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進,蔡丹丹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江蘇南京,210019)
自覺應用所學知識解釋現象或解決問題是學生主動性學習的重要標志之一,那些與應用脫節,知行不能對接的課堂注定是沒有生命力的。基于“百分數”這一特殊的學習內容,我們欣喜地觀察到學生在課堂上生動地應用知識解釋生活現象、解決實際問題。
在學生初步感知百分數的基礎上,教師安排了四個步驟讓學生充分體會、感悟百分數:說說生活中哪里見過百分數,找出所帶的百分數獨立思考其含義,小組交流,說出老師準備的百分數的含義。不同形式的百分數大大豐富了學生的理解,這一片段的教學,教師濃墨重彩,用時約23分鐘。關鍵是學生能從日常生活素材中發現數學知識,并運用所學知識加以解釋,足以說明學生對新知有了較好的掌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無論小組交流,還是集體匯報,學生都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并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結果。
這里提及的解決問題,主要關注教師新授課結束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否主動自覺、方法多元。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當教師出示“合唱隊中,男生人數和女生人數的百分比是45∶100”和“六(1)班中,近視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20%”這兩條信息時,學生能主動利用所學百分數的意義,解釋這些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認識“百分比”和“百分率”。隨后為教師出示一組看圖填百分數的題目時,學生能主動探索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自覺應用轉化的策略。計算涂色部分時候,有的學生先考慮空白部分,體現了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在全面理解百分數的基礎上,教師又列出一組聯系生活的百分數情境:國慶長假期間賓館的入住率,地溝油的利潤率,我國國土沙化率等,讓學生選擇合適的百分數填空。學生能結合經驗及所學知識,初步判斷或推理出結果的合理性。當然,我們也觀察到個別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在選擇百分數時出現一些差錯,相信這也是學生正常的認知表現。課堂中,教師及時給予了指導,還學生以清晰的認識。通過這些人文素材、生活素材的滲透,有效促進學生在自覺應用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
相信隨著相關經歷的增多,今后,當學生再次獨立面臨各種多邊的問題情境時,定能從容作出判斷,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并完美地解決問題。
附表: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小學數學課堂觀察表(三)
時間: 2013年12月13日 課題: 《認識百分數》
被觀察者: 劉正松 觀察者:王宏進 蔡丹丹

觀察視角學生主動性學習觀察點簡單描述效果自覺應用解釋現象解決問題教師出示衣服的商標,問:“從中你知道什么?”學生解釋:我知道了棉占80%,滌綸占20%初步領會教師讓學生說說自己帶來的百分數的含義深入領會教學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的時候,學生發現:百分數只能表示一種關系,而分數不但可以表示一種關系,還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量深入領會在教師創設推薦隊員參加投籃比賽的情境后,學生提出不同的推薦方案憑借經驗解決問題解決近視人數占全部的百分之幾的時候,學生能說出正確的含義正確應用看圖填百分數的時候,學生能通過看空白部分是占5%,從而推算出涂色部分占95%不同視角解決問題教學國慶期間賓館的入住率、地溝油的利潤率、我國國土沙化率等問題時,學生能結合經驗和實際情況,選擇正確的百分數理解意義回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