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鮑明圣
高清晰度電視從2008年中央電視臺開路傳播以來,發展迅猛。它以1920×1080的高分辨率、16:9寬幅比、5.1環繞聲的音響,提供給廣大電視觀眾更高的收視收聽效果。但是,高清電視的發展,必須要兼顧現有標清受眾的收視效果。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臺址以高清演播室群、全臺網制播系統為基礎制作出符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高標清同播規范的高清電視節目。結合安徽廣播電視臺演播室節目錄制實踐探討演播室錄制技術方案,著重介紹演播室輸入視頻信號格式和輸出視頻信號格式,達到行之有效的演播室錄制技術方案。
安徽廣播電視臺新址高清演播室自2013年10月投入使用以來,制作了大量的自辦高標清同播節目,演播室群和全臺制作網絡實現互聯互通,可以達到無帶化制作,簡化了整個節目的制作流程,節省了節目制作成本。新臺址一期新建非時政新聞類高清演播室有四個260平方米演播室、一個600平方米演播室、一個1000平方米演播室、一個1200平方米演播室和前期建設的2000平方米和3600平方米演播室系統。考慮到現在的節目大部分還是標清節目,這些演播室視頻系統設計采用高清制作系統,具備標清制作能力,可進行高標清混合制作,所有演播室都可以實現演播室直播功能。
高標清同播初期必須以“立足標清、面向高清”為總體定位。高清電視頻道的播出,不能對現有標清電視的播出造成影響,要保證標清電視的播出安全,因為初期階段,主要的電視觀眾是標清電視受眾。所以,在進行演播室系統的設計、建設和電視節目的前期錄制中首先要確保標清電視業務的播出安全,在此基礎上發展高清電視業務,同時隨著電信技術的發展,演播室建設要以和全臺網實現互聯互通的高清網絡化制播體系為主要目標。安徽廣播電視臺電視序列制作中心以新臺址高清演播室群建設為契機,前期設計中充分考慮到了高清電視發展的技術水平,同時也兼顧安徽廣播電視臺電視序列制作中心自辦演播室電視節目大部分還是標清電視的現狀,在系統設計上采用高清設計,高標清制作的方案,建成的演播室群和全體網實現互聯互通的,實現網絡化管理和資源整合的優勢,在260平方米直播演播室群中,實現群內共用,群間共享,直播中相互備份,確保電視播出安全。圖為高清演播室錄制系統圖。

高清電視在視頻上主要是幅型比16:9,根據人眼特性,高清電視16:9的寬幅比與標清電視4:3的幅型比相比,能夠讓觀眾獲得更加真實的臨場感,同時高清電視圖像分辨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標清電視的分辨率是720×576,高清電視的分辨率是1920×1080,基本上是標清電視的四倍,高清電視顯示的畫面更加細膩、真實。但是標清和高清是兩種不兼容的電視制式,標清、高清電視在寬幅比、分辨率和伴音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尤其是寬幅比方面給高標清電視同播提出了復雜的技術要求。在高標清電視同播中,電視伴音可以按照高清電視雙聲道或者5.1聲道制作高清播出,標清播出時直接下變換成標清電視伴音單聲道播出即可,但是圖像寬幅比高標清同播需要進行上下變換。高清電視下變換為標清電視方式有信箱模式、切邊模式和擠壓模式,在高標清電視同播的前期階段因高清素材不足也會遇到標清電視上變換為高清電視的情況。在進行這類圖像上下變換過程中我們要保證不產生圖像變形,盡量保證寬幅比統一。
下面結合工作實踐從幾個方面談談選擇怎樣的演播室錄制視音頻格式便于制作、存儲和傳輸高標清同播電視。
在高標清同播電視演播室制作中,輸入到切換臺的視頻信息原則上都需要是16:9的高清視頻電視信號。根據不同的節目類型,以及節目組的要求,演播室攝像機拍攝高清畫面時,構圖主要有4:3和16:9兩種方式。采用4:3保護框構圖方式拍攝的高清電視畫面在采用切邊模式下變換為標清電視后圖像完整,符合目前電視觀眾的收視習慣,缺點是播出的高清電視構圖不好看,影響高清電視觀眾的收視效果,而且存儲的素材將來使用時,畫面效果不好;采用16:9構圖的電視畫面缺點是在采用切邊模式下變換成標清電視時收視效果不好,優點是高清電視收視效果好,存儲的素材后期使用比較好。這兩種構圖拍攝方式不可兼顧,根據高標清電視不同的發展階段,可以建議節目組采用合適的構圖方式進行高清拍攝。根據高清電視的發展尤其是高標清電視受眾的變化,我們把高標清同播分為前期階段和中、后期階段,在不同的階段構圖方式有所側重。
(1)高清電視的前期階段
在這個階段,高清頻道觀眾群不高,標清頻道觀眾是主要的收視群體,因此在演播室拍攝構圖必須照顧大多數標清觀眾的收視習慣,在此基礎上兼顧高清的收視效果,同時積累高清電視素材。安徽廣播電視臺電視序列制作中心高標清同播的前期階段,建議節目組采用4:3保護框構圖拍攝,便于下變換為標清素材直接播出,達到最佳收視效果。
(2)高標清同播的中、后期階段
在這個階段,高清頻道觀眾是已經發展成為主要的收視群體,在此階段建議節目組演播室攝像機采用16:9構圖拍攝畫面,優先考慮高清觀眾的收視效果。
(3)網絡播放服務器直接播放或者備份放機播放的素材
為了統一畫面格式和符合高標清同播技術要求,新廣電中心演播室錄制對這類視頻信號建議節目組提供1920×1080的16:9視頻信號。在高標清同播前期階段,高清素材少,大量的標清素材需要上變換成高清素材,建議采用左右加相似畫面的彩色底紋(也可以直接加黑邊)進行上變換。在高標清同播的中、后期階段,節目組已經儲存了大量的高清視頻素材,建議節目組采用全部高清素材進行前期編輯,提高節目的收視效果。
演播室數字高清節目通過采樣和量化編碼后,經演播室接口板有三種輸出途徑。
(1)送高清綜合制作網
在安徽廣播電視臺電視序列制作中心,高清綜合制作網是全臺網的子網,高清演播室群和全臺網實現了互聯互通,高清演播室錄制的電視信號直接進入到全臺網的綜合制作網中,實現網絡化存儲和制作。高清演播室通過硬盤錄制工作站對節目素材進行錄制,采集格式為高清VA分離1080/50i-DDML、AVI-MPEG2-I幀100Mb/S碼流,在保證圖像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精確到幀編輯。硬盤錄制工作站錄制的視音頻素材文件直接存儲到網絡硬盤中供編輯人員調用進行后期制作,提高了整個節目的制作效率。
(2)送播出部播出
對于直播類節目,信號源進行取樣、量化編碼后,形成的數據流經過電光轉換后送播出。
(3)送藍光盤錄機備份
網絡安全是電視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要想將整個全臺網都設計成100%安全,既不現實,又不可能。所以在演播室錄制中,會采用傳統的單機錄制作為應急備份使用,安徽廣播電視臺電視序列制作中心新建演播室主要使用的單機錄制是藍光盤錄制,藍光錄制格式為HD422 50Mbps即MPEG-2 4:2:2P@HL長GOP編碼方式進行記錄。
3.演播室高標清錄制音頻規范
演播室高標清節目現場錄制,為方便后期制作加工和提高播放聲音效果制作立體聲要求,同時考慮后期5.1聲道的制作,建議分聲道錄制,目前聲道總數控制在8聲道以內。CH1錄制混合聲音,用于錄制過程中的聲音監聽和調整,CH2至CH8根據節目現場要求錄制主持人聲、嘉賓聲和現場聲等。
高清電視制作,涉及到前期的采集,后期的編輯、存儲、播出和傳輸,演播室錄制采集的高清素材直接影響到后期高標清同播的質量。根據在工作中的實踐,我總結了在高標清同播下演播室錄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視音頻格式,尤其是視頻的上下變換方式和錄制存儲格式的選擇,希望給同行有所借鑒,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同行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