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技雙馨的“藍領專家”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培林
■ 王艷萍 崔 巖

劉培林正在給徒弟講解工藝 王艷萍 攝
今年“五一”前夕,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內蒙古一機集團大成裝備公司304車間第二作業區副作業長、銑工、高級技師劉培林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受到中華全國總工會的表彰,成為一位杰出的工人代表,一位德技雙薪的“藍領專家”。
“劉培林,了不起!”每當提起劉培林,同事們便會這樣說。
為啥?這是因為劉培林作為一機集團高技能人才的楷模,從事銑工21年來,完成了多項復雜零件的加工任務,創新成果80多項,自制工裝32套,提合理化建議44項,質量改進35項,節約資金80多萬元。
在大成裝備公司,劉培林主要承擔軍品銑工機加工作,不懂就問、不會就學,成了她的習慣。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她總是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將工作中的一些技術問題、難點記錄下來進行分析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的劉培林已經成為大成裝備公司第一批經過嚴格考試獲得第一名的免檢員工,并連續多年在一機集團銑工技術比賽中榮獲第一名。作為銑工高級技師的她并不滿足,業余時間主動學習數控銑床、數控鉆床加工技術,努力成為一名復合型技能工人。
作為一名技能工人,劉培林在本職崗位上堅持不懈地學習創新,以不尋常的視角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困難和問題面前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為公司解決難題、創造效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劉培林始終將提高技能、完成任務作為第一要務。在生產某重點產品時,遇到了精度要求極高的“瓶頸”,看領導心急如焚的樣子,在一片質疑中,劉培林義無反顧地接下了這個“燙手的山芋”。經過反復琢磨,她一遍又一遍地分析、一次又一次地測量,最終憑著過硬的技能和不肯服輸的精神,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書寫了一項又一項“奇跡”。
“劉培林,很放心!”每當提起劉培林,領導們便會這樣說。
為啥?這是因為每當在工作中遇到難啃的“硬骨頭”時,領導首先會想到劉培林,交給劉培林的活,領導都很放心,保證能夠又好又快的完成。
作為一名高級工人技師,劉培林始終將創新創效、優質高效作為第一追求。2012年,在生產某重點產品變速箱支架體時,該產品是主干產品,工藝要求銑兩個側臺階,由于零件大,外形不規則,不好裝夾,在加工中零件極易松動、打刀,支架體合格率僅達到60%,嚴重影響著產品質量和生產進度。她主動設計制作夾具,一邊用圓柱銷,另一邊用菱形銷定位,支架彎處壓一個壓板,銑削支架一側臺階。在銑削另一側臺階時,不需要重新對刀,只要將螺釘松開,拔起定位銷,將支架旋轉180°銑削,既提高了產品質量又減少了勞動強度。經過她改進的刀具效率提高十倍,僅此一項就節約刀具費5000多元,創造經濟效益2萬多元,此項QC活動榮獲全國優秀QC成果獎。
隨著裝備制造業的不斷提升換代,每一項科研產品都是對加工能力的一次全新挑戰。2013年,她所在的作業區承擔該重點工程某軍品兩種合葉板銑工工序,屬于細長薄板類零件加工,一次交檢合格率只有60%,各項生產嚴重滯后,成為車間生產中的“瓶頸”。劉培林和工友們認真研究,自制夾具。由原來件件需要劃線,用角度虎鉗裝卡單件加工,設計成為定位基準及夾緊裝置,每年節約刀具費一萬多元。合理的選擇切削用量,工作效率提高6倍,不僅保證了生產進度,合格率也達到100%。僅該項工藝改進、技術創新,創效10多萬元。她自制的銑床夾具為公司解決了某軍品緩沖器支座、合葉加工、蓋板、間隙板、軸承蓋、立板、支撐座等,先后榮獲一機集團合理化建議成果一、二等獎。
“劉師傅,真是佩服!”每當提起劉培林,徒弟們便會這樣說。
為啥?這是因為劉師傅不但人品好、技能高,而且,還特別樂于“傳道授業”,具有超乎尋常的耐心、超乎尋常的細心、超乎尋常的專心,總是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所思、所學、所專、所能傳授給別人。一句話,跟上劉培林,臉上有面子,心里更踏實,進步就是快。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師傅,劉培林始終將培養人才、授人以漁當作第一責任。她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為此,她從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入手,先后學習了數控銑床和數控鉆床等不同設備的性能和操作以及《機械制圖》、《金屬材料切削加工手冊》、《數控編程》等多種專業知識。工作中,她對徒弟要求十分嚴格,對待每一個徒弟都要因人而宜定出切合實際的階段目標和最終目標,把自己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加工方法、基本要領、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等全部知識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成為銑工的“活字典”。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意濃”。作為師傅,帶領徒弟學習數控知識及實際操作技巧,熱心幫助她們學習一些復雜零件及特型面的加工方法。通過不懈努力,現在她的徒弟陳潔已經成為銑工技師并且成為公司自檢員工,徒弟趙卿也成為公司自檢員工并且獲得了加工中心和普通銑工等級證書。總之,她的“高徒”靠得住、頂得上、拿得下,成為一機集團乃至兵器工業戰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產生出一個又一個“劉培林效應”。作為巾幗班班長,劉培林去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頒獎,接受中央企業授予的“全國巾幗文明獎”獎狀;2012年10月和2013年9月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她代表一機集團赴天津、秦皇島參加中國兵器集團舉辦的“質量信得過班組”演講比賽,在108支參賽隊伍中,她所在作業區的事跡突出感人,獲得了演講比賽特等獎,由她所在的作業區提出的“三個三質量控制原則”成為同事們學習的典范,她所在的班組連續兩年榮獲 “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幾年來,她所帶領的作業區先后被評為包頭市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文明崗稱號,全國“五一”巾幗獎、全國“五一勞動獎”和中華總工會授予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先進班組、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等榮譽稱號。

劉培林正在加工產品 王艷萍 攝
“只有提高技能才能不斷創新,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走向成功!”以技術創新打造高質量、高品質軍工產品是筑牢國防的根基。在追求技術精益求精道路上決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這就是一名奮戰在軍工生產一線,立足崗位詮釋精湛技術真諦的典型工人代表。
(作者單位:內蒙古一機集團《一機工人》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