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信斌
【摘 ? ?要】語文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增長見聞,提高文學修養(yǎng)。但是現(xiàn)如今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怎樣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就成為了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事情。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問題 ?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42
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它是通往高中階段的橋梁,也只有初中時期把所學的知識掌握扎實了,才能為高中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語文往往會成為學生掉以輕心的學習科目,很多學生認為語文學習比較容易,再加上語文與我們的母語有著天然般的聯(lián)系,學起來就沒有英語、數(shù)學那么難,于是就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數(shù)學和英語,只有在快考試的時候,才臨時抱佛腳地復習語文知識。這種學習態(tài)度自然導致語文功底不扎實,甚至連最基本的生字詞都很難掌握,成語總是望文生義,寫作沒有素材等等問題。
事實上,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并不只存在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方面,還有其它的表現(xiàn),具體來講,有以下幾點:第一,語文教師沒有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課堂上講到哪是哪,毫無節(jié)奏可言,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重難點不突出,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學的很混亂,沒有邏輯。第二,語文教師教學內容太單一枯燥,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課堂氣氛毫無生機。第三,教學方法陳舊,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幾點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既然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呢?這就需要教師對癥下藥,根據(jù)語文教學中具體存在的問題,來開展具體的改善策略。
一、教師要想方設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顧名思義,包含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只有二者都達到了很好的狀態(tài),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卻一直存在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問題,經(jīng)過對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認為語文學習不難,不需要什么技能,只要掌握基本知識就行,掌握字詞的寫法,成語的意思就可以應付考試,但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語文雖然與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緊密,與我們的母語有著血肉般的聯(lián)系,但是語文學習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語文不僅僅需要背誦記憶,還需要理解和掌握做題的方法,尤其是在詩歌欣賞和現(xiàn)代文、古文閱讀理解上,更是需要一些做題經(jīng)驗和做題方法。對于詩歌欣賞和閱讀理解不同的問法是有著具體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的,那些僅僅認為語文學習就是記憶的學生,很有很可能在這些問題上出現(xiàn)極大的錯誤。因此,教師要改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態(tài)度,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強調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總結一些做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從而讓學正確認識語文,端正其學習態(tài)度。
二、教師要進行充分備課,進行有效的教學
備課對于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重要性,相信是每一個教師都知道的,但是還是有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并沒有做到課前備課。如果沒有備課,一般課堂上就會無法把握教學節(jié)奏,講課也缺乏邏輯性,學生聽起來更是云里霧里的,所以,教師必須要做到課前備課。
教師備課一是要備好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而且在上課的時候要明確告知學生這節(jié)課他們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會循著教學目標而來,學生也因為有了要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才會更認真聽課,發(fā)揮自己主人翁的意識。二是教學備課要備好學情,教師在備課前,一定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了解他們想通過這節(jié)課掌握什么知識,對哪些知識感興趣,然后再據(jù)此備課,這樣學生在課堂上能聽到自己所期待的,才會聚精會神地學習。同時,教師一定要在上課的時候,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有個準備,這樣當老師講到重難點的時候,學生才會更加用心,更注意聽講。老師也可以在講到重難點的時候,稍作停頓,以此來提示學生,并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因為注意力渙散,而錯過本堂課的重難點。三是教師備課要實現(xiàn)最大化地利用教材、教輔。每一堂課教師都有要補充說明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很有可能是教材上沒有的,如果教師不提前備好課,這些需要補充說明的知識,就很有可能無法講授給學生,這樣的話學生就無法得知這些知識,對所講解的內容也很有可能難以理解。所以,教師要備好課才能上好課。
三、豐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而語文教學卻逐漸呈現(xiàn)出教學內容單薄枯燥無味的趨勢,這又使得一部分學生對學習語文失去了興趣,面對教學內容單一的問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豐富教學內容。比如,語文教師在講到詩詞的時候,既可以讓學生朗讀,也可以通過播放朗讀視頻讓學生邊聽邊看;或是補充一些與課文有關的知識,像作者的有趣的人生故事等。通過這些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這樣既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顛覆死氣沉沉的教學氣氛。教師還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學生對本堂課的期待,多講一些學生想要知道的,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教學內容無趣、單一了。
四、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到課堂學習很沒有意思,教師上課沒有激情,學生也心不在焉地聽課,這種教學方法給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因此,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教學,就顯得十分重要。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法,或是因材施教法,我們知道教學方法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本班學生學情的。而對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師要做到全面地了解班級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學習接受力、智力發(fā)展程度以及他們的基礎知識水平等,然后才能據(jù)此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
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認真研讀新教材,參透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當然,也可以借鑒前人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但是一定要選擇適合本班的,否則會適得其反。比如,語文教師選擇合作探究法,就是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習的時間,可以把班級學生分組,讓組與組之間合作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知識,就是幫助他們樹立自信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過程。每一小組的每個成員所擔任的角色是不同的,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又都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當他們獲得了成功,就會建立學習自信心,有了自信,就會愿意學習。總之,一堂課下來并不是只使用一種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法的選擇一定要建立在適合的基礎上,爭取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是必然的,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對此作出一些解救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語文教學永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