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蘇丹分裂前投資了油田,分裂后落入南蘇丹手中。南蘇丹如今陷入內亂,中方人員和設施安全面臨威脅,如果聽任不管我們必然吃虧。
—日前,中國就南蘇丹問題“居中調停”引起世界關注。有媒體稱,未來幾年中國可能不得不重新思考“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對此,復旦大學國際問題專家沈丁立做出上述表示
中國石油運價內外車輛相差42倍,不過是在提醒改革者:改革要付出的努力和決心,也許要超越現有努力的“42倍”。
—針對中國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西安分公司發生的停運事件,南方都市報廖德凱發文稱
40年前,美國石油出口禁令因供應中斷而生,40年后,能源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石油出口禁令的可行性值得思考。
—美國能源部長莫尼茲2013年12月12日表示。對此,《華爾街日報》稱,致密油使得美國石油自給度大幅提高,但出口禁令導致供應過剩,影響就業增加,成為美國能源復興的巨大阻礙
與日本相比,我國產能過剩形成的原因有其獨特性。其中,區域市場分割和地區GDP競爭,是我國獨有的產能過剩的誘因。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史丹表示,建成全國統一、開放、公平的市場,改變評價地區政府政績的唯GDP論,是我國解決產能過剩的制度保障

●攝影/本刊記者 楊春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