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胤喜 嚴麗娟
有句話這樣說的:“人生最好的狀態是活出最大可能的最純,最好的自己。”在教育的這塊土地,我已經耕耘了20多年,捫心自問,無怨無悔,簡單快樂的生活,簡單快樂的工作,真正做到問心無愧,這就是我最大的追求,我做到了。
曾經兒子和我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媽媽,有的老師的課我一分鐘都不想錯過,有的老師的課我想一輩子就此錯過,你懂的。”是啊,一句簡短的話讓人深思,做什么樣的老師呢?我們選擇前者。一直擔任七、八年級生物課教學,為了讓學生喜歡,我每節課都會精心設計,每節都能留下精彩瞬間,每節課都值得回味:
【案例描述】
片段1:
在講述七年級生物《動物體的結構層次》關于人體組織時,學生不好記憶,有個調皮的賈同學,平時上課溜號,不學習,特愿意搞小動作。可這節課在學習人體四種組織分別是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神經組織時,讓學生找出并歸納記憶技巧,結果這位同學卻總結為:上、肌、結、神經。很快全班同學在他的帶動下都記住了這一知識點,他也在大家的贊許中,表現特別積極,和平時表現大相徑庭。我很欣慰。
片段2:
八年級有位宋同學,一位來到這世上找到他父母很晚的孩子,一個命運很奇特的頑皮小孩子,母親不會說話,還有位外表看起來很像他爺爺的爸爸,平時表現桀驁不馴,自由散漫,甚至罵人,現在卻和我成為無話不說的孩子。他說他不喜歡爸爸來學校因為他老了,我對他說:“來到世上不是我們能選擇的,是恩賜,要懷感恩心,感謝父母帶我們來到這五彩繽紛的世界。”每每晚間在網上他都會和我說說心里話。有一天他沒來上課,我問他怎么了,他說:“血糖低,在家打針,還說明天我就去,就因為有你的課我會去。”讓我當教師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案例反思】
多年的教學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教師一定要潛心研究設計教學的每個環節,讓每位學生都有充分表現的機會,只要給他們參與的機會,他們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
在教學中還要注重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發散、自主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難點知識可以拆解,然后再合并起來,化繁為簡,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教會學生分析和解決復雜問題的方法。不拘泥于一成不變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這樣學生就會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同時教學內容也不要以成品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要充分相信學生,解放他們的手腳,讓他們在自主、合作學習中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做讓學生一分鐘都不想錯過的老師。
?誗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