的數據庫進行改造,并進行歷史數據的整理與遷移。主要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一是建立浙江省礦業權統一業務數據庫。通過數據建模工具,建立符合《浙江省國土資源一張圖核心數據規范》的統一業務數據庫。通過對數據的規范化定義,實現數據的唯一性、準確性、完整性、規范性和時效性,以及數據的共享共用,解決數據層面的信息孤島問題。二是更新浙江省礦業權管理元數據庫。三是依據統一業務數據庫,對省級數據庫進行改造,同時將各地市的礦業權數據庫改造后合并遷移至省廳,與“一張圖”核心數據庫相關聯,實現全省“大集中”的礦產資源數據管理。
4.通過二維碼技術實現紙質材料、掃描件與電子數據的自動比對
二維碼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二維碼是一種比較實用的技術,具有采集信息量大、編譯范圍廣、可靠性高、成本低、易制作等優點。
報件單位通過系統錄入電子數據,在保存同時對設定的數據自動生成二維碼,保存在數據庫中,并在輸出的時候打印在紙質材料上;數據如果修改后,系統自動重新生成二維碼并更新保存,并提示需重新打印紙質材料;項目上報窗口后,窗口審查人員僅需要使用掃描設備對每張紙質材料的二維碼進行掃描,系統就可以自動判斷該紙質材料是否與電子數據一致。同樣,通過對顯示器上掃描件二維碼的掃描,也可以自動判斷掃描件與紙質材料是否一致。通過二維碼技術,可以提高窗口收件效率、降低人工比對的工作量和錯誤率。
5.運用云存儲系統技術管理非結構數據
云存儲是在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云存儲的核心是應用軟件與存儲設備相結合,通過應用軟件來實現存儲設備向存儲服務的轉變。云存儲提供了簡單、可靠、安全、高效的統一集中的數據存儲服務,能夠提供PB級容量的存儲容量,具有自動恢復和容錯技術,確保了系統的高可用性。
非結構化數據以二進制文件為主,制約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存儲的關鍵問題是,數據中心與異構終端間的數據共享程度不夠強,存儲系統的高并發讀寫能力欠缺,存儲系統的自由擴展比較困難。通過云存儲技術,可以利用現有的、性能不高的多臺服務器或存儲設備,通過分布式存儲,實現對非結構化數據的高并發讀寫要求的同時,有效避免集中的硬盤I/O請求;通過冗余存儲,自動實現數據的實時備份,避免因某一臺服務器硬盤或存儲設備的故障導致的數據丟失。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在行政審批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體現。通過本次系統改版,將形成省、市、縣三級礦產資源集中管理體系,并實現全省礦業權數據集中管理、共享協同、綜合應用,為全省礦產資源行政審批、業務管理、綜合監管等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