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淑萍,黃麗紅,黃智君
(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330077)
某中心返還血量及用血人群特征分析
樂淑萍,黃麗紅,黃智君
(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330077)
目的全面了解《獻血法》實施以來,本中心返還血量及用血人群特征。方法收集1999年至2011年中心檔案室血費報銷憑證,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卡方檢驗及確切概率法對中心返還血量情況及用血人群特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1999年至2011年間總返還血量不斷升高,2009年后有加速趨勢。6種直系親屬關系中因父子關系用血返還人數最多,本人用血人數最少,但用血量均值卻最高。用血返還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集中于中年人,因癌癥用血人數最多。結論掌握返還血量變化趨勢、用血人群特征及用血原因分布,用實際數據說明“無償獻血、免費用血”制度得到了有力執行,并可間接反映臨床用血特征。
用血返還;用血人群特征;檔案數據
自1998年10月1日《獻血法》頒布實施以來,獻血者用血返還已成為采供血機構提供獻血服務的一項重要的內容。為全面了解返還情況,筆者對1999年至2011年江西省血液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用血返還情況進行了資料收集和統計分析,幫助社會大眾全面了解無償獻血事業,營造良好的采供血社會環境。
收集1999年至2011年中心檔案室血費報銷憑證,統計各年度用血人次、返還血量,用血返還人群年齡、親屬關系,用血原因等數據,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卡方檢驗及確切概率法對中心返還血量情況及用血人群特征進行統計分析。
2.1 1991年至2011年各年度返還血量情況見表1及圖1所示。

表1 1999年-2011年各年度返還血量明細表

圖1 1999年-2011年返還血量趨勢圖
2.2 1999年-2011年用血返還人群中男性1368人(43.71%),女性1762人(56.29%)。根據國家統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齡段劃分方法[1],將用血返還人群分為4組,結果見表2。用血親屬關系分布及各關系平均用血量見表3。

表2 1999年-2011年用血返還人群年齡分組

表3 1999年-2011年用血返還親屬關系分布及各關系平均用血量
2.3 用血原因前5位分布情況見表4。分別將癌癥、骨折和白血病用血人數以及女性因妊娠和子宮肌瘤用血人數按表2年齡段進行分組比較(見表5),結果均有統計學意義。

表4 1999年-2011年用血原因前5位分布情況

表5 用血返還人數按年齡段分組比較
“無償獻血,免費用血”是我國無償獻血制度的主要內容,1998年10月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第十四條規定,保證獻血者及其直系親屬免費用血是采供血機構獻血服務的一項基本內容。血費報銷憑證是采供血機構的財務憑證之一,通常作為財務檔案進行管理,本次研究表明其所包含數據具有一定的分析價值。
3.1 通過血費報銷檔案數據的收集和統計分析,有效掌握返還血量趨勢、用血人群特征及用血原因分布從本文結果可看出,1999年至2011年間總返還血量不斷升高,2009年后有加速趨勢,說明用血返還政策給予獻血者極大回報,尤其在2010年至2011增長101.11%~103.51%。
在用血返還的3130獻血者中,6種直系親屬關系中父子關系用血人數最多,本人用血人數最少,只有8.12%,但本人用血量均值卻最高。女性用血返還人數高于男性,為56.29%。從用血年齡分組情況看,用血人群主要集中于35~59歲的中年組,其次為>60歲的老年組。
用血原因排名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癌癥、骨折、妊娠、子宮肌瘤和白血病。對女性而言,因妊娠和子宮肌瘤用血的人數在不同年齡組分布有差異,子宮肌瘤集中于35~59歲的中年組,而妊娠集中于15~34歲的青年組。癌癥、骨折和白血病的用血人群年齡分布同樣存在差異,癌癥和骨折用血者多發于中老年組,而白血病用血者則分散于各年齡組。這一結果顯示用血原因的年齡分布特征與疾病易發年齡相符。
3.2 通過分析返還血量趨勢和用血原因,可間接掌握臨床用血特征本文結果所示的返還血量升高趨勢,說明“無償獻血、免費用血”制度得到了有力執行,也間接反映臨床用血量存在逐年升高趨勢。另外,通過對用血原因的數據整理和分析,可有效掌握臨床用血疾病的分布情況。
血液是不可制造的寶貴資源,在血源緊張的大環境下,為節約血液,合理用血已成為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我國臨床輸血工作雖已逐步邁上科學化、正規化的道路,但血液濫用亂用的問題在所難免[2]。采供血機構定期收集用血數據,在有效掌握所供醫院的臨床用血情況的同時,對臨床合理用血可起到一定監督作用。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OB/OL].http://www.gov.cn/gzdt/2011-04/28/content_1854048_2.htm,2011-4-28.
[2]張明剛.臨床合理用血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8):490-491.
R457.1+2
A
1674-1129(2014)04-0475-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4.045
2014-05-14;
2014-06-03)
黃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