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秀
摘 要: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要是人,總是有情感的。一篇文章落筆之后,字里行間早已傾注了作者的全身心情感。以此情,悟此境,因此,文章也應是有情之物,它理當成為思想感情的載體。在賞析詩歌時,應做到情感的蓄勢待發,要做到情境交融,渾然一體,境中含情,寓情于境,以使文章內容豐富,感情濃烈,文采燦然。
關鍵詞:詩歌;情境;品味
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我摸索出幾點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把握情感主線,創設理想教學情境的方法。
一、走入作者生活,實現情感接軌
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老師應引領學生,激發他們的情感,以課堂為起點,貼近生活、走入古詩詞,用自己的標準去判斷,用古詩詞的文化底蘊去詮釋,用生活的經驗去解讀。說出自己獨特的體驗,實現與作者的對話,這樣就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能使學生在廣闊的詩詞空間積極探索,從而懂得生活,學會生活。
由于詩詞中涉及的人或事往往和學生存在較大的時空距離,造成學生在學習時往往不能全面理解其精髓,甚至可能出現偏
差。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我耐心組織學生利用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查閱相關資料,或開展相關的調查訪問活動,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張揚個性,宣泄情感
詩詞課堂應該是師生放飛情感、飛揚個性的空間,不能以教師的主觀講授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體驗,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1.關注學生成長,培養個性
教師在教學中的真正意義,不僅是讓學生在古詩詞課堂中獲取做人的道理,更具有實際意義的,是要關注他們心靈空間的過程,培養個性,喚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把課堂演繹成學生成長的故事,折射出獨特的美麗。
2.豐富學生想象,發展個性
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創新求異,他們的一點懷疑、一聲感慨,哪怕是一知半解、幼稚可笑的理解和體驗,只要是學生自己感悟、獨立思考出來的,我都精心呵護,并予以肯定和鼓勵。
三、開啟智慧,釋放情感
教師應充分發掘自己的智慧,開啟學生的心靈,讓他們釋放出情感,敢于質疑,敢于思考,使學生擁有智慧,并能夠運用智慧而生活。
1.構建精致格局,啟迪智慧
一堂好課如一幅國畫,要講究整體布局和格調。啟課結課、板塊細節、承接轉換、過渡引導、文本拓展,我都力求精美、別致。
2.營造和諧情韻,融合智慧
一堂好課,如一首交響曲,要營造和諧的情韻。和諧的課堂要做到師生的和諧,情感與文本的和諧,人與文的和諧,情與理的和諧,思與悟的和諧,知與行的和諧,和諧的情韻,為學生打造一片融合智慧的天地。
總之,我眼中的古詩詞教學課堂是開放、充滿活力、充滿智慧的課堂。因此,教師只要能切實把握情感的主線,走入生活,做到融情于境,情境互融,與作者實現零距離,就能追尋創造理想的古詩詞教學情境!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