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問鳴
當好海洋裝備領域的排頭兵
■ 胡問鳴
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確定了我國陸權與海權并重的戰略方針,作出了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和強大國防的戰略部署。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作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軍工企業集團,肩負為國家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提供相應裝備的重要職責。在新的歷史時期,中船集團亦將繼續深化改革發展,當好海洋裝備領域的排頭兵,研發、設計、制造出海洋裝備領域的“大國重器”。
經略海洋是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征服和利用海洋必有的裝備保障。海洋裝備是人類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活動中使用的各類裝備的總稱,是海洋運輸、海洋漁業、海洋資源開發、濱海旅游業以及開展海洋科考、海洋監管、海洋維權的物質和技術基礎,是國家海洋經濟和海上力量的重要保障和載體。
海洋裝備包括海洋安全裝備、海洋科考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海洋開發裝備四大類。其中,海洋安全裝備主要是指各類海洋軍事裝備和海上執法裝備,海洋科考裝備主要是指各類專門用于海洋資源、環境等科學調查和實驗活動的裝備,海洋運輸裝備主要是指包括豪華郵輪在內的各類海洋運輸船舶,海洋開發裝備主要是指各類海洋資源勘探、開采、儲存、加工等方面的裝備,當 前以海洋油氣資源、漁業資源、風能的開發利用比較突出。
作為特大型中央軍工企業,中船集團必須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地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及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目標,從追求大轉向追求強,從船舶拓展到海洋裝備,成為中國海洋裝備研發、設計、制造的“領頭羊”,引領中國的海洋裝備產業具備與世界強者競爭的能力,在世界上獨占鰲頭。這是中船集團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也是中船集團優勢所在,更是中船集團社會責任的核心部分。

作為一個新興經濟體中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與歐美特別是歐洲的機械能源工業基礎差距還比較大,所以說,在海洋安全裝備、海洋科考裝備、海洋運輸裝備、海洋開發裝備這四大類海洋裝備領域上,我國與世界海洋強國都存在差距。目前,我們的海洋軍事裝備與世界海軍強國相比存在著薄弱環節,特別表現在船用動力方面;我們維護海洋權益的防御與執法裝備能力尚顯不足,特別表現在一體化協同能力方面。此外,我們在探測海洋的極地考察、深海潛探、油氣鉆探等先進的海洋工程裝備,遠洋漁業探測與捕撈生產、深海采油采氣等海洋生產裝備,豪華郵輪等遠洋運輸船舶等發展海洋經濟的先進海洋運輸裝備,以及發展海洋經濟需要的用于海洋資源勘探、開采、儲存、加工及航道疏浚等方面的裝備,都與先進國家存在一定的差距。這與我們整體國力發展水平以及我國海洋權益和發展利益對海洋裝備的迫切要求不相適應。
面對新的形勢,黨和國家作出了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和強大國防的戰略部署。這對船舶工業從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思考海洋問題,實現我國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國家崛起、民族復興,離不開海洋強國建設,經略海洋、宣示海權,離不開四大海洋裝備,這就意味著中國海洋裝備產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美好的前景。中船集團作為我國海洋裝備領域一個集研發、設計、總裝、制造的綜合方案供給方和承包商,應該使自身的業務覆蓋到以上四大類海洋裝備領域,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海洋安全裝備和海洋運輸裝備。我們以前把自己局限在“船舶”,實際上是把自己的責任縮小了。以“海軍裝備建設的中堅,全球航運事業的伙伴,海洋資源開發的支撐”為企業使命的中船集團,必須由造船為主向四大海洋裝備的研發、設計、制造全面進軍,履行好保障國防建設和引領中國海洋裝備產業發展的使命與責任。
新的歷史時期對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海洋強國建設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我們要圍繞四大海洋裝備建設,加快海洋領域的科技開發,全力推動海洋強國建設。在海洋安全裝備領域,我們要為維護國家發展利益,保衛海洋發展權益與秩序和海洋安全提供堅強后盾。海上力量特別是海軍實力與海洋執法能力是維護我國海洋權益、保衛海洋安全的關鍵性力量。針對當前國內外形勢和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護海洋領土安全、保護我國海上貿易通航安全的迫切需要,我國海軍遂行的使命經歷了由近岸防御到近海防御,短短時間內再到近海防御及遠海防衛相結合的戰略轉變,這給中船集團裝備建造技術更新升級帶來了新的挑戰。中船集團將服務海軍使命,不斷加大海軍裝備建設力度,加強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建設,堅決履行好支撐海軍裝備戰略轉型的歷史責任,為構建中國特色現代海上軍事力量體系作出自己的貢獻。同時,為加大對區域內油氣資源、遠洋漁業資源及海上安全等監管和保護力度,中船集團還將加快研制從一千噸到一萬噸級的節能型新海監船、漁政船、緝私船等海上執法船。
在海洋科考裝備領域,我們將重點開展極地科考破冰船與遠洋漁汛監測等產品的研發,為我國海洋科考提供更加先進可靠的裝備,解決長期以來制約我國極地科學考察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提升我國在極地海洋區域開展綜合考察的能力。
在海洋運輸裝備領域,我們將結合國際海事新規則、新規范的相關要求,大力開發以低油耗、低排放、環境友好為主要特征的綠色環保精品船型,引領三大主流船舶領域的市場潮流;積極開展豪華郵輪、超大型集裝箱船、LNG船、VLGC、雙燃料/ LNG等新型動力運輸船舶、冰區加強/極地運輸船舶等高技術產品的研發,形成核心設計建造能力,與航運界共同掀起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浪潮,滿足國家戰略運輸和海洋經濟發展對裝備的需要,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的貢獻。
在海洋開發裝備領域,我們將緊緊抓住國內外海洋資源開發裝備需求增加的機遇,瞄準高端產品,積極謀劃,扎實推進,通過推進重點項目,引進領軍人才、打造創新團隊,加速突破關鍵技術,著力提高在海洋工程領域的研發設計能力、工程總承包能力、總裝集成能力、設備供應能力和技術服務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中船海工”品牌。
海洋強則中國強,海洋夢支撐中國夢。建設海洋強國,將把海洋裝備事業推向新的高潮,中國船舶工業大有可為。中船集團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緊緊抓住機遇,以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積極布局未來,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轉型升級為抓手,搶占海洋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全面進軍四大海洋裝備研發、設計、制造領域,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立體化的裝備保障和技術支撐,為中華民族走向海洋、擁抱深藍夯實物質和技術基礎。
胡問鳴,中國船舶總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