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芳,唐興國,何玲玲,王伯誠
(浙江省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臨海 317000)
浙薯13脫毒快繁及移栽技術
賴小芳,唐興國,何玲玲,王伯誠
(浙江省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臨海 317000)
將浙薯13種薯高溫催芽后,取莖尖在MS+6-BA 0.05 mg·L-1+NAA 0.02 mg·L-1培養基上分化出芽,經相同培養基繼代培養和1/2MS+NAA 0.02 mg·L-1+0.3%AC培養基的生根培養,可快速繁育出大量試管苗。試管苗可直接移到整理好的苗床里,也可先移到格盤里假植一段時間,待完全成活后再移栽到苗床里,2種移栽方法成活率都達95%以上。
浙薯13;脫毒;組培快繁;移栽技術
浙薯13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核研究所選育的高產高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種,具有食用、淀粉加工和薯脯加工三大用途,屬國內首創[1]。臺州市于1999年開始引入試種,現有種植面積約4 030 hm2,占全市甘薯總面積的30.1%,居各品種種植面積的第1位。但是經多年連續無性繁殖后,由于多種病原物的反復侵染并在植株體內積累,導致其產量下降,品質變劣,明顯出現種質退化現象,嚴重影響產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為此,作者采用種薯高溫催芽與莖尖分生組織培養相結合的方法達到脫毒及快速繁殖的目的。
1.1 材料
參試材料為浙薯13健康種薯。
設備儀器有高壓滅菌鍋,光溫培養箱,超凈工作臺,栽培幼苗的塑料格盤。
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HgC12,MS及1/2MS培養基,6-BA,NAA,蔗糖,瓊脂粉,醋酸(AC),凈純水,金色3號育苗基質,珍珠巖。
1.2 方法
浙薯13健康種薯,用50%多菌靈800倍液浸種消毒10 m in后,放進經高壓滅菌鍋消毒過的沙子里,事先控制好沙子的濕度,用尼龍薄膜蓋好后將沙盆放進光溫培養箱,培養溫度為39.1℃,光照強度為2 500~3 000 lx,培養16 d后,薯塊發芽,可進行外植體接種。取下經過高溫脫毒的薯塊上的小芽,用純凈水洗去表面的沙土,吸干水分,置于超凈工作臺上備用。用0.1%的HgC12浸泡8 min,無菌水沖洗4次。將莖尖置于解剖鏡下,輕輕剝去葉片,切取長0.3~0.5 mm的莖尖分生組織,接種到MS+6-BA 0.05 mg·L-1+NAA 0.02 mg·L-1培養基上培養莖尖成苗。小苗經過檢測,確定為無毒苗后,進入快繁試驗階段。各試驗的培養室溫度為(23±2)℃,光照強度為2 000 lx,光照時間為10 h·d-1。
1.2.1 植物生長調節劑配比試驗
在MS+NAA 0.02 mg·L-1培養基的基礎上,分別添加6-BA 0,0.05,0.1,0.5,1.0,1.5,3.0 mg·L-1[2],共7個處理。添加蔗糖30 g· L-1、瓊脂粉5 g·L-1,pH值5.8。當芽苗長到5~6 cm高時,以每莖節為1段進行剪切,接到各試驗的培養基上進行培養,每個處理接種10瓶,每瓶接種3株,重復3次。30 d后測量株高、葉片數、根數與根長等。
1.2.2 蔗糖濃度試驗
在增殖培養基中添加蔗糖濃度為15,30,45,60,75,90 g·L-1,共6個處理,接種25 d后觀察其生長情況。
1.2.3 生根培養基試驗
在1/2MS培養基上分別添加NAA濃度為0.02,0.05,0.1,0.5,1.0 mg·L-1,且每個處理添加0.3%AC,以不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為對照,共6個處理。25 d后測量株高、單株葉片數、單株根數和根長。
1.2.4 試管苗定植試驗
將經過煉苗的脫毒苗移到事先準備好的防蟲網里育苗。設計2種移栽方法,一種是將脫毒苗直接移到整理好的苗床里,另一種是先移到塑料格盤里假植40 d,待完全成活后再移栽到苗床。格盤苗移栽基質為金色3號育苗基質與珍珠巖按體積1∶1的混合基質[3]。
2.1 植物生長調節劑配比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隨著6-BA濃度的增高,培養苗生長逐漸緩慢,在1.0 g·L-1濃度時,葉片開始發黃,根部出現愈傷組織;當濃度增到1.5 g· L-1時,原有葉片枯黃,根部愈傷組織增大;當濃度增到3.0 g·L-1時,葉片枯萎,整個植株只長愈傷組織,有的甚至死亡。0.05 g·L-1濃度的處理比較適宜繼代培養,該處理的試管苗植株健壯,葉色濃綠,生長快,培養30 d時平均展開葉片數多,莖粗壯。以后以每莖節為1段進行剪切,放入相同的增殖培養基上進行培養,不斷重復此過程,增殖系數可達到6.5。
2.2 蔗糖濃度的影響
表2結果表明,在添加蔗糖15~75 g·L-1內,蔗糖濃度越高,薯苗生長越好,添加75 g·L-1的處理薯苗表現植株健壯,生長快,增殖系數高,添加90 g·L-1的處理比添加75 g·L-1的生長略差。說明浙薯13試管苗適合在較高濃度的蔗糖環境里生長。

表1 植物生長調節劑6-BA對浙薯13試管苗快繁的影響

表2 蔗糖濃度對浙薯13試管苗快繁的影響
2.3 生根培養基的選擇
試驗結果表明,以1/2MS+NAA 0.02 g·L-1+0.3%AC培養基表現最佳,瓶內植株生長快、長勢旺、莖段生根早、發根多。
2.4 試管苗定植的成活率
將煉好的脫毒苗移到事先準備好的防蟲網里育苗。不管是直接移栽到整理好的苗床里,還是移栽到混合基質,待完全成活后再移栽到苗床,2種移栽方法成活率都高達95%以上。
經過高溫催芽脫毒的浙薯13莖尖在MS+6-BA 0.05 mg·L-1+NAA 0.02 mg·L-1培養基上分化出芽,經相同培養基繼代增殖培養和1/2MS+NAA 0.02 g·L-1+0.3%AC培養基上生根培養,可快速繁育出大量試管苗。
浙薯13試管苗在添加蔗糖15~75 g·L-1內,蔗糖濃度越高,薯苗生長越好,添加75 g·L-1蔗糖的處理生長最好,說明浙薯13試管苗適合在較高濃度的蔗糖環境里生長。
試管苗可直接移到整理好的苗床里,也可先移到格盤里假植一段時間,待完全成活后再移栽到苗床里,2種移栽方法成活率都達95%以上。
[1] 劉偉明,彥柏霖,趙益福,等.甘薯浙薯13特征特性觀察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07(2):194.
[2] 譚文澄.觀賞植物組織培養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143.
[3] 賴小芳,項玉英,王伯誠,等.草莓紅頰的組培快繁與移栽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3(1):23.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531
B
0528-9017(2014)06-0816-02
文獻著錄格式:賴小芳,唐興國,何玲玲,等.浙薯13脫毒快繁及移栽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4(6):816-818.
2014-04-07
臺州市農業科技重點項目(111KY17)
賴曉芳(1963-),浙江臨海人,高級農藝師,本科,從事生物技術研究工作。E-mai1.1xf1963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