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魁,孟新珍
前期研究對2009年中國西部某地突發群體性暴力事件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做了一定程度的調查分析[1-4],但并未涉及維穩地區間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差異的研究。維穩官兵面對陌生復雜的維穩環境,大部分沒有參戰經歷,隨著時間的推移,容易產生疲勞、孤獨、焦慮、松懈等心理情緒,極易出現種種心理不適和心理障礙。新疆南部地區(南疆)是維穩的特殊區域(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社會治安等受到威脅較重的區域),形勢嚴峻,任務繁重。為此,本研究探討了新疆南北地區間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的差異及南疆地區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的影響因素,為更好地開展應激條件下維穩部隊心理服務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1.1 研究對象 2009年7月25—28日,采用橫斷面隨機抽樣方法,從南疆所有維穩部隊中整群抽取了2個維穩部隊共240名官兵作為研究對象,從新疆北部地區(北疆)所有維穩部隊中整群抽取了2個維穩部隊共240名官兵作為對照。所有受檢對象均排除心理和心身疾患、藥物及酒精依賴史。
1.2 研究工具
1.2.1 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危機干預中心推薦的事件沖擊量表(IES)[5]該量表共22個條目,包括闖入性、回避性、警覺性3個維度,主要用于評定反應事件沖擊人們出現的心理應激反應。3個維度得分相加為量表總分。量表總分≥33分,闖入性≥17分,回避性≥17分,警覺性≥0分有意義,即得分越高心理應激反應越明顯。量表各個條目與總分之間的相關分析表明,相關系數為0.613~0.834(P<0.01),表明這些條目具有較好的區分度。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55(P<0.01),折半信度為0.947,說明此次測驗具有較高的可靠性。量表各因子之間相關系數為0.867~0.888(P<0.01),各因子與量表總分的相關系數為0.952~0.961(P<0.01),量表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對量表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因素,正交方差最大旋轉,根據原始文獻限定抽取3因素,各因子條目的因素負荷取值在0.30以上,獲得了特征值大于1的闖入性因子、回避性因子、警覺性因子3個因子,3個因子可以解釋總體方差的65.063%,表明該量表在維穩官兵中具有較好的構念效度。
1.2.2 自行設計一般情況調查表 內容主要包括一般資料(如年齡、民族、婚姻、級別、文化程度等)、自己是否目睹暴力事件過程、自己是否受過傷、親友有無遇難、親友有無受傷、維穩城市安全狀況對自己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等。
1.3 研究方法 問卷根據被試者所在單位進行團體施測,測評前由主試詳細講解說明,要求被試者在理解量表條目的情況下如實回答,被試者獨立答卷。為解除受試者的心理顧慮,采用不記名方式。根據樣本資料是否完整進行篩選,南疆部隊發放240份問卷,得到有效回收216份,有效回收率為90.0%;北疆部隊發放240份問卷,得到有效問卷211份,有效問卷率為87.9%。兩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具有可比性。

2.1 南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比較 南、北疆維穩官兵IES總分和闖入性、警覺性因子得分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1),而回避性因子得分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 南疆維穩官兵IES總分與受過傷、親友遇難、城市安全度呈正相關(P<0.05),與年齡、文化程度、目睹暴力事件呈負相關(P<0.05);闖入性因子得分與受過傷、親友遇難呈正相關(P<0.05),與年齡、目睹暴力事件呈負相關(P<0.01);回避性因子得分與受過傷、親友遇難、城市安全度呈正相關(P<0.05),與年齡、文化程度、目睹暴力事件呈負相關(P<0.05);警覺性因子得分與親友受傷呈正相關(P<0.05,見表3)。
Table2 Comparison of mental stress conditions of officers and soldiers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regions in Xinjiang

組別例數總分闖入性回避性警覺性南疆216510±61192±43194±38124±37北疆211481±54186±29191±49105±37t值67572808111710329P值0000000502650000

表1 南北疆維穩官兵一般情況比較
注:*為χ2值

表3 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影響因素的相關分析(r值)
注:*P<0.05,△P<0.01
2.3 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IES總分為因變量,以南疆維穩官兵一般情況為自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受過傷、目睹暴力事件和城市安全度進入IES總分回歸方程(見表4)。
表4 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Table4 Multifactor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in mental stress conditions of officers and soldiers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southern regions in Xinjiang

偏回歸系數標準誤標準化偏回歸系數t值P值年齡-06560131-0310-50090000受過傷41612021013620690041目睹暴力事件-20930786-0166-26610008城市安全度13450641013620970037
本研究結果顯示,南疆維穩官兵IES總分和闖入性、警覺性因子得分高于北疆維穩官兵,提示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反應較北疆維穩官兵更為明顯,南疆維穩官兵的心理應激狀況受到維穩環境的影響。相對于北疆,南疆維穩形勢更加嚴峻,民社情更加復雜,部分官兵目睹暴力事件血腥場面,官兵的情感意志可能受到強烈沖擊,易引起恐懼焦慮、疲勞壓力心理變化,表現為消沉、疲勞、壓抑[1],提示南疆執勤官兵是心理教育、心理咨詢、心理疏導的重點。綜合前期研究結果發現[1-3],維穩前1個月是維穩官兵心理應激反應的明顯期,也是心理干預的關鍵期,與國外研究結果一致[6]。
本研究結果顯示,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與年齡、文化程度、目睹暴力事件、是否受過傷、親友有無遇難、城市安全度均相關,進一步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發現,年齡、目睹暴力事件、受過傷和城市安全度是影響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的重要因素。其中年齡對南疆維穩官兵心理應激狀況的影響最大,其次為目睹暴力事件,而受過傷、城市安全度影響相對較小。年長的官兵較年輕的官兵面對應激環境能夠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在部隊經歷多,社會經驗豐富,心理逐步成熟,處理軍事任務、人際關系、個人發展等方面更加成熟,心理應激反應較輕[1]。在執勤中目睹血腥場面,南疆維穩官兵面對人員傷亡,其情感意志易受到強烈的沖擊,加之執勤強度大、休息時間少、執勤時間長、標準要求嚴、生活條件差等因素的影響,再之面對維穩地區的民族政策的復雜性和維穩執勤中受過傷,易造成創傷事件場景重現,強烈的心理痛苦煩惱,睡眠障礙和情緒不穩定等,這是心理應激障礙發生的一個顯著的危險因素[7-8]。以上因素的存在,易出現焦慮、抑郁、壓抑、睡眠障礙、軀體化癥狀等應激后壓力癥候群癥狀,使南疆維穩官兵感覺到執勤區域危險性大、情緒緊張、安全感降低。
南疆維穩官兵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反應,且會長時間的存在[9],勢必影響南疆維穩官兵的心理健康狀況。因此,必須及時提供能動的社會支持,針對一般情況特點進行分層心理危機干預,營造和諧寬松氛圍,增加南疆維穩官兵的安全感、自我效能感,減輕維穩官兵精神壓力,對維護南疆維穩官兵心理健康狀況和后期南疆維穩官兵心理健康維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丁魁,林成宏,孟新珍.執行特殊任務官兵心理應激特點及其相關因素[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1,29(2):103.
2 丁魁,林成宏,孟新珍,等.突發性群體暴力事件執勤官兵心理應激狀況調查調查[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1,17(2):130-131,146.
3 丁魁,林成宏,孟新珍.突發群體性暴力事件執勤官兵不同時段心理健康水平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6):683.
4 孟新珍,丁魁.某部應對突發群體性暴力事件心理干預的做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4) :500-502.
5 Evac S, Mardi J, Horowi TZ.Impact of event scale:Psychometric properties[J].Br J Psychiatry,2002,180:205-209.
6 Schnyder U, Wittmann L, Friedrich-Perez J, 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accidental injury:Rule or exception in Switzerland?[J].Psychother Psychosom,2008,77(2):111-118.
7 Ducrocq F, Vaiva G, Cottencin O,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post-traumatic depression and major depressive.episode:Literature[J].Encephale,2001,27(2):159.
8 Witteveen AB, Bramsen I, Twisk JW, et al.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rescue worders eight and one-half years after professional involvement in Amsterdam air disaster[J].Journal of Nervous﹠Mental Disease,2007,195(1):31.
9 王玉玲,姜麗萍.災害事件對人群的心理行為影響及其干預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1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