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瑞 郭位先 張曉朦 張 冰 楊 冰 盛曉光 趙夢迪
(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100102)
基于數據挖掘的國醫大師顏正華含赤芍處方用藥規律研究
吳嘉瑞 郭位先 張曉朦 張 冰 楊 冰 盛曉光 趙夢迪
(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100102)
目的:探討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處方用藥規律。方法:在收集處方的基礎上,基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構建數據庫,使用軟件的統計報表模塊、數據分析模塊,關聯規則apriori算法等數據挖掘方法,分析含赤芍處方中單味藥物頻次、藥物組合頻次、關聯規則與核心藥物組合等。結果:含赤芍處方常用于治療眩暈、胃痛、痹證等病證,高頻次藥物包括牡丹皮、白芍、陳皮等;高頻次藥物組合包括“丹參,赤芍”“白芍,赤芍”“赤芍,陳皮”等,置信度為1的關聯規則包括“甘草->赤芍”“牡丹皮->赤芍”“牛膝->赤芍”“白芍->赤芍”等。結論:顏正華教授含赤芍處方所用藥物多具有理氣活血之功效,用藥集中,組方法度清晰。
赤芍;數據挖掘;關聯規則
顏正華教授是國醫大師、首都國醫名師,診療經驗豐富。既往研究表明,赤芍是顏正華教授處方中出現頻次較高的藥物之一,其長于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是治療瘀血兼熱或血熱有瘀病證的常用藥[1-2]。本研究收集、整理顏正華教授含赤芍處方,并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軟件,應用數據挖掘方法,分析含赤芍處方的藥物頻次、核心組合與高置信度關聯規則等,希冀為繼承、發揚顏正華教授學術思想提供參考。
1.1 處方收集 從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出診處方中收集整理出含有赤芍的處方1 219首。
1.2 分析軟件 本研究采用“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V2.0.1)”軟件為研究平臺,軟件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提供。
1.3 處方的錄入與核對 將上述篩選出的處方錄入“中醫傳承輔助平臺(V2.0.1)”中,錄入完成后,由雙人負責數據的審核,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3-6]。
1.4 數據分析 通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V2.0.1)”軟件的“統計報表系統”的“處方統計”功能以及“數據分析系統”的“處方分析”功能開展研究[7-11],主要研究包括藥物頻次統計、組方規律分析(包括聚類分析、提取組合、網絡化展示等)。
2.1 中醫疾病情況分析 1 219首含有赤芍的處方共涉及40種中醫疾病,其中頻次較高的疾病包括眩暈、胃痛、風濕痹證、胸痹等,頻次前20位的藥物見表1。
表1 含赤芍處方涉及中醫疾病情況
2.2 常用藥物頻次分析 在1 219首處方中,出現頻次較高的藥物包括赤芍、丹參、白芍、陳皮等,前20位藥物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含赤芍處方中出現頻次前20位的藥物情況
2.3 高頻次藥物組合與關聯規則分析 用關聯規則挖掘方法,在支持度≥20%,置信度≥0.9的條件下開展研究,得到常用藥物組合共37個,其中2味藥的組合有27個,3味藥的組合10個,具體見表3。置信度為1條件下的關聯規則包括“甘草->赤芍”“牡丹皮->赤芍”“牛膝->赤芍”“白芍->赤芍”,具體見表4,關聯規則網絡圖見圖1。
表3 含赤芍處方的用藥高頻核心組合分析(支持度≥20%,置信度≥0.9)
表4 含赤芍處方關聯規則分析(支持度≥20%,置信度=1)
圖1 處方常用藥物關聯規則網絡圖(支持度≥20%,置信度=1)
2.4 含赤芍處方核心藥物組合深度分析 根據表3中所示高頻次藥物組合,選取其中具代表性的3個組合“赤芍,丹參”“赤芍,白芍”“赤芍,陳皮”進行深入分析,分別設置支持度為10%、20%、30%,制作不同支持度條件下的藥物組合網絡圖,詳見圖2、圖3和圖4。在圖2、圖3和圖4中,從左至右橫向來看,當支持度為10%時,顯示出的藥物數量較多,可以較全面的顯示出藥物組合的臨床使用情況;當支持度為20%時,藥物數量有所減少,只顯示置信度和支持度更高的藥物組合;當支持度上升至30%時,將使用頻率最高的核心組合明顯的展示出來。在圖2、圖3和圖4中,從上至下縱向來看,當支持度為20%時,3個圖均有白芍、赤芍、丹參,圖3、圖4均有白芍、赤芍、丹參、陳皮、酸棗仁、香附,核心藥物群逐漸明確,凸顯出藥物組合之間的共性。在支持度為30%時,更加清晰展現出了各藥物組合之間的共性。
1)赤芍與活血調經藥聯用:如赤芍-丹參。
圖2 含“赤芍—牡丹皮”處方常用藥物組合網絡
2)赤芍與補血藥聯用:如赤芍—白芍。
圖3 含“赤芍—白芍”處方常用藥物組合網絡
3)赤芍與理氣藥聯用:如赤芍—陳皮。
圖4 含“赤芍—陳皮”處方常用藥物組合網絡
2.5 含赤芍處方主治疾病的用藥規律分析 選擇“眩暈”“胃痛”為目標研究疾病,分別設置支持度為30%、40%、50%,置信度≥0.9,制作不同支持度條件下的藥物組合網絡圖,詳見圖5、圖6。由圖5可以看出,治療眩暈用藥的核心組合藥物包括赤芍、白芍、丹參、天麻、牛膝、首烏藤、白蒺藜、白菊花等,其中赤芍、白芍、丹參、牛膝入血分,為活血祛瘀、涼血、補血之品,天麻平肝息風止痙,首烏藤養心安神,白蒺藜、白菊花長于平肝潛陽,諸藥合用,共奏平肝、活血之效。由圖6可以看出,治療胃痛用藥的核心組合為赤芍、白芍、煅瓦楞子、旋覆花、佛手、陳皮、香附等,其中赤芍、白芍活血、柔肝止痛,佛手、陳皮、香附疏肝和胃,煅瓦楞子、旋覆花行氣降逆,治酸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疏肝和胃之效。
圖5 含赤芍的治療眩暈處方常用藥物組合網絡圖
圖6 含赤芍的治療胃痛處方常用藥物組合網絡圖
本研究應用數據挖掘關聯規則等方法對顏正華教授含赤芍處方的用藥特點進行了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含赤芍處方的臨床應用廣泛,包括眩暈、胃痛、痹證、胸痹、脅痛、不寐、反酸、頭痛等多種病證;處方中赤芍常與補血、理氣、安神類藥物同用,如丹參、白芍、陳皮、香附、炒酸棗仁等。在基礎分析之后,本研究從支持度的不同層次(10%、20%、30%)進行藥物組合對比分析,目的是提取出與赤芍有關的常用核心組合,此種方法既能體現各藥物組合之間的個性特征,又能反映出不同組合中赤芍藥對共性的核心組合,通過橫向和縱向對比分析藥物之間的規律,從共性與個性中對比分析,為在研究中發現、總結規律提供了一種良好的方法[12-14]。
從治療疾病的角度,本研究選取含赤芍處方涉及頻次較高的眩暈和胃痛為例進行分析。從疾病概念和病因病機分析,眩暈是由于情志、飲食內傷、體虛久病、失血勞倦及外傷、手術等病因,引起風、火、痰、瘀上擾清空或精虧血少,清竅失養,以頭暈、眼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肝膽病證。胃痛是由于胃氣阻滯,胃絡瘀阻,胃失所養,不通則痛導致的以上腹胃脘部發生疼痛為主癥的一種脾胃腸病證。上述兩種疾病雖然概念迥異,但從病機分析,均多與肝陽、肝氣之異常有關,肝陽上亢可引起眩暈,肝氣郁結克脾可引起胃痛,故而兩病雖然病位不同,但用藥卻有相似之處,如圖5、圖6中支持度為40%時均包括“赤芍、白芍、丹參”3味藥,這3味藥聯用,活血化瘀止痛,清熱涼血瀉(肝)火,可用于瘀血阻滯兼肝火盛者,無論眩暈、胃痛,凡屬此證皆可選用。其中圖5中還多見重鎮平肝藥,如龍骨、牡蠣等,圖6中還多見理氣止痛藥,如佛手、陳皮等,為分別針對眩暈和胃痛病機所設。這充分體現出了顏教授在診治過程中的“異病同治”理念和靈活配伍思想[15-16]。
綜上所訴,本研究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應用數據挖掘方法對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含赤芍處方用藥規律進行了挖掘研究,展示并比較分析了不同支持度條件下的藥物組合特點,以及在治療不同疾病中的用藥規律,獲得了既往傳統研究未發現的新知識、新信息,為顏正華教授用藥規律的深入挖掘和傳承提供了參考。當然,數據挖掘研究所得的數學模型及其分析結果須與名醫個人經驗結合并通過臨床予以驗證,也須與其他數據挖掘方法研究結果進行綜合比較,以獲得全面準確的研究結果。希冀本研究為名老中醫經驗挖掘方法的探索提供新思路[19-20]。
[1]吳嘉瑞,張冰.國醫大師顏正華臨床經驗實錄[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22-32.
[2]張冰,吳嘉瑞.顏正華治學思想探析[J].中醫雜志,2012,53(7):550-552.
[3]唐仕歡,陳建新,楊洪軍,等.基于復雜熵聚類方法的中藥新藥處方發現研究思路[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09,11(2):225.
[4]李健,盧朋,唐仕歡,等.基于中醫傳承輔助系統的治療肺癰處方用藥規律分析[J].中國實驗處方學雜志,2012,18(2):254-257.
[5]申丹,唐仕歡,盧朋,等.含人參中成藥用藥規律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3,36(12):2027-2032.
[6]吳嘉瑞,童有健,張曉朦,等.基于關聯規則和復雜系統熵聚類的鄧星伯治療肺系病證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7):223-226.
[7]吳嘉瑞,郭位先,張冰,等.基于關聯規則和復雜系統熵聚類的顏正華教授治療風濕痹證用藥規律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3):696-699.
[8]武西芳.中藥加綜合療法治療慢性重癥肝炎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5,11(8):635-635,637.
[9]曹發龍,楊國利.涼血解毒湯治療尋常痤瘡50例[J].陜西中醫,2005,26(12):1278-1279.
[10]祁愛蓉,易鐵鋼,劉學耀,等.滋腎解毒活血中藥對狼瘡性腎炎系膜增殖的影響[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4(2):104-108.
[11]吳嘉瑞,唐仕歡,郭位先,等.基于數據挖掘的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研究述評[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4):614-617.
[12]吳嘉瑞,郭位先,張冰,等.基于數據挖掘的國醫大師顏正華含陳皮處方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4):618-622.
[13]張秀玲,陳昭,張晶,等.活血逐瘀湯聯合西藥外敷治療尋常型銀屑病30例[J].陜西中醫,2010,31(8):1032-1033.
[14]吳嘉瑞,郭位先,張曉朦,等.基于數據挖掘的國醫大師顏正華治療咳嗽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4):623-626.
[15]吳嘉瑞,郭位先,黃秀勤,等.基于數據挖掘的孟河名醫馬培之治療咯血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4):627-630.
[16]吳嘉瑞,郭位先,張曉朦,等.基于數據挖掘的孟河名醫馬培之治療痰飲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4):631-633.
[17]吳嘉瑞,郭位先,張冰,等.國醫大師顏正華教授用藥劑量規律數據挖掘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4):1046-1049.
[18]郭位先,吳嘉瑞,張冰,等.基于關聯規則和復雜系統熵聚類的顏正華教授治療血瘀證用藥規律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5):218-221.
(2014-04-28收稿 責任編輯:王明)
Data M ining Analysis on the M edication Rules of State M edical M aster Yan Zhenghua's Prescriptions w ith Radix Paeoniae Rubra
Wu Jiarui,Guo Weixian,Zhang Xiaomeng,Zhang Bing,Yang Bing,Sheng Xiaoguang,Zhao Mengdi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102,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medication rules of Statemedicalmaster Yan Zhenghua.Methods:The prescriptions including Radix Paeoniae Rubra that built by Pro.Yan were collected to build a database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nheritance assist system.After analyzing the statistical reportsmodule and the data analysismodulewhich were from TCM inheritance assist system,themethods of data-mining including association rules and apriori algorithm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frequency of singlemedicine,the frequency of drug combination,the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drugs and core drug combinations of prescriptions that all included Radix Paeoniae Rubra.Results:The prescriptions including Radix Paeoniae Rubra were commonly used to treatmegrim,stomach-ache,arthralgia-synadrome and other syndromes.The highest frequency used drugswere Cortex Moutan,Radix Paeoniae Alba,Pericarpium CitriReticulatae.Themost frequency drug combinationswere“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Radix Paeoniae Rubra”,“Radix Paeoniae Alba,Radix Paeoniae Rubra”,“Radix Paeoniae Rubra,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The drug association ruleswhose confidence levelwas1 were“Radix Glycyrrhizae->Radix Paeoniae Rubra”,“Cortex Moutan->Radix Paeoniae Rubra”,“Chaff Flower Root->Radix Paeoniae Rubra”,and“Radix Paeoniae Alba->Radix Paeoniae Rubra”.Conclusion:The drugs in the prescriptions containing Radix Paeoniae Rubra that built by Pro.Yan mostly have the effects of regulating the flow of qi and invigorate blood circulation,which reflects the clearly thoughts when making prescriptions.
Radix Paeoniae Rubra;Datamining;Association rules
R249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4.11.038
北京市中醫藥科技發展基金課題(編號:JJ-2010-70);北京中醫藥大學科研創新團隊項目資助(編號:2011-CXTD-14);北京中醫藥大學“重點學科”開放課題(編號:2013-ZDXKKF-19);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編號:2007BAI10B01)
張冰,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臨床中藥學研究,Tel:(010)84738606,E-mail:zhangbing6@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