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麗 付 敏
(江西省安義縣中醫院婦產科,安義 330500 )
溫化湯聯合丹參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21例
楊 麗 付 敏
(江西省安義縣中醫院婦產科,安義 330500 )
目的 分析溫化湯口服聯合丹參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42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隨機分為A組與B組。給予A組患者溫化湯口服治療,給予B組患者溫化湯口服聯合丹參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其中A組患者顯效7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0.95%;B組患者顯效10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24%。B組治療效果更佳。結論 溫化湯口服聯合丹參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具有應用價值。
溫化湯;丹參注射液;子宮內膜異位癥;中醫藥療法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婦科臨床常見病癥,主要是子宮內膜由原先所處的子宮體腔面轉移至其他部位,導致子宮內膜發生變位。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等癥狀。我院對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2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進行溫化湯聯合丹參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效果理想,現對其總結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42例均為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42例患者經超聲檢查、腹腔鏡檢查后,均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年齡23~43歲,平均年齡(35.13±4.31)歲;病程為1~9個月,平均病程(3.97±0.33)月。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患者21例,對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A組 給予A組患者溫化湯口服治療。將當歸、山藥各15g,丹參、續斷各12g,香附、川芎、烏藥、紅花、桃仁各9g,甘草、吳茱萸各6g,用1000ml水進行煎煮,煮至300ml,分兩次溫服,每日一劑。經期停止服用。28天一療程。
1.2.2 B組 在A組治療基礎之上,對B組患者進行丹參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取4ml丹參注射液,在患者陰道穹窿結節處進行注射,每兩天注射一次。28天一療程。
1.3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病變等完全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減輕,病變范圍縮小;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病變范圍未改變甚至擴大。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1]。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由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s)表示,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其中A組患者顯效7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0.95%;B組患者顯效10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24%。B組治療效果更佳(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 [n(%)]
子宮內膜異位癥一般多集中于一側卵巢,西醫一般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的主要機制在于患者體內子宮內膜功能比較活躍,從而遷移或種植在其他地方,導致患者內膜發生位移。在中醫學中,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等范疇。其發生最開始于宮骶韌帶等部位,后逐漸向身體其他部位進行種植。在臨床上一般表現為內膜組織粘結到其他之上,從而在子宮外部形成紫藍色的結節或包塊[2]。子宮內膜異位對女性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多數患者伴有痛經、不孕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臨床上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多采用非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比如孕激素療法、假孕療法、期待療法、他莫昔芬療法等。中醫學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因起居不慎、素體虛弱等原因,導致患者經期前后氣血受阻,引發疼痛等癥狀,因此在醫治過程中多采用溫經散寒的方式進行治療。溫化湯中川芎、紅花、當歸、甘草等均具有補血行氣之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之功效,幾種藥物組合,可共奏散寒化瘀、調經止痛、溫補肝腎等功效。而丹參具有養血安神、清心除煩、祛瘀止痛之功效,專調經脈,破除瘀血,促進血液循環,同時可起到顯著的抗炎、抗菌等作用,有效緩解炎癥癥狀,增強患者免疫能力,采用注射方式,可提高患者吸收率,保證藥效充分發揮[3]。因此兩者結合,能充分保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緩解或治愈。
[1]高金芳.溫化湯聯合丹參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41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3,35(9):1330-1331.
[2]邢平.中西醫結合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9):464-465.
[3]許青.6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診治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9):31-32.
10.3969/j.issn.1672-2779.2014.12.091
1672-2779(2014)-12-0135-01
楊 杰 本文校對:彭經根
201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