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富霞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學習的能力。那么要使合作學習更有效,就要求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培養學生的哪些學習習慣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課前預習,帶著教師提前布置的學習目標,使學生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對一些似懂非懂或者不懂的地方進行標注,有利于在課堂學習中重點探究,與小組成員交流。
二、要培養學生正確交流的習慣
對于自己要解決的問題,先獨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交流,不要拿過來題目就不假思索,想什么就說什么,毫無目的性,或者有的學生不發言,只聽從別人說的,人家說什么就是什么,不動腦思考,應該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在別人發言或講解的時候,要認真傾聽,聽出別人發言的要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經過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既做到互相尊重,又學會傾聽。
三、要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的習慣
分工就是讓組員各司其職,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需要畫比例系數大于零和小于零時的兩個圖像,這樣小組六個成員可分為兩個組,一組畫比例系數大于零時的圖像,另外一組畫比例系數小于零時的圖像,兩個組每組三個成員也可以分工,一個人列表,另一個人幫助列表的人計算自變量的取值和函數的對應值,第三個人畫直角坐標系,描點、連線,畫出函數圖像,最后兩個小組把畫好的函數圖像和得出的性質放到一起交流,最后完整地歸納出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由此可見,分工合作可以使每個人都動手參與學習,還可以節約時間,同時加強了組員之間的配合,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要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習慣
動手操作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動手操作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動手、討論的能力。如學習“垂直于弦的直徑”時,讓學生利用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的折疊,觀察圓的軸對稱性,通過圓的軸對稱性,作出垂直于弦的直徑,觀察可得出什么結論,從而得出定理。
習慣需要培養,需要長時間的磨煉,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摸索、創新,使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合作學習。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