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嚴
伴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傳統應試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現代學校教育強調的是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和教師主導作用的突出,提倡以新教學理念引領教學實踐。推廣“合作探究”這一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并培養其創新精神,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一、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含義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致力于學生自身潛能的挖掘與開發,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來激勵學生自覺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教學模式。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的已有學校經驗為基本出發點,讓學生在親身經歷中實現將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并最終實現解答與應用的目的。
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以民主性、自主性、過程性為基本特點,更加大膽、創新,有利于自主學習與探究的學習風氣的形成,它將學生學習的持續發展作為最終目標,注重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能動性的激發,致力于“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創建,其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知、探究實踐的學習能力與素養,最終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二、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1.合理分組,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探究是較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應依據教學內容與目標引導學生合理進行分組,比如,前后桌四人一組或六人一組,座位可圍成環形、四邊形等,同時每個小組設定組長一名,考慮學生的個人成績、性格特點、認知水平與能力等,以自愿組合為前提,以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為原則,以充分發揮個人特長為目標,引導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學習與探究,促使小組共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以這樣一道數學題為例:如下圖所示,平行四邊形ABCD中,E是BA延長線上的一點,AB=AE=3,連接CE與AD交于F點,若CF平分∠BCD,那么BC的長度是多少?
■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與探究,看哪個小組最快做出正確的答案。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最后也會知道此題的解答需抓住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角平分線的性質、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等答題要點。從而在共同合作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能力、探究精神及創新意識,提高其問題發現、分析與解決的能力,通過互助、合作與共同探究,全面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2.合理應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作為直接參與者而存在的,學生的參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了教學活動的效率與質量。新課改提倡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參與熱情,這就需要初中數學教師有效應用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合作與探究,充分激發學生的能動性。
例如,在“軸對稱”這個知識點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立足于教材,靈活運用教學手段,抓住激發學生情感的“切入點”,充分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演示一些具有對稱性質的圖片或動畫,讓學生在更為形象、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充分觀察、交流與討論,找出圖例的共同點,并對生活中處處存在的軸對稱圖形或知識等進行充分的了解與感悟,最終對軸對稱圖形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知和掌握。
3.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烈的學習興趣是成功學習的一半。學生只有感興趣,才能更加主動地參與教師的教學過程,才能產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欲望。初中數學教師應豐富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探究心理,從而促使其更加主動地實現合作與探究。
例如,在數軸概念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這樣的情境:假設一條筆直的河堤上有一個防汛指揮所,當你在河堤上行走時,突然發現河堤某處正發生險情,那么你要怎樣做才能對發生險情的位置進行準確報告?引導小組進行討論與思考,學生會對這樣接近現實生活的問題產生興趣和解答的欲望,因此,也能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問題的思考與探究,最后給出答案。
這樣豐富的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主動對問題進行交流、思考、探究,增強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接受新知識、鞏固新知識;同時培養其將所學知識有效應用于現實生活的意識與能力。
總而言之,伴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數學課堂應不斷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廣大初中數學教師應高度重視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并不斷開拓創新,致力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學習根基,為社會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