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在任外國國家元首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瑪格麗特二世在和平廣場沉思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前中)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時走過和平廣場
2014年4月27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迎來了一位特別的憑吊者——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她成為首位參觀紀念館的在任外國國家元首。
瑪格麗特二世在抵達南京時表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記錄了77年前在這個美麗城市發生的最黑暗的一段歷史。我們無法改變殘酷的歷史,但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經驗和教訓。今天,我們紀念它,不但要回顧過去,還要面向未來。
10時許,女王和亨里克親王一行步入館內。走廊上,一幅幅丹麥友人辛德貝格當年救助中國難民的照片史料十分醒目,館長朱成山向女王介紹了辛德貝格在南京救助中國難民的歷史。走廊外,紀念館工作人員彈著鋼琴,唱著《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玫瑰》。
2004年,辛德貝格的故鄉奧胡斯市將當地的一種黃玫瑰命名為“永遠的南京·辛德貝格黃玫瑰”。現在,這里的和平廣場上就盛開著這樣的黃玫瑰,女王在黃玫瑰前駐足欣賞。女王還在這里邂逅了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蘇國寶。今年87歲的蘇國寶老人告訴女王,南京大屠殺時自己只有10歲,很多難民住在辛德貝格參與建立的難民營中。辛德貝格親手交給他一塊大洋,還有一些大米。如今,老人與辛德貝格的親屬還時常往來。辛德貝格的外甥女瑪麗安也隨女王到訪南京,與老人共敘友誼。女王和親王還在和平廣場為和平樹培土澆水,并親手插上一枝黃玫瑰。
此前,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等,都曾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訪問,但是在任國家元首參觀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尚無先例。
【相關鏈接】
辛德貝格全名伯恩哈爾·阿爾普·辛德貝格。1911年,辛德貝格出生于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1937年冬至1938年春,他受雇于丹麥史密斯公司,在南京棲霞地區的江南水泥廠維護水泥生產設備。
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辛德貝格與他的德國同事以及江南水泥廠的留守職工,一起設立了江南水泥廠難民區,保護了江南水泥廠旁難民營里約兩萬名中國人,并為南京城內從事人道救助的國際人士提供消息和食品。他將被日軍殘害的中國人從郊區送往醫院,并在廠里建立診療所。
為阻止日本人進入難民區,辛德貝格還在水泥廠周圍插滿丹麥和德國國旗。辛德貝格記錄了日軍罪行的許多案例,將報告遞交給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
1938年3月,在日軍逼迫下,辛德貝格離開了南京。1939年,辛德貝格加入了美國商船隊。他1984年4月因病去世,骨灰撒入大海。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辛德貝格的事跡湮沒在歷史之中。直到見證南京大屠殺的《拉貝日記》被發現,辛德貝格這個在日記中被多次提及的名字才逐漸為外界所知曉。
(均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