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桂芬
摘 要:有效教學的核心構成要素是教學效率,圍繞教學效率這個核心來調控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方式是有效教學的獨特內在構架和運作機制。從教學活動的幾個要素展開分析,進行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促進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歷史課堂;教學問題;效率
有效教學問題對所有教師而言都是普遍性和廣泛性的,它是貫通所有教學實踐領域的一個共同話題,是21世紀課堂教學改革的一條主線。大家都知道有效教學的特征具有開放性,實施有效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因此,提升農村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進行有效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應用呢?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可從教學活動的三個要素展開分析。
一、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1.培養學生的認知內驅力
認知內驅力是發自對學習本身的興趣和愛好的內在動機,是最持久的、最有效的學習動機。在我給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上第一課時,問他們“什么是歷史?”“為什么要學習歷史?”“人類是怎樣產生的?”竟然沒有學生回答我,只顧得睜大眼睛望著我。怎么辦呢?面對出現的問題,我設計了課前以簡短的歷史小故事、神話傳說、歷史名人名言的引入啟發學生,展開教學活動。比如,“亞當和夏娃”“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精衛填?!薄昂篝嗌淙铡薄吧褶r百草”等等這些古老的傳說,學生很快地喜歡上了歷史學科。人自古以來就有喜歡尋根的天性,“人類是怎樣產生的?”這個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學生說說他們所知道的關于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并由此導入新課。
2.創設問題情境
提出問題是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的基本教學技能,在設置問題時可以直接提出新問題,或者從舊知識中尋找與新問題有聯系的關鍵點,探索出新問題;也可以從問題與生活的聯系中尋找線索。不管從哪個方面入手,都要以能夠激發學生的強烈興趣為目的。比如,在講到“女皇武則天”時,我出示了武則天圖片,然后進行“武則天是一位什么樣的歷史人物?”“她留給你的印象如何?”“她的政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一串連的提問,學生是要經過思考之后才能得出結論的。這樣的教學設計,目的是從學生的興趣、生活實際出發,縮小歷史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同時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體會歷史、學習歷史、思考歷史,進一步學習比較的方法,思索、發現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3.介入學生的學習過程,動機激發貫穿教學始終
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學習,尊重、理解、引導學生。農村中學的學生差異性較大,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不能整齊劃一地去硬性規定,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怎樣去引導和幫助他們消除學習障礙呢?平時,我經常留意觀察學生的學習心理活動及變化,獎勵學習困難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讓他們發現問題、發現規律,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調動學生積極的主體參與
課堂參與是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問題就難以引發思考,更談不上學生的積極參與,因此,首先要激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師在課堂上積極鼓勵學生質疑,活躍課堂氣氛,巧妙地運用吸引學生好奇心的問題,學生的參與度將會大大提高。
為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教學,我在歷史教學中進行了“先學后教,當堂練習”課堂教學嘗試,設計學案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大膽提出來,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納、補充、更正之后,學生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還能有條理性地掌握,為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好準備。學生能夠完成課堂作業,使所學知識當堂得到鞏固和運用,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大多數寄宿,學校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他們一天的學習和生活基本上是以學校課表形式固定下來的。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氛圍,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創設高效的課堂提問
高效提問是歷史教學的制勝法寶,課堂提問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在課堂提問時要注意幾點:(1)課堂提問時機的適時掌握。(2)課堂提問內容的優化。(3)課堂提問數量的適度控制。(4)課堂提問形式多樣化。提問的藝術全在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和巧妙地引導學生作答。例如,在學習“西安事變”時,先提出:“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為什么要發動西安事變?”然后設計了一個問題“從‘五四運動到‘一二·九運動,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廣大青年學生身上體現出一種什么精神?這種精神對我們今天的學生來講有何意義?”最后是關于“殺蔣”還是“放蔣”的問題,就答應“‘停止剿共,一致抗日這一點,該如何評價蔣介石?”這些問題,讓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認識和討論、分析而得出滿意的答案。
在歷史教學中課堂提問設置得好,對于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學生思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設置疑問,教師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分析,使學生不僅僅局限于教材表面,而是深入挖掘、開動腦筋,這對于理解歷史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培養表達能力、自學能力,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這樣才有利于更準確、更全面地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增強課堂教學效率的高效性。
總之,農村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如何提升,要靠我們一線教師從歷史課堂教學的角度尋求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和策略。充分利用農村的有利資源,挖掘鄉土歷史題材,拓展教學活動內容,營造鄉間歷史氣息,轉變我們農村中學的學習風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陳曉端,龍寶新.有效教學的理論與方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