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粉
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突出語言技能的重要性,強調在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綜合運用能力的前提下,著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與理解能力,懂得運用英語,可以用英語處理問題,獲取知識。因此,在高考中是非常注重閱讀能力部分的。所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現階段的教學中重要性日益凸顯。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運用;閱讀技巧;信息整合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傳統的高中英語常常成了單純的知識傳授,往往忽略了學生發展語言能力的責任,所以,要深化課文的內涵,拓展課后課文的延伸,把課上的課文延伸到生活和社會中,把現有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延伸。所以我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進行了反思。針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要注意以下幾方面,來保證英語閱讀拓展的有效性。
一、關注閱讀材料本身
課本是英語閱讀教學的根本,而拓展課外閱讀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課后的閱讀拓展必須是在完成課題閱讀任務的基礎上進行,來保證課堂的閱讀質量以及閱讀效率的提高。所以教師無論用什么樣的課后拓展方式,重心一定是圍繞課本教學,且都必須是幫助學生去消化理解課本知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一方面來關注學生的閱讀方法以及能力,要引導學生循環漸進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整體把控文章重心、知識重點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要去關注學生的閱讀質量,讓學生不僅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及掌握,還要把文章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來構建自己掌握的知識體系。
二、注重思維訓練
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度以及思維的廣度,可以促進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如果英語閱讀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忽略了培養學生思維的訓練,那么這樣的課外延伸訓練只能是形式上的延伸,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拓展。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師要透徹地研究所教教材,精練內容挖掘和精選拓展課外內容,要設計循環漸進的任務,關注學生的課前準備,課堂反應做好有效的跟蹤和調控。
三、讓學生成為拓展的主體
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把握好度,適時地開展課外拓展,也不能僅限于把拓展放在后半堂課上。拓展應該注重課堂內外的適度結合,注重對教學資源的優化以及各種資源的整合,來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思維的發展。要以此為基礎,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可以作為課外延伸拓展的切入點,課前預習可以拓展,課堂環節拓展切入點更是很多,課后的延伸也是格外的重要,關鍵點是做好課前準備,選好切入點,好的課外拓展都能很好地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地體驗以及感受到課外拓展的意義。另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性以及文章的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拓展的內容和方式,選擇適量適度的拓展,否則過度或者過量的拓展都會弱化文章的價值。
在課堂上我的運用方法如下:(1)我結合學生的特性,關注引導學生運用文章中的語言,結合個人經驗,在語境中重新組合閱讀文章的語言。(2)指導學生以閱讀文章為基礎,精練獲取文章的知識重點,把文章中的某一方面轉換成實景實情,讓學生在可觸摸到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語言實踐。(3)指導學生抓住閱讀文章中的知識重點以及明顯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段,讓學生既可針對語法知識重點,也可以針對全篇文章的風格,或者是段落構成等方面來仿寫,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加深對文章以及知識重點的印象。(4)引導學生運用閱讀文章的語言或者圖示,對文章的概述或者語言的精練處進行拓展練習。這個過程中要選擇適當的拓展點,在這樣的過程中給學生一定的啟迪。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性以及學生的興趣和接受能力,以及掌握知識的程度,選擇文章主題,選擇與閱讀文章主題相關的切入點進行拓展,拓展文章的知識不宜過大,讓學生能獨立通過閱讀完成,或者是小組合作完成。當然,無論在以上哪個步驟中,都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主探究性,讓學生始終感受到探索以及研究的快樂。還要注意將德育教育滲透于英語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用知識作為載體,合適合度地滲透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平。
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拓展的主體是圍繞學生的,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新課程理念。師生作為課堂“學習共同體”的角色,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閱讀習性和愛好,和學生一起選擇符合實際生活、貼近生活的或者最受關注的相關知識點來拓展學習。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方法的優化組合及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李晨霞,吳恒芝,苑曉敏.語義聯想與語篇理解[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24).
[2]王宏偉.通過閱讀理解的測試對比看直接法和語法翻譯法在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
[3]何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反思及策略[J].成功:教育,2011(23).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