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亞楠,陳利軍,王國君
(信陽農林學院農業科學系,河南信陽 464000)
幾種殺菌劑對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智亞楠,陳利軍,王國君
(信陽農林學院農業科學系,河南信陽 464000)
結果表明,32.5%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的防效較好,且持效期長,3次調查顯示防效均在80%以上,顯著高于其他藥劑防效。在辣椒炭疽病發生初期使用,間隔7 d施藥1次,共噴藥3次,可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辣椒炭疽病;殺菌劑;防效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上常發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在辣椒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對辣椒品質、產量均有很大影響[1-2]。在目前缺少優良抗病品種,生物防治技術還不完善的情況下,使用化學農藥仍是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有效途徑。但目前單一化學藥劑的長期大量使用,使病原菌產生了明顯的抗藥性,防治效果不甚理想。鑒于此,通過對辣椒炭疽病的田間發生情況的調查,并選用幾種常見殺菌劑進行田間藥效試驗,以期為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1.1 供試材料
試驗設在信陽羅山縣尤店鄉辣椒種植地。土壤類型為壤土,pH值6.5,肥力中等,該地歷年炭疽病發病中等偏重。供試作物辣椒品種中椒6號。
供試藥劑有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劑(拿敵穩,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43%戊唑醇懸浮劑(好力克,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32.5%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懸浮劑(阿米妙收,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深圳諾普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25%吡唑醚菌酯乳油(凱潤,德國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45%咪鮮胺水乳劑(冠萌,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大生M-45,美國陶氏益農公司)。
1.2 處理設計
試驗設拿敵穩3 000倍液、好力克3 000倍液、阿米妙收1 500倍液、凱潤2 000倍液、冠萌1 500倍液、大生M-45 6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和清水空白對照8個處理,小區面積25 m2,重復4次,隨機區組排列,小區四周設保護行。
于2013年5月26日第1次施藥,施藥時正值辣椒炭疽病發病初期,以后每間隔7 d施藥1次,共施藥3次。使用背負式手動噴霧器在葉片正反兩面均勻噴霧,噴施以藥液濕潤葉片且藥液不下滴為度,藥液用量為720 kg·hm-2。
1.3 田間調查
第1次施藥前調查病情基數,在第1次施藥后7 d和第3次施藥后7,14 d分別調查田間各小區的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治效果。每小區隨機調查50個果實,以病斑面積占整個果實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3]。另外,調查(目測)各處理區辣椒葉片是否有藥斑以及黃化、植株矮化等現象。辣椒炭疽病分級方法: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果實面積的2%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果實面積的3%~8%;5級,病斑面積占果實面積的9%~15%;7級,病斑面積占果實面積的16%~25%;9級,病斑面積占果實面積的25%以上。
表1顯示,各處理對辣椒炭疽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阿米妙收1 500倍液、拿敵穩3 000倍液、凱潤2 000倍液3個處理防效較高。第1次施藥后7 d,阿米妙收1 500倍液、拿敵穩3 000倍液、凱潤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別為83.9%,81.4%和80.7%,3者防效無顯著性差異,明顯優于其他藥劑處理。其次為冠萌1 500倍液和好力克3 000倍液,防效分別為72.8%和67.4%。百菌清600倍液和大生M-45 600倍液防效較低。

表1 7種殺菌劑對辣椒炭疽病的田間藥效
第3次施藥后7 d,阿米妙收1 500倍液、拿敵穩3 000倍液、凱潤2 000倍液、冠萌1 500倍液和好力克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與第1次調查相比均有所提高。而保護性殺菌劑百菌清600倍液和大生M-45 6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在于百菌清和代森錳鋅無內吸性,在作物發病后施用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蔓延,因此,在使用上要盡量與具有內吸作用的殺菌劑混用。
第3次施藥后14 d,阿米妙收1 500倍液、拿敵穩3 000倍液、凱潤2 000倍液的防效分別為89.9%,87.4%和84.6%,顯著高于冠萌1 500倍液和好力克3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百菌清600倍液和大生M-4 600倍液的防治效果較差。
試驗結果顯示,各處理區辣椒生長勢、葉片形狀、顏色、果實形狀及顏色都與空白對照區無差異。說明供試7種殺菌劑按本次試驗使用濃度對辣椒安全,無藥害。
試驗結果表明,阿米妙收1 500倍液、拿敵穩3 000倍液、凱潤2 000倍液對辣椒炭疽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且有較長的持效期。其中這3種殺菌劑含的有效成分嘧菌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屬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此類殺菌劑作用機理獨特、殺菌活性高、殺菌譜廣、對作物和環境安全,能有效防治半知菌、子囊菌、擔子菌和卵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4-5],并且可顯著改善作物的品質,提高作物產量[6-8]。但由于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對靶標病原菌的作用位點單一,容易產生抗藥性,在生產中可與其他類型的殺菌劑混用或交替使用,以降低用藥量,延緩其抗藥性的產生[9-10]。以往廣泛使用的咪鮮胺、戊唑醇在本次試驗中效果不盡理想,這與該地區長期大量使用此類殺菌劑導致病原菌產生抗藥性有很大的關系。百菌清和代森錳鋅屬于保護性殺菌劑,在病害發生盛期的防治效果較差,可在病害發生初期與其他內吸性殺菌劑混合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為提高辣椒炭疽病的化學防治效果,在生產中應盡量選擇低毒、安全、持效期長的藥劑,在發病初期施藥控制,以減少施藥次數。最好選用3~4種作用機理不同的殺菌劑輪換使用,以降低藥劑對抗性菌株的選擇壓力。
目前辣椒炭疽病在該地呈逐年加重的趨勢,這與當地辣椒栽培面積不斷擴大、輪作倒茬次數減少有關。除化學防治外,該病害的防治應結合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收獲時清理田間病殘體等農業措施,保障辣椒的安全生產。
[1] 董金皋.農業植物病理學[M].2版.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409-411.
[2] 楊青,易圖永.辣椒炭疽病及其防治研究進展[J].江西農業學報,2009,21(7):107-10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
[4] 劉長令,張立新,王燦明,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作的研究進展[J].農藥,1998,37(3):1-6.
[5] 思彬彬,楊卓.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世界農藥,2007,29(6):5-9.
[6] 陳雨,張愛芳,夏本勇,等.吡唑醚茵酯對大豆炭疽病防效及保健增產作用[J].農藥,2011,50(9):697-699.
[7] 朱春暉,羅香文,張戰泓,等.嘧菌酯與苯醚甲環唑混用防治西瓜炭疽病、枯萎病及對西瓜品質的改善[J].植物保護學報,2006,33(4):407-411.
[8] 王紹敏.吡唑醚菌酯對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效及增產效果評價[J].山東農業科學,2010(9):75-76.
[9] 趙平.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的品種及市場[J].中國農藥,2012(1):24-30.
[10] 郭建國,王春明,呂和平,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對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評價[J].中國果樹,2013(2):38-40.
(責任編輯:張瑞麟)
S 436
B
0528-9017(2014)06-0889-02
文獻著錄格式:智亞楠,陳利軍,王國君.幾種殺菌劑對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浙江農業科學,2014(6):889-890.
2014-03-03
智亞楠(1985-),女,河南漯河人,助教,碩士,主要從事植物保護教學和科研工作。E-mail:zhiyanan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