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良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鄉建設步伐的加快,傳統的技術方式已難以滿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中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航空植保技術,現代農業被定義為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
現代農業不僅有傳統意義上的機械化,還有社會化。國家重視“三農”,扶持農業的力度上升,各類農民合作組織涌現后,規模化種植、現代農業模式的出現,先后解決了種植、收獲的問題,植保機械化遠沒形成氣候,現有的噴灑機械作業條件苛刻,且施藥成本、噴灑服務的效率仍然不理想。
雖然統防統治還不斷進行擴大,ZF的采購不斷增加,但這項農業服務仍然存在著需求量與實際的巨大落差。真正意義的統防統治實現不了,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植保統一方面供藥難于統一化,也能夠實現,但統一防治遠遠不能實現。那么制約我國統防統治水平的瓶頸在哪里呢?我們分析認為首要的是缺少高效、可靠、相對低廉的施藥機械。
提供植保噴灑的政策方針還沒有真正實現。近年來,各地先后出現的、正在發展中的植保服務組織運行得怎么樣?總的來講,這類應運而生的試圖專門為農民提供噴灑服務的植保合作組織,或公司,或小分隊的運營艱難,其噴灑手段無技術含量,也就缺少高效率的,機械低成本的施藥機械。還有用藥周期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約,短時間沒有辦法提供很大面積的作業,收益完全不能支付其高額的費用,比如,作業人員的基本勞務費、藥品的成本以及運作的基本費用等問題。
在2013年11月13日,國內首款多功能農業植保輕型運動直升機在西安航空基地內府機場正式下線。這一機型的下線,標志著中國航空農業植保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農業植保的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
該直升機是我國當時第一架多功能的農業植保輕型運動直升機。直升機總長8米,最大起飛重量為450公斤,航速可達每小時160公里,最大航程550公里。是由航空基地入區公司陜西天翼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西直升機工業投資辦理有限公司協作,在比利時Dynali-h3超輕型兩座直升機基礎上共同開發研究的。
在植保作業時,該直升機載藥量可達100公升,噴幅12~18米,每小時作業近1300畝。由于該直升機能在距離地上1米的高度進行超低空飛行,且飛行穩定性極高,因此,在作業時可以最大極限地保證農業植保的功率和效果。
此外,直升機運用的油料通常為95號汽油,運營本錢賤價,而且其結構比較簡略,即使是沒有飛機駕馭閱歷的人,通過20個小時左右的學習也能把握簡略的飛行技巧。另外,此款機型相對傳統式機型更為安全和可靠,還可以迅速拆裝,然后進行裝車運送,還可以隨時隨地結束加油、起飛、作業等類別。可以廣泛應用于森林防火預警、石油管線勘察、航空攝影等多個領域。
農業航空植保技術產業目前在我國正處于快速發展的狀態,“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植保的工作功不可沒,每年蟲口奪糧1800億斤以上,約占糧食總產的16%。其中,安全用藥和高效植保機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國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陳生斗如是說。
陳生斗介紹,近年來,隨著新型植保機械的研發和應用在國內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農作物方面病蟲的害防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效率高、用工少、適用范圍廣的大中型植保機械和農業航空植保機具受到農民的歡迎。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強農用航空建設”,為航空植保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農業航空植保產業在我國快速發展,表現在通用航空公司數量的劇增。截至2014年9月,全國通航企業共226家,籌建單位201家,在冊通航飛機、直升機總量1786架,全行業從業人員已達1.1萬人。全國無人植保機的生產企業已經超過了200家,年銷售量也已經突破了3000架。
使用高效航空植保機械和施藥技術是提高農藥利用率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能夠控制細小霧滴的飄移,通過航空作業實現精準、減量施藥;另一方面,采用輕型無人機,實現了水稻、玉米、甘蔗等高稈作物地面機具無法進地進行的低空航空噴霧作業,提高機械化的作業水平。三是能有效規范操作者使用農藥的技術,進而有效提高農藥的利用率。
近年來,隨著我國土地流轉及家庭農場的興起,農村植保服務的現代化和專業化越來越顯得迫在眉睫。尤其是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受高溫天氣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和限制,種田大戶用工難及大型機械進田難的矛盾日益突出,而農用無人飛行器以其效率高、不傷稻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農戶的歡迎。但農用無人飛行器應用于植保領域,在我國畢竟還處于起步階段,尤其是在土地規模相對較小、田居混雜的地區更是處于前無古人的探索期。所以,需要我們腳踏實地的精神,去勇敢開拓我國的無人航空植保事業!
參考文獻:
[1]志艷,臧英,羅錫文,等;中國農業航空植保產業技術創新發展戰略[D].農業工程學報,2013(24).
[2]劉晨光.大力發展農業航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J].江蘇農機化,2005(04).
?誗編輯 黃 龍