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劍蕓
(橫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西橫峰334300)
·經驗交流·
社區中老年人群血脂相關分析
葉劍蕓
(橫峰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西橫峰334300)
社區中老年人群;血脂質水平;膳食結構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生活方式及生活節驟也有了較大的改變,高脂血癥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現就社區中老年人群血脂水平進行分析。
1.1 研究對象本轄區內50歲以上中老年人,共1103例,年齡55~86歲;其中,男472例,年齡55~86歲;女631例,年齡56~79歲。
1.2 材料藍韻1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藍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體外診斷試劑,湖南永和陽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產品;TG、TCH、HDL、LDL配套校準品及質控品,日本利德曼產品;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江西洪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產品。
1.3 方法受檢者低脂飲食一日,次日晨采集空腹靜脈血3ml于真空采血管內,37℃水浴靜置30min,3000r/min離心5 min,分離血清上機檢測。血脂水平異常者,低脂飲食一周后復測。
1.4 質量控制(1)本批次體檢前,本實驗室與我縣人民醫院檢驗科進行檢測結果比對,比對結論為“兩實驗室檢測結果具有可比性”;我縣人民醫院檢驗科多年持續參加江西省臨床檢驗中心組織的實驗室間質量評價活動,成績均優秀。(2)每一檢測批次檢測2水平質控品,結果均在控。
1.5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103例社區中老年人群血脂檢測結果如下:TG:1.43±0.86mmol/L;TCH:5.06±1.25mmol/L;HDL: 1.38±0.40mmol/L;LDL:3.11±0.98mmol/L。
社區中老年人群血脂檢測異常結果及一周后復測結果統計及社區中老年人群血脂檢測各項目陽性率見表1。

表1 社區中老年人群血脂檢測異常結果及一周后復測結果統計
脂質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物質基礎,血脂質異常與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1-3]。脂質代謝異常病例中,血清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常常伴隨著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下降,造成血管內壁膽固醇清除障礙,致使膽固醇在動脈內壁蓄積,繼而形成粥樣硬化斑塊;血脂質異常還使血液黏度增加,造成血流減慢,使血栓形成的風險大大增加。高血壓病、冠心病的發病與內皮損傷有關,而高膽固醇血癥及OX-LDL是引起內皮損傷的因素之一,降低血脂有益于血管內皮功能的改善[4,5]。我國已將血清脂質檢測納入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健康體檢項目,該措施的實施對脂質代謝紊亂綜合征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控制及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本批體檢對象為50歲以上的城鄉中老年社區居民,各項目檢測結果均值均在正常參考范圍內,但各項目陽性率均超過10%,其中TG陽性率最高,達到21.4%,陽性率最低的HDL也高達14.4%。值得注意的是,LDL的陽性率高于TCH的陽性率,表明在脂質代謝紊亂的發生發展過程中LDL的升高可能更早于TCH的升高。
有研究表明[6,7],膳食結構和體力活動等生活方式與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生和控制關系密切。本批次體檢發現:脂質水平異常人群低脂飲食一周后復測,其結果較首次檢測結果均有顯著的變化,其中TG、TCH和LDL顯著下降,HDL顯著升高,表明調整膳食結構對脂質代謝紊亂的發生與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黃震華.血管內皮功能減退的檢測和防治[J].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2001,28(7):280-281.
[2]錢學員.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譜與代謝綜合征[J].中華內科雜志,2000,39(2):79-80.
[3]桂曉美.3400人體檢血脂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2,30(2):69-70.
[4]張原莉,張海東,杜振蘭.腦出血、腦血栓病發生與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關研究[J].泰安醫學院學報, 2002,23(3):243-244.
[5]曹貴方,楊期東,劉運通,等.年輕腦出血患者的血脂分析[J].卒中與神經疾病,2001,8(4):213-214.
[6]江國虹,李靜,潘怡,等.膳食、體力活動與慢性病的關系的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7,15(2):94-96.
[7]李熙,郭海英.成年居民體力活動與慢性病的相關回歸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0,32(1):108-111.
R446.11+2
B
1674-1129(2014)04-0488-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4.04.052
2014-03-03;
201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