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冬
打造高效課堂是當今數學課程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學校對高效課堂的創建積累了許多經驗。明確的教學目標、建立高效學習小組和科學地制定導學案,對于打造高效課堂是十分重要的。結合教學經驗和學校對高課堂探索的實際情況,談幾點建議。
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方法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分為三大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因此,在備課時要圍繞這些目標選擇教學的策略、方法和計算機技術,進行必要的內容重組。在數學教學中,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復數的引入》這一課是整個復數這一章的第一課,在備課時應注意,通過這一課的教學,使學生能利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解釋復數的形成和發展,體會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解決推動著事物的發展。引伸到現實生活中,就是當我們遇到矛盾時,也要勇于面對矛盾,要有解決矛盾的決心和信心,促進矛盾的轉化和解決,同時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讓不少學生覺得它抽象難懂。要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光講大道理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因素,它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動學習的前導動力。大多數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乃是由于對數學缺乏興趣所致。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直觀有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引導學生動手參與,鼓勵學生積極探討。讓課堂學習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感受到學習步步為營的踏實,體會漸入佳境的喜悅,樹立學習的信心。備課各環節,如情境創設應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適應,造成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使學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罷不能的境地;達標檢測注重基礎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感受到學習漸入佳境的喜悅,題目設計應注意難度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訓練真正領悟到快樂的學習境界,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三、建立高效學習小組
“自主合作,探究誘思”模式的關鍵環節,是學生組內互助合作集體討論。因此,關于分組首先應當優、良、中、差合理搭配,同時兼顧性別、特長等,保證各小組有各學科優秀學生,做到優勢與劣勢的整合。分組的另一關鍵是小組長的選拔,組長要有較強的責任心,成績比較優秀,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組長在組員之間要有模范帶頭作用。建立融洽的小組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課堂學習中小組合作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學生關系的好壞。學習效果反應了學生關系,融洽的學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小組討論氣氛,這需要教師在小組建設上做積極的努力。教師要做好對組長的培訓,督促組長做好對組內各位同學的了解工作,包括他們的興趣、愛好、特長,學習態度、思想狀況等。為了使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評價做到合理、科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能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必須制定一套合理科學的評價方案。明確組長的職責,組長要組織督促小組同學一起完成學習任,給小組同學分配確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并幫助其確定知識的展示的方式,負責本組的上課紀律,評價本小組學生的上課表現和目標任務達標情況。每個組準備一個考評本,由組長負責組員的學習,紀律管理,一節課一考評,一天一統計,一周一評比。組長每周一總結,找出每組學習中的問題,確定下周的努力方向。組員每周星期天到校自定學習目標,周末要達標,各小組根據組員完成情況,自定獎懲措施。
四、設計適合學情的導學案
要高效就要充分的課前準備。課前要充分地調查、預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編寫導學案。導學案的制定要有合理的教學目標,制定目標就如同打籃球,籃架高了,學生投不到,自然喪失信心;低了,輕松將籃球投進框,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目標的制定,要考慮好中差三類學生,要讓差的有所得,中的有發展,好的有突破。導學案中要巧設練習,突破難點,鞏固重點。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在設計導學案時充分地構思,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知識感興趣。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只有趣味,才符合學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學生。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應該采用。但又必須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靈活選擇教法。所以,我們盡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它拋出來,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接受它,從而提高課堂的高效性。教學方法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的方法,從教學過程來說主要有三類方法:一是進行認知活動的方法;二是進行技能活動的方法;三是進行情感活動的方法。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那么,我們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應按照學生“學”的規律進行導學。即:學生“應該怎樣學”,我們就“應該怎樣導”。所以,我們在設計導學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前提,教師設計的導學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學生的這個基礎與教材的編排順序有關,但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與生活環境關系更大。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高度統一。
五、結束語
以科研促高效,常思考、研究、總結,不斷轉變教育觀念,創新中求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打好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實現高效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張金寶.小議新課改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有效性策略.吉林教育,2000,(01).
[2]陳有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構建和諧高效課堂.中學輔導,2011.
[3]孫林博.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J].中學教學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