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汪宏良,柯俊
(黃石市中心醫院醫學檢驗科,湖北黃石435000)
ICU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黃艷,汪宏良,柯俊
(黃石市中心醫院醫學檢驗科,湖北黃石435000)
目的了解我院近年來ICU患者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常見病原菌的耐藥情況,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參考依據,有效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方法對2012年1月—2013年6月送檢的ICU患者各種標本分離出的病原菌和藥敏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共分離出752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陰性菌544株,占72.34%;革蘭陽性菌158株,占21.01%;真菌50株,占6.65%。革蘭陰性菌構成比明顯高于革蘭陽性菌。最常見的革蘭陰性菌分別是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革蘭陽性菌中居主導地位的是葡萄球菌和腸球菌。主要革蘭陰性桿菌對頭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亞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較敏感;主要革蘭陽性球菌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較敏感。結論ICU患者病原菌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大部分檢出菌存在嚴重耐藥問題,及時監測病原菌變化及耐藥趨勢以指導臨床用藥至關重要。
重癥監護病房;病原菌;耐藥
1.1 標本來源收集我院ICU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感染患者的各類標本(血、痰、咽拭子、尿、分泌物、膿液、胸水、腹水、腦脊液、膽汁、引流液等)。
1.2 細菌的分離鑒定及藥物敏感試驗按臨床微生物學操作規程對各類標本進行接種和培養,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動細菌鑒定儀進行細菌鑒定,少數不能上機鑒定的菌株,采用API板條進行鑒定。藥敏試驗采用K-B法(少量藥敏試驗采用E-test法),結果按CLSI標準進行判讀。
1.3 質量控制定期用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質控菌株進行鑒定和藥敏的質量控制。
1.4 統計學處理應用WHONET5.6統計軟件分析數據。
2.1 病原菌分布2012年1月-2013年6月ICU共送檢2062份標本,分離出752株病原菌,陽性檢出率為36.47%,其中革蘭陰性菌544株(72.34%);革蘭陽性菌158株(21.01%);真菌50株(6.65%)。革蘭陰性菌主要以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和大腸埃希菌為主;革蘭陽性菌以葡萄球菌和腸球菌為主。病原菌的分布及構成比見表1。

表1 ICU 752株病原菌的分布及構成比
2.2 革蘭陰性桿菌的耐藥情況檢出的革蘭陰性桿菌耐藥性強且多為廣譜耐藥,具體結果見表2。
2.3 革蘭陽性球菌的耐藥情況革蘭陽性球菌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較為敏感;對其余的大多數抗菌藥物耐藥。見表3。

表2 主要革蘭陰性桿菌對常用14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表3 主要革蘭陽性球菌對常用10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住院時間較長、免疫功能低下、介入性檢查治療較多以及廣譜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導致ICU患者的病原菌構成以及耐藥性與其他普通住院患者有極大差異[2]。了解ICU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常見致病菌的耐藥特征,對于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和提高抗感染治療水平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院ICU患者分離出的致病菌以革蘭陰性菌為主(占72.34%)。在分離出的革蘭陰性菌中居前四位的是: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和大腸埃希菌,此結果與相關文獻基本相符[3,4]。
分離的革蘭陰性桿菌耐藥情況表明,ICU患者感染的革蘭陰性桿菌對四種及四種以上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超過50%,顯示其具有高耐藥和多重耐藥的特性。碳青霉烯類抗菌藥作為對抗革蘭陰性桿菌最有效的抗菌藥物之一,鮑曼不動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率達到了3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也達到了20%以上,此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這種情況可能與該類藥物在我院ICU的使用情況密切相關。本組革蘭陰性桿菌對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接近或超過50%,故應嚴格限制該類抗菌藥物的使用。鮑曼不動桿菌是ICU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或定植菌[5],而鮑曼不動桿菌的耐藥情況又最為嚴重。由表2可見除阿米卡星、亞胺培南、美洛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外,其余藥物的耐藥率達到了75%以上。因此對于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感染,病房應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一方面對加強環境的消毒和隔離措施,另一方面加強對其耐藥性監測,了解臨床該菌耐藥特點,為控制感染及指導臨床用藥提供依據。
本組分離的革蘭陽性菌以葡萄球菌為主,從表3可看出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替考拉寧較為敏感,其耐藥率低于20%,而對紅霉素、及青霉素較為耐藥。本資料未發現耐萬古霉素葡萄球菌(VRS),但應合理慎用萬古霉素,保護抗生素資源,以減少VRS的產生。腸球菌的耐藥情況比較復雜,既有天然耐藥,又可產生獲得性耐藥[6,7],對常用的抗菌藥物大多耐藥,而臨床治療腸球菌感染的藥物又非常少,因此應重視腸球菌的耐藥情況。
[1]劉傳桂.2010-2011年我院常見病原菌分離及其耐藥性分析[J].海南醫學,2012,23(11):104-106.
[2]年華,褚云卓,王倩.ICU與非ICU病房致病細菌譜及耐藥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07,23(12):1516-1517.
[3]張莉,程利,耿娜,等.ICU病房危重患者革蘭陰性菌感染情況調查及耐藥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2):196-197.
[4]高緒鋒,黃新明,王品,等.皖西地區某醫院ICU多重耐藥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3,31(2):168-170.
[5]謝少清,左改珍.重癥監護病房鮑氏不動桿菌醫院感染暴發及控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661-1663.
[6]劉丹,劉曉峰,潘志雄.醫院感染腸球菌分布特點及耐藥現狀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2):189-190.
[7]張宏星,吳曉燕,耿燕.169株腸球菌耐藥性檢測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0,28(1):96.
R446.5,Q939.92
A
1674-1129(2014)04-0448-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4.031近年來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細菌的耐藥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尤其是重癥監護室(ICU)情況更為嚴重。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長期應用抗菌藥物,故細菌感染率較普通病房高,且感染菌株常為多重耐藥,給臨床治療帶來很大困難。了解ICU患者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常見致病菌的耐藥特征,對于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和提高抗感染治療水平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本文對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送檢的ICU病房患者各種標本分離出的病原菌進行統計分析及耐藥性分析,為臨床合理選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
2014-04-11;
2014-04-30)
汪宏良,主任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