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趙本坤,丁小猷,王智
(1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 400016;2重慶市建筑節能中心,重慶 400015;3重慶市綠色建筑技術促進中心,重慶 401121;4重慶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重慶 400044)
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可操作性探討
劉軍1,趙本坤2,丁小猷3,王智4
(1中煤科工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重慶 400016;2重慶市建筑節能中心,重慶 400015;3重慶市綠色建筑技術促進中心,重慶 401121;4重慶大學 化學化工學院,重慶 400044)
在國家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整體形勢下,重慶市于2011年啟動了“綠色建材評價標準”的編制工作,作為綠色建筑評價重要支撐,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綠色建材”評價標準及評價體系。該文對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的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和評價流程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闡述了綠色建材評價標準應具有動態性、綠色建材評價指標應根據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適時調整的觀念。
綠色建材;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可操作性
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發布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綠色建材”的目標,各省市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與《綠色生態小區評價標準》中也明確提出了“綠色建材”使用率要求。現階段,市場上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所謂 “綠色建筑材料”,那么什么是 “綠色建材”,怎樣評價“綠色建材”,國內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消費者在購買建筑材料時,常常感到無所適從,監管部門在評價和管理時,也無據可依,標準不統一。
重慶市在綠色建材評價體系研究方面起步早,2011年就率先在全國啟動了綠色建材評價標準編寫工作,由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牽頭,聯合重慶大學、重慶市勘察設計協會等單位對綠色建材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操作方法進行了近兩年的探討研究,于2012年10月發布了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征求意見稿)》,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送審稿)》,為制定全國“綠色建材評價標準”提供了相應參考依據,為引導重慶綠色建材產業發展以及規范綠色建材生產、評價、使用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本文結合已送審的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送審稿)》,對綠色建材評價指標與評價方法的可操作性進行了探討。
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體系由基本技術指標、綠色技術指標和附加評價指標三部分構成,其中,綠色技術指標是綠色建材評價的關鍵。對綠色技術技術指標的評價,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類評價體系:單因子評價體系、復合類評價指標體系和全生命周期(LCA)評價體系[2-6]。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綜合采用單因子法與全生命周期 (LCA)評價體系相結合的方法,在LCA評價體系中設立多級考量指標,產品的原料采集、生產制造、工程應用、回收利用四個過程由各個環節與之相聯系的質量指標和綠色技術指標共同構成,使質量技術指標和綠色技術指標在評價體系中有機結合,針對不同的建材,各級指標設置不同的權重系數。綠色技術指標評價的一、二級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綠色技術指標評價的一、二級指標體系
同時為提高評價體系的可操作性,評價體系采用專家打分系統,對各個環節實際考量并打分求和,以得分率判斷其是否屬于綠色建材。
重慶市綠色建筑材料的評價標準包括“綠色建材統一評價標準”和“分類綠色建材評價技術要求”,二者配套使用,目前已編制完成的“分類綠色建材評價技術要求”主要包括水性涂料、建筑砌塊(磚)和無機保溫材料等幾類,在標準的執行過程中,可適時增加分類評價技術要求的種類;評價對象為企業提供的某種建材產品,并不是某一類建材產品。
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標準在保證其評價可靠性的基礎上,盡可能簡化評價流程,提高可操作。評價過程中存在某些指標難以統計、表征的難題,可以考慮利用企業已有數據以簡化流程。例如,對資源、能源消耗的評價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自身的《環境評估報告》,將環評報告中的數值和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規定值相比較,達到規定要求的評估項得分;高于國家或行業標準規定技術要求的項目適當加分;原材料本地化程度的評價可以依據企業提供的原料購入合同、產品的銷售合同進行評價;還可充分利用企業參評產品兩年內的型式檢驗報告作為評價技術指標的參考依據等。
為了確保參評企業已有檢測報告的真實性,需要對關鍵技術指標進行抽樣檢測,如圍護結構所用保溫材料的熱工性能、放射性、燃燒等級等,具體抽檢指標由主管部門根據評價需要進行確定,當抽檢結果與企業提供型式檢測報告存在差異時,抽檢結果作為對應指標的評價依據。
基本技術指標評價主要包括質量技術指標的評價和產業發展方向一致性的評價。質量技術指標主要通過審查參評產品2年內的型式檢驗報告進行評價,檢測指標須滿足該產品的國家、行業及重慶市現行標準規定的全部技術要求,凡有達不到技術指標要求的,取消評定資格;產業發展方向一致性主要通過核查國家、行業和我市相關技術產業政策文件進行評價,凡被國家、行業和我市列為淘汰產品范圍的,取消評定資格。
(1)原料采集過程評價方法。審查企業提供的《環境影響評價書(表)》中關于原料采集過程環境影響的審核結果,達到國內清潔水平得滿分,否則不得分;審核企業生產臺帳,評價原材料本地化程度。按企業提供產品的生產配比和生產臺帳,計算500km范圍內原材料的利用率,若500km范圍內原材料占原材料總質量的60%以上得滿分;若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某些特殊原材料本地未規模生產或本地原材料的技術指標達不到生產要求的,由企業提供相關情況說明,供評審專家綜合評審時確認。
(2)生產制造過程評價方法。審查企業提供的《環境影響評價書(表)》關于生產制造過程的能源消耗、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的審核結果,達到清潔生產水平得滿分,否則不得分;廢棄物利用率審查企業提供的免稅申請和免稅憑據,廢棄物利用率大于30%得分80%,40%以上得滿分,未提供免稅憑據不得分。
(3)工程應用過程評價方法。審查企業提供的產品使用指南,由評審專家參照GB/T50640《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綜合評審施工過程得分情況;審查型式檢測報告評審產品使用過程中對人體健康影響和產品的功能性指標,滿足標準規定要求得分80%,優于規定值20%以上,對應項得滿分;審查產品耐久性檢驗報告評審產品的使用壽命,滿足標準規定要求得分80%,優于規定值20%以上得滿分。
(4)回收利用過程評價方法。審查企業提供的產品回收利用專項技術報告,由專家對產品功能終止后的可回收率及其環境影響綜合評分。
依據企業提供的參評產品專項技術報告和相關支撐資料,如某些特殊功能、生產工藝對產品性能、人體健康、能源消耗、環境影響有較大改善作用,由評審專家對附加評價項綜合評分,必要時可對提出的加分指標抽檢復核。
附加評價指標在進行百分制折算時只計入分子,不計入分母。根據產品得分值算出產品的得分率,計算方法如下式:

注:κ—得分率;A—綠色技術指標得分總和;B—附加評價指標得分
若得分率κ≥90%,評定該產品為綠色建材,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參照“綠色建材評價標準管理辦法”頒發相應綠色建材標識。
綠色建材評價由建筑材料生產企業或生產企業委托的相關機構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評審申請,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申報綠色建材的資料進行審查,依據上述評價細則綜合評分。
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建設領域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這給綠色建材評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綠色建材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既要與建筑材料生產發展水平相適應,又不能局限于現狀,保護落后,阻礙技術進步。因此,重慶市綠色建材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方法應具有動態性,并根據發展需要適時進行修訂完善。
[1]白尚平.國內外綠色建材發展綜述[J].科學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35):56-57.
[2]祝頻.論綠色建材及其評價標準[J].廣東建材,2004(8):66.
[3]Caroline Gauthier.Measuring Corpo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The Extended Life-Cycle Assessment[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5(59):200-206.
[4]霍李江.生命周期評價(LCA)綜述[J].中國包裝,2003(1):44.
[5]趙平,同繼鋒,馬眷榮.我國綠色建材產品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J]建筑科學,2007,23(4).
[6]王立久,李禮,馬震宇.新型鄉村經濟建材認證的產品評價體系[J].混凝土,2010(4).
[7]汪培明.淺述國內新型建筑材料發展現狀[J].國外建材科技,2004,25(4).
On Feasibility of"Green Building Materials'Evaluation Criteria"
Under the push of green,low-carbon,recycling economy in China,Chongqing launched the compilation of"green buildingmaterials'evaluation criteria"in 2011 to support the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With two years'exploration,theevaluation criteriaand system of green buildingmaterials are preliminarily formed.The evaluation index,methodsand processesofgreen building evaluationmaterials criteria in Chongqing are analyzed briefly.It'spointed out thatbuildingmaterials'evaluation criteriashould be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levelofChina.
green buildingmaterials;evaluation index;evaluationmethod;feasibility
TU 52
A
1671-9107(2014)06-0024-03
10.3969/j.issn.1671-9107.2014.06.024
2014-05-09
劉軍(1986-),男,湖北襄陽人,研究生,主要從事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技術研究。
孫蘇,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