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摘 要:針對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學質量低、教學效果差、應試任務與課改的要求不能兼顧等種種現象和問題,于是提出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育心理理論知識,采用適當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實現高效英語課堂。
關鍵詞:教材組織;師生關系;課堂效率;高效課堂
一、很多的英語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1.單詞量多,語法枯燥,學生掌握不到位
雖說標注為黑體的單詞是重點和必須要記的,可是往往考試和對學生單詞量的要求不得不更嚴格一些,對非黑體的單詞也要做要求,這就加大了學生記單詞的難度,尤其對于學困生來說更難,從而導致了很多的學生厭倦學習英語,成績一落千丈。
2.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沖突大,不得兼顧
雖說素質教育能更好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是更科學的,但是在中考仍然以分數論升學率的環境下,教師不得不加大語法的講解和訓練,既要更好地安排設計課堂,又要講解語法,使得學生和老師都叫苦不堪。尤其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每周的補課和占用其他科目來延長英語的學習,更使得他們焦頭爛額,那么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解決辦法
我認為可能一是教師未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二是教師可能擔心學生聽不懂,所以不懂得舍棄,面面俱到地講,重復地講解;三是教師可能為了趕進度,卻不顧學生是否掌握了,于是只顧自己在講臺上講,而忽視了學生課后的練習和對試題的講解和記憶。
1.加大對教師課改理論和教學技能的培訓
很多教師,尤其是剛就業的新老師,雖有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教學實踐和教學技能欠缺,所以要系統地對全市老師進行課改理論、教學技能培訓,督促各科教師加強學習,提高職業道德和素養。另外就是一些貧困的村級中學,學校經費緊張,很多的教師不做課題研究或很少發表研究成果,參加的一部分教師也承認他們也只是為了職稱。所以要利用不同的教師培訓平臺,爭取每位教師都有機會去得到提升。
2.全面認識和了解學生,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
教學設計依據之一就是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特點,全面了解學生是否能上好一節課很關鍵的因素。一部分教師由于他們只限于備教材,覺得上課前把自己的教案和教材都弄熟了就沒事了,而忽視了對學生的認識和了解,結果往往是徒勞無功。其實,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特點來制訂課堂教學計劃,分別給他們賦予不同的責任和任務,比如,活躍的、積極的學生可以讓他們來管紀律,讓安靜愛學習的學生來當課代表,這樣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個性來培養和教育學生,使得學生對自己更有信心和動力,更好地鍛煉了每位學生,使得他們的身心健康地發展。
3.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策略
課堂上不是要求教師上課語言要多華麗,設計要多新穎,最重要和核心的是要求教師必須采用學生能聽得懂的語言和學生能理解了的方式去給學生傳授。除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習策略也是很必要的,它是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如認知策略中的復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的想象、口述、總結,還有組織策略中的列提綱和畫地圖等,另外還有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等。
4.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師生關系是衡量教師和學生學校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專制的師生關系會培養學生的依從、專制的品質,民主的師生關系會培養學生的民主素質;師生關系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它對學校的精神文化的建設和對學生在校的發展和今后的成長都起著重要的作用。2013年,我在堯都區縣底二中實習的時候,調查過學生希望的師生關系,他們給我的答案如出一轍,喜歡民主平等的、和諧親密的、幽默的、性格開朗、氣質優雅、興趣廣泛的老師。
5.創設情境教學,創設語言環境
一直以來我們學到的英語不是“啞巴英語”就是“聾子英語”,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學情境和教學實踐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意識到對于英語的學習不止在課堂上,任何地方都是我們運用和學習英語的好機會,爭取把課堂學習來的知識全部延伸到課外,比如,商店、家里、圖書館等,我們都可以說英語。
6.強化各區教研意識,提高英語教研質量
教師應積極探究課改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養成教后反思的習慣,在反思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在反思的過程中逐步提高,這樣經過反思的知識和材料才是有效的。所以務必要培養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教研意識。
總之,不論是在什么的學習中,英語也是如此,教師的任務是教給學生學會怎樣學習,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所以我們必須廢棄保姆式的哺育,取消塞滿學生時間的安排,除掉正步走式的課堂活動,因材施教,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個別幫助,讓更多的學生展現個性。
參考文獻:
石海山,文石山.重視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華教育論壇,2003(10).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