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姬
摘 要:生物學是初中課程中的一門實驗科學。生物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學習生物是培養學生學習愛生活、懂生活能力和科學嚴謹態度最好的途徑和方法。學生對生物界的感性認識都可以通過學習生物來完成,并且可以通過學習生物來培養學生基本的生物知識和觀察、思考、分析運用生物的能力,對培養初中生腳踏實地的科學態度也有不小的作用。
關鍵詞:生物;初中學習;中考;知識
這些年來各方面呼吁學生減負,初中的升學考試不再考生物這門學科,生物這門學科在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心中地位下降,生物學科也沒有足夠的地位。各種考核績效壓的老師喘不過氣,學生忙于升學,生物中考不算分數,家長和學生重視不夠,在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中,生物安排的時候不合理,這樣很明顯使學生的思維受到了制約,學生對生物沒有興趣可言。
生物學不管是對學生的生活還是學習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學習“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這一課的時候,我會跟學生講解清楚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原理是什么,作用是什么,還有光合作用的場所、光合作用的原料以及光合作用的產物等等,這一部分的知識對初中生學習化學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學習酵母菌的時候,要讓學生清楚酵母菌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可以拿生活中蒸饅頭或者釀造甜面醬醞釀美酒來舉例,課前讓學生在家里親自動手嘗試下,這樣一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增添了生活樂趣;還有生物中有一個學生都想回避的課時——生理課,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大大方方地給學生傳授,告訴學生不應該害羞,這是科學,這些內容對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學生來講很重要,家長容易忘記或者不好意思告訴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就很重要,這樣可以很好地避免學生青春期不注意衛生,影響成長中的健康。
多年從事生物教學,我認為學好生物知識很有作用,下面列舉幾條供大家參考:
一、生物學科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很好的作用
初中生物課堂以外所需要的科技活動,受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如果以開發科技成果作為目的,顯然不實際,換個角度來說,就是課上去了解掌握一些生物知識,課下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或者休息中有興趣地嘗試一些生物方面的科學小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把壓在學生心理上感覺科學活動遙不可及的心理抹掉,培養學生從小就樹立研究科學的自信心,使其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二、學生非智力因素可以發展學生智力
意志、情感、興趣等方面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內容。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這兩方面非智力因素都起推動和調節的重要作用。在人才成長中非智力因素有更大的作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對生物界的絢麗多彩都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男生偏愛動物,女生偏愛草花,利用這一特點教師可調動學生開展科技活動,比如,飼養蚯蚓、種花賞花、幫助學校樹木掛牌等活動吸引學生。開展這些活動,學生要付出勞動,教師要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失敗和成功都經歷后,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勞動觀念,在這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同時更好、更高的學習品質也會形成。
三、生物學習可以加強課堂的教學效果
開展一些生物課堂之外的科技活動可以很好地吸收和消化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并且擴大知識的范圍。比如,在學習桃花的結構及植物的雙受精作用模型的制作這一課程時,我提倡學生走出教室,在自然界中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根據桃花的結構,剖析其他花,這樣一來既對桃花的結構知識有所掌握,又增加了新的知識。
綜上所述,人類生活中生物的地位很重要,我們的生活與生物息息相關。生物同時也是農業、醫學、林業等的基礎,當今社會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細致到每一個人生活的質量,這些與生物學知識都有關系,生物學知識的應用很廣泛。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